天天看点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书接上回。

话说到了洪武十七年,在冰天雪地熬过了十二个春秋,已是七十六岁的沈万三,又接到一纸调令。

这次又要到哪里呢?

沈万三谪戍云南

真是命苦,从最北又到最南,从极寒又到极热(虽然云南昆明四季如春),从刚刚重新建起的钢铁和贸易网络,又从根拔起,一夜回到解放前。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如此:从富可敌国,到一贫如洗;从贵比王侯,到流民囚徒;从年富力强,到垂垂老矣。

我想起八百年后,同样在云南,一位七十四岁的老人,走出监狱,望着莽莽的哀牢山,他却没有哀叹,重新拓山种植万亩橙子,十年后挂果。他东山再起,虽耄耋之年,却感动无数人,创出“褚橙”品牌,励志前行。

同样,七十六岁的沈万三从辽阳,带着两个儿子沈荣,沈茂,一路跋涉,来到了蛮荒之地云南。

朱元璋为什么还惦记着这个没落财神?一个垂垂老者?

话要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与沐英的一次谈话说起。

据明初镇守云南大理的天威路镇抚使、沐英的把兄弟李浩所写的《沈万三秀戍德胜驿》记载。

写的比较详细,因为明初同时的当事人所述,第一手的资料,应该是最可靠和真实的。

为何叫“沈万三秀”或“沈秀”?

这是种身份的称谓,相当于现在叫“某某长”

明初,朱元璋把平民百姓分成五等:哥、畴、郎、官、秀,哥为最下,秀为最上。所以秀是明代社会阶层的地位等级。

元秀,元为上之上,元秀是指最最上等的大户门弟,又称“万户三秀”,“沈万三秀”,最多称呼为:沈秀或沈元秀。

百姓便俗称“沈万三”。至今民俗中还有“郎不郎、秀不秀”的谚语。

沈万三被封“兴国公”。沈茂被封“广积库检举”,后封“户部员外郎”。

洪武十七年,大理的天威路镇抚使李浩,接到朝廷从辽东的辽阳拨来的军犯四人,并附有牒文,还有义兄沐英的一封信,信中说:

“千万别小瞧和怠慢这个老头,这老头曾是江南第一巨富。曾经修筑南京城城墙,出资可敌国资(其实比国库出资还多)。

后来因为犒劳军事而动帝怒,而没其家,并发配辽阳十二载。”

那么,这次为何又充军到云南大理了呢?

原来因为沐英和沈万三有旧交(刘伯温引见,并早已作安排,此时刘伯温己去世九年多了)。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诏沐英入京“问云南事”。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黔宁王沐英

沐英是朱元璋养子,八岁就带在身边。他和朱元璋是无所不谈,谈着谈着,又谈及沈万三的事,此时“帝怒已平”(时间可以淡忘一切,当时的大事,过后都是小事一桩)。

沭英对朱元璋说:“云南西路地区,金,银,铜,铁,锡等矿藏十分丰富。可惜缺乏‘懂精地通源,识银山脉象‘的人。

沈万三精通理财,在辽阳开铁矿,办铁场,发展贸易,十分红火。求皇上拨沈万三父子入滇,为云南西路理财,助我发展云贵经济。”

朱元璋听了沐英的汇报和请求,便爽快地答应了。毕竟要人,比要银子简单,何况是个赤脚财神。

于是便“令太监传谕,拨沈万三父子戍滇。”

说实话,这样的人到哪都受欢迎。

沈万三来到云南,在省城昆明的沐王府住了三个月,边是调理水土不服,边是了解云南情况。

沐王府是沐英洪武十年(1377) 被封为“西平侯”,后因平定云南有功, 留守开发西南边陲,死后追封“黔宁王”, 子孙世代镇守云南,承袭“黔国公”的不变爵位。

 他在昆明的翠湖(原是滇池的一个沼泽水湾,由于有多处地下水出露,又称九龙池)筑府,到永乐年间再筑昆明城池,将翠湖围入了城中,渐渐修建得有些规模。

国公黔宁王沐英先在此种柳牧马,欲学“柳营春试马”的周亚夫细柳营,后来以此地为别墅,增亭台楼榭,扩建成宏大的沐王府。

沈万三觉得“省上烦乱,愿隶籍大理”。(省城太麻烦,难以施展手脚)

于是沐英便发牒书,将沈万三父子四人(沈万三只带妾黎氏)“隶天威径囚籍”。

沈万三来到大理,李浩亲自接见了他。打开义兄的信一看,上面写着:

“万三名富,字仲荣,湖州南浔人,父沈佑入赘苏州陆姓女。

一晨,伐二冬青树,掘其根有石板。启之,得金银无数,足可敌国。后建钱庄,遍数千里而暴富。(此时沐英所述的沈万三的致富传说)

国初,出资修南京城过半。高皇帝得知万三筑苏州街(今观前街)以茅山石铺路心。高帝怒曰:吾京城亦无此豪华之路,大胆妄为!

欲除之。亏马皇后说情,定抄家流放罪,先充军辽阳。(此处沐英为父皇遮羞,避重拣轻地说了沈万三流放之原因)

洪武十七年,云南天威路总兵李浩接待了万三父子一行。先安排他的儿子在合江铺哨所任职,并为其脱囚籍为民。

(沈万三得道后,儿子们于永乐初至拓东城(今昆明)经商,就在省城安了家。此是后话再叙)

驿馆与沈万三相会时,李浩便苦留他们在大理住了下来,因沈万三精通地源,识得银山脉象,全权委托他堪探矿脉,开采和冶炼事宜。

沈万三答应了,七十六岁再次挂帅,开启了他云南的财富传奇。

沈万三的恩主沐英

沈万三的不幸中的万幸,在辽东十二年遇到了叶旺,在云南遇到了沐英,后终老贵州福泉山。

沐英自幼由朱元璋和马皇后抚养长大,对养父、养母感情深厚。

沐英,字文英,是定远人,出生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沐英自幼跟随母亲四处躲避战乱,母亲去世后,成为孤儿。

野史另有演义,十七岁的朱元璋行乞江谁,与同时乞儿的沐桃花结伴流亡。后生病曾被沐桃花所救,并私定终身,有过夫妻之实。

因是和尚,尚未脱籍,不能娶妻生子,也因灾年后两人失散,朱元璋尚又知沐桃花己有身孕。

等朱元璋发迹后,沐桃花带着儿子找朱元璋时,己是郭子兴的干女婿。因怕逆了郭子兴,朱元璋只留下儿子沐英在身边,并将沐氏送入尼姑庵直至终老。

这样说法,也是有可能,乱世男女,身如浮萍。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朱元璋将八岁的沐英收为养子,让他跟自己姓朱,从此对他视若己出,用心养育。

朱元璋夫妇待他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教他识字读书,还教他如何带兵打仗。沐英在战乱、兵营、征途中度过童年。

此时朱元璋二十五岁,刚结婚不久,未有子嗣。

两年后,长子朱标出世,在战乱流离中,沐英从小带着朱标,背在身上,陪他玩,带他睡,比兄弟还亲,比手足还胜。

沐英十八岁时,被封为帐前都尉,奉命驻守镇江。不久,朱元璋提升沐英为指挥使,让他镇守广信。此时少年英雄,英姿飒爽,聪明能干。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少年沐英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沐英带兵进福建,生擒陈友定部将冯谷保,立功颇多,朱元璋让他恢复姓沐,而且让他镇守建宁,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卫。

此时沐英虚岁二十三,己是独挡一面的诸候。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提升二十六岁的沐英为大都督府都督佥事。大都督府是明初最高军事机构,执掌天下兵马,是兵部的前身。

与沐英同时进入大都督府的还有:大将蓝玉、朱元璋的养子何文辉等人。当时大都督府的最高长官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李文忠比沐英大六岁。

一年后,提升为大都督府同知都督,此时沐英虚岁二十七。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大都督府事务繁杂,沐英聪明机敏,处事干练,毫无积压,多次得到马皇后的称赞,也得到朱元璋的器重,依为左右手。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四月,朱元璋任命邓愈为征西将军,沐英为副帅,率军出征吐蕃。

他们兵分三路,深入吐蕃腹地,一直追击到昆仑山,获胜而归。邓愈在回师途中因病去世,沐英升帅。

回朝后,朱元璋封沐英为西平侯,赐予世袭铁券。此时沐英虚岁三十二。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沐英二次西征,封为征西将军,率都督佥事蓝玉、王弼为副帅(蓝玉由长官变为副手),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令沐英率陕西兵马,前去征讨北元残余势力,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部。生擒脱火赤、爱足及其所有部众,得胜而归。

洪武十四年四月,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接连攻克公主山长寨、全宁四部,生擒北元残部:知院李宣及其部众。

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朱元璋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副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征云南。

征南大军出师之日,朱元璋亲自带领满朝文武为出师将士饯行。长江之上,旌旗蔽日,鼓乐喧天,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逆江西进。

军行之处,所向披靡,十一月克普定,十二月下普安,年底逼近滇东重镇——云南曲靖。

梁王把匝瓦尔密获悉明军到来,急忙派遣司徒平章达里麻,领精兵十万屯于云南曲靖北郊的战略要地——白石江以拒敌。

白石江更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古战场,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曲靖是爨文化的故乡。

明军日夜兼程,迅速逼近白石江。当明军距白石江还有约十里时,忽降大雾。

明军乘雾疾进,雾散之时,已抵北岸。达里麻恍惚中以为明军,犹如天兵,从天而降,仓皇应战。

白石江江宽仅里许,水浅的地方甚至徒步可以涉水。沐英一边虚张声势,令全军鸣金鼓,作欲渡状;一边暗遣数百名游泳高手,携旗帜征鼓,从上游先渡江,沿寥廓山一带,绕到元军阵后,吹角擂鼓,于深林中树旗为疑兵。

达里麻果然中计,急忙后军为前军御敌。傅友德、蓝玉、沐英则乘势挥师渡江,抢登南岸。

顿时,矢石炮铳齐发,呼声震天动地。沐英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最后达里麻被生擒,俘获甲士两万,马万匹,横尸数千米,元军全部覆没,云南曲靖为明军占领。

白石江之战,是平定云南的决定性战役。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白石江公园沐英像

白石江元军覆没的消息传到昆明,梁王自杀,右丞相观音保等举昆明城投降。

明军入城,肃清元朝残余势力,云南全境归顺明王朝,至此大明统一了全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石江之战,是明朝统一全国的最后一次大战。

捷报传到南京,朱元漳高兴地对文武大臣们说:“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至汉置吏,臣属中国,今元之遗孽把匝瓦尔密等自恃险远,桀骜梗化,遣使招谕,辄为所害,负罪隐匿,在所必讨,今云南全靖。”(《明太祖实录》)。

白石江战役是明朝时期在云南境内的第一大战役。

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傅友德派沐英、蓝玉率军进攻段氏占据的大理。

大理皇族段氏一族,其历史始于公元937年,在《段氏世家》、《南诏国史》载:“段氏,武威郡姑臧人也,祖上段俭魏为阁罗凤将,佐南诏大蒙国,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拜相,六传而生思平”。

段思平任通海节度使,后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建国,称太祖神圣文武帝,成为大理国王。

至明初己四百余年。

大理背靠点苍山,东临洱海,北面和东南面又有龙首关、龙尾关,几百年的经营,加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大理段氏

段世在龙尾关陈兵五万,防御明军。沐英派王弼从洱水东直趋龙首关,胡海从石门间道渡河,绕到点苍山后面,攀援而上,在点苍山上竖起旗帜,居高临下,策应主力行动。

沐英抵达龙尾关,见山上已竖起旗帜,率军渡河,斩关而进,山上的明军也趁势冲下来,两面夹击,击败对方,生擒段世,攻克大理。

大理传承四百四十五年的南诏国皇族段氏政权(937一1382)灭。

随后,沐英或分兵攻取,或派人招降,云南西部各地纷纷竖降旗,归附大明。

 不久,沐英率军返回,与傅友德在滇池会合,占昆明。

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令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让沐英在云南统兵镇守,封黔宁王,后封为黔国公。

从此沐英长期驻守云南,沐氏成为二百多年的真正云南王。

 让沐英镇守云南后,朱元璋不复有后顾之忧,调集兵力北征,集中力量对付北元。

洪武十七年,沐英入朝述职,朱元璋十分高兴,特凑沈万三入滇。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沈万三

沈万三从辽阳到云南后,从平越携妻黎氏与两子沈荣,沈茂,经安顺、黔西、镇雄去了昆明和大理,拜会了黔国公“云南王”沐英。

沈万三是沐英请来的远方贵客,两人又是故交,沐英留沈万三一家住在大理的沐王府中(大理段氏王宫),一住就是三个多月。

十月,沈万三次女沈线阳携女,从潮汕千里寻父到了云南,在大理沐王府父女兄妹相聚。

后长女沈根阳(张士诚儿媳)年底也来到大理(她的故事更精彩,护送建文帝入滇,后面有专篇讲述)。

沐英之子、平西侯沐春前来慰问,看中了沈线阳小女余惠刚(二女婿余十舍尚流放在潮汕),纳为侧室。

沐春时年21岁,余惠刚刚满17岁。完婚时,热热闹闹举办了一场婚宴。从此沐春成了沈万三的外孙女婿,沈沐两家连成了姻亲,将岳父余十舍从潮汕接至大理,一家人重新团圆。

因沐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义子,这样一来,沈万三也攀上了皇亲国戚。

可惜沈万三的救命恩人、马皇后已于洪武十五年去世了。

由此,改变了沈氏的处境,他重新组建的云南商团得到了沐英的诸多保护,为了协助沐英开发云南经济,沈万三从云南大理,经昆明来到安顺、平坝、乌蒙、平越等地。

将贵州的驮马商道延伸到云南各地,甚至联通遥罗(泰国)、缅甸和越南等南亚各国。

他的马帮生意越做越大,经常在大理、昆明、平坝、平越等地穿梭开展商贸活动。

在这里,他遇到了另一个传奇女人一一奢香夫人。

《大明仙道传奇》39:沈万三在云南,一无所有如何再现财富传奇?

奢香夫人

他俩又演绎了怎样的传奇?

欢迎关注,请看下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