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作者:历史颂

开国大将大家熟悉的是粟裕,陈赓,今天讲一个相对冷门的人物,可能爱好军事或者对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知道,但是其他的人就不太清楚了。这个人也是开国大将之一,他的名字叫许光达。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在革命期间他曾跟随贺龙南征北战,被彭德怀誉为第一野战军中的虎将之首。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许光达

就是这样的一位将军却三次主动向毛主席申请降衔,但是都没有被主席批准,他为什么会申请降衔,主席为什么没有批准他的申请呢?许光达并不是太出名,甚至还不如许世友,也没有参加过长征,为何还能授大将军衔呢?接下来我们好好聊聊。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农村孩子放牛

1908年11月,许光达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村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家里人都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农民,一直以来都是靠天和自己的辛苦吃饭,依赖种地为生。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一般都挺能干,就如同那句老话说得“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许光达就非常懂事听话,经常帮助父母干农活,很早就下地干活了。

当时的村子里有很多小孩子都去了学堂读书,看着其他的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的样子,许光达非常羡慕,他也渴望能够和其他小孩一样上学读书。这件事也被许光达的父母注意到了,他们察觉到自己的儿子的心思,也特别想让儿子去上学,但是家庭条件实在是不允许许光达上学,为了满足孩子的心愿,父亲只能偷偷的去自己的大哥家求助。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农村小孩

许光达大伯见到自己弟弟(许光达父亲)这么苦苦哀求,有多方打听得知许光达确实是个好孩子,也是真的想要上学,就答应了资助许光达去学堂上学的事。那一年许光达七岁,他终于能和村子里的其他小朋友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在大伯父的资助下,他来到长沙县许家园小学读书,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所以在学习上格外用心。

白天许光达去学校上学,下午放学后他还是一样地回家帮助父母下地干农活,每次放学回家的路上都要顺路帮母亲砍柴,回到家就立刻去帮父母放牛,这样懂事又上进的孩子受到村子里很多人的表扬。许光达虽然一边上学一边干农活,但是他的学习成绩可丝毫不落后,甚至还名列前茅,他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长沙县第一小学高小部,之后又考进了长沙师范学校。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孩子在学校上课

在长沙师范学校读书期间,许光达接触到了共产党和共产主义,他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地吸引,认为这就是能改变农民命运的好东西,他反复的研读学习,之后他发现了毛主席创办的《湘江评论》非常受用,就反复研读起来。1925年,许光达如愿以偿的顺利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26年许光达受到党中央的派遣,以优秀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我们共产党人,制造白色恐怖,国民革命就这样宣告失败,在当时的黄埔军校内,国民党也进行了清党行动。他们想要通过“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让共产党员被迫加入国民党中。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黄埔军校

当时在黄埔军校中,很多人选择加入了国民党,也有一部分学生为了不加入国民党选择离开黄埔军校,正因为如此,许光达所在的炮兵大队就减少了一般的学员。这对于留在黄埔军校的共产党学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因为在这时加入国民党,就可以升官发财,日后的官路仕途也会顺利无比,相反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共产党,不仅没有这样的待遇,反而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许光达非常痛恨这些国民党反动派,他认为他们言而无信,背叛革命,屠杀无辜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他不能接受这样的领导者。于是,许光达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在那张“学员政治面貌登记表”上赫然写下:“死也不会退出共产党”的字样。然后递给了他的同学廖昂。

廖昂看到这张表格惊呆了,他一方面佩服许光达的勇气和无畏,一方面有为他的安全担忧,这样写肯定是不行的呀,会有杀身之祸的。廖昂作为许光达的同学,他害怕自己的同窗好友因此身陷囫囵,就劝解许光达,让他不要冲动,要先冷静,要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但是无论廖昂怎么劝说,许光达都没有同意,也没有动摇。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蒋介石

当时的许光达心中有一个信念,就是努力学习军事知识,提升自己的军事水平,让自己学得更多,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党服务,为革命事业服务,至于升官发财,他根本没有想过,所以他坚决不会退出共产党。最后,劝说无用的廖昂生着气离开了,临走时他对许光达说:“希望你不会后悔你的所作所为。”许光达自然也没有松口,他回答道:“加入共产党的那一天开始,我就不会后悔。”

不久之后,许光达接到了陈毅的命令:到第二方面军积蓄军事力量,随时准备武装起义。就这样,许光达来到了第二方面军担任了一名排长。1927年8月,许光达收到来自党组织的命令:“速返南昌,参加起义。”因为自己当时还在国民党的部队里,就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离开这里。他等待了很久,终于趁着部队在吃早饭的时候借机离开部队。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南昌起义

为了躲开国民党的搜捕和盘查,许光达一路上都是走的小路,还算是顺利,但是他的心里总是不安,觉得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果不其然,当他来到赣江边上,发现对面的赣江边上有重兵把守,同时城墙上还张贴着告示,他上前一看,上面写的就是一些污蔑和抹黑共产党的话,还说到了许光达所在的国民党军队来到了南昌城。

看到这里许光达心急如焚,他猜测党组织可能已经转移了,他决定想办法寻找党组织。就这样他一路沿着抚河寻找,终于在几天之后找到了大部队。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艰险,但是也被他克服了,他的能力让和他同行的同伴非常认可和钦佩。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修碉堡

之后的许光达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斗,也从士兵升到了排长,连长。期间他也负伤很多次,但是为了革命,他从来不会抱怨,伤好之后也会马上返回部队继续战斗,继续革命。这就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的职责。

1928年在父母的安排下,许光达和自己的妻子邹靖华结婚,但是结婚刚10天,许光达因为敌人追来就离开了妻子,又踏上了寻找组织的道路。当时追捕的人追得太紧,没有办法他只能选择暂时躲起来,去世去了唐山挖煤。

后来联系到组织之后,他被组织派到湘鄂西苏区担任师长,1930年,他率领师部的三个旅掩护撤退,这次撤退的伤亡极大,贺龙之后都说:是许光达救了我们。足以可见许光达的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许光达和妻子邹靖华

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光达担任抗大的三分校校长、120师独2旅旅长兼任2区的司令员,这可是抗日的主力部队,这个地位可见许光达非常受到重视。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光达继续参加解放战争,任第三军军长,后又担任第二兵团的司令员,参加了 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等,并且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想要挖许光达去外交部,但是许光达自己认为自己对外交是一窍不通,希望还是能够从事自己熟悉的炮兵事业,后来在毛主席的指挥下,他成为装甲兵的司令员。这些装甲兵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中,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周恩来都说许光达真是功不可没。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从许光达的资历来看,他被授予大将军衔一点都不为过,完全是实至名归,并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那么许光达为什么三次申请降衔均没有得到毛主席的批准呢?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肖克

众所周知,许光达和肖克都是红二方面军的高级将领,肖克的职务要高于许光达,是许光达的长官,但是在1955年将要授衔的时候,许光达得知自己被授予大将军衔,而肖克却是上将军衔,他内心非常的不安。当时的授衔将帅的名额有限,基本上就是每个方面军每一级别都有硬指标,往往根据各个将领的以往资历和当时的职务来评定,从这两点来看,肖克并不逊色于许光达,甚至肖克更强一些。

肖克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时候,许光达因为早年在苏联疗伤,职务只是师长,之后在120师肖克是副师长,许光达是旅长。肖克官级一直都高于许光达,而且许光达没有参加过长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的红军在过草地吃树皮,而我在苏联吃着洋面包。”他认为他的资历远远不够大将级别,最多是个上将,而且怎么也不能比自己的长官还高。当他得知自己授衔高于肖克,觉得自己实在配不上,就主动向毛主席申请降低自己的军衔。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毛主席和授衔将领(影视剧照)

他三次向毛主席写信申请降低军衔,在申请书中写道:“授我以大将衔的消息,我已获悉。我感谢主席和军委领导对我的高度器重。高兴之余,惶惶难安……

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说同大将们比,心中有愧,与一些年资较深的上将比,也自愧不如。

为了心安,为了公正,我曾向贺副主席面请降衔。现在诚恳、郑重地向主席、各位副主席申请: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

看到许光达的申请书,毛主席大为震惊,他被许光达的大公无私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新中国能有这样的大公无私的人,是在一件真正的幸事。为此彭德怀得知后,还专门去做他的工作,但是许光达还是坚持自己的请求,申请降衔。后来中央军委通过开会讨论这次的事情,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许光达的大将军衔是实至名归,所以一致同意不批准许光达的降衔申请。

毛主席还在大会上说:“许光达这个同志他靠得住,他是一面明镜,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明镜。”感慨“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毛主席

就这样在正式的授衔仪式上许光达还是被授予大将军衔,成为了新中国的十大大将之一。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的许光达,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不但在战场上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屡次立下战功,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这些都是新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宝贵财富。所以他被授予大将军衔绝对是当之无愧的。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周恩来(右一)给许光达授衔(左一)

最后许光达虽然接受了中央授予他的大将军衔,但是他始终要求要享受上将的待遇,只拿上将的工资,这次的请求被批准了,因此在开国的十位大将中,其他九位大将的行政级别都是4级,唯独许光达的行政级别是5级。

许光达的一生刚正不阿,他一直坚持“人情不能大过王法。”1960年,由于当时的国内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的粮食都减产。在当时,军队的条件稍微好一些,一些军队的干部亲属就从农村跑到部队里常吃常住。他所在的专家兵机关也有不少的干部亲属有这样的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许光达主持召开了会议,提出一项重要的决议:“困难时期,司令部机关的干部都要动员亲属不要来北京,已经来了的尽快回去,探亲的只允许住三天就返回原籍。”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许光达和夫人邹靖华(左一)

这个决议刚刚提出没几天,他自己的四哥徐德富和六弟许德强就来到了北京投靠他,一时间整个装甲兵机关大院的眼睛都聚集在了许光达身上。许光达的妻子邹靖华向远道而来的兄弟二人说了这个劝回的决议,结果遭到了四哥的强烈反对,他说:“这里是你许光达的官级最大,你不发话让我们走,谁敢说一句?”兄弟两个进了许光达家里的厨房,打开橱柜看,并没有什么食物,就问道:“你们平时吃什么?”厨师指着门口一只水缸说道,实话告诉你们,首长家吃的也是小球藻。

兄弟两个非常惊讶,没想到许光达这么大的官级,居然也吃着代替食品,于是无奈地住了2天后回家了。兄弟两人走后,很多人背后议论许光达邹靖华夫妇不近人情,还说邹靖华这个嫂子当得太不合适了,家人远道而来的投靠,她却把家人劝会老家了。许光达知道后说:“不,她做得很对,这是党委做出的决定,是我要她这么做的,人情怎么能大过王法呢?”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1957年许光达的父亲去世了,按照当地的习俗应该是举办隆重的丧事,并且自己的儿子在北京当了这么大官,更是应该讲究排场。为此,父亲去世后,弟弟们立即要求许光达回老家主持丧事,还让他带回来亲属们穿的孝服白布。许光达对妻子说:“老爹去世,我自然是应该回去的,但是兄弟们点名让我主持丧礼,还要这么多的白布,这不是搞排场,搞铺张吗?这不行的。”

当时的中央号召移风易俗,办理丧事应该从简,况且回去会惊动许多地方官员,一个共产党的司令,带着大队人马声势浩大地为父亲送殡,这不是违反纪律,违反党的号召吗?为了维护党的威信,他选择不回去,只是派了一名熟悉湖南风土人情的小干事,带着一些钱回去料理丧事。并几次强调不可铺张浪费,不能超过当地老百姓办丧事的标准。这件事遭到了他的亲友的不满,说他没有良心,不孝顺。但是这些许光达并没有理会,还是坚持按照他的指示去做,所以他的母亲去世后,家人亲属也没有对他提出额外的要求。

55年许光达大将三次申请降衔,毛主席不批准,周恩来:他功不可没

1969年许光达因病去世,享年61岁。毛主席得知许光达去世后,说许光达一生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骨灰应该放在他该去的地方——八宝山公墓。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安排下,许光达的骨灰最终被安排在八宝山的公墓内,这就是许光达的一生。1977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许光达举行骨灰安放仪式。粟裕大将代表中央军委在骨灰安放仪式上讲话,叙了许光达的生平的辉煌成就,讲述了他的丰功伟绩。

虽然许光达去世了,但是他建设的装甲兵团却蓬勃发展,成为了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他的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赞扬,他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铭记歌颂。向许光达大将军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