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吃货考

作者:云中卧龙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吃货考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吃货考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吃货考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吃货考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吃货考
老韩讲了一个故事:吃货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说:“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此事《晋书》也有记载:尚书令荀勖“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座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

按,旧时木轮车的车脚吃力最大,使用数年后,析以为烧柴,故云。荀勖明识,因有成语“食辨劳薪”。清·沈廷文在《广事同纂》中曰:“人知有荀勖,而不知有师旷。”

“爨下劳薪”,指奔波劳累之人。清·张问陶《二月二十九日出都述怀》诗之二“年年旅食叹劳薪,又对春明折柳人。”清·赵翼《哭璞丞之讣》诗“迢递何年寻宿草,驰驱到死作劳薪。”

宋·苏轼《贫家净扫地》诗“慎勿用劳薪,感我如薰莸。”清·赵翼《哭璞函之讣》诗“迢递何年寻宿草,驰驱到死作劳薪。”清·黄景仁《杂感》诗之三“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

说到《晋书》,让人想起另一个嘴刁之人,他就是前秦国主苻坚的侄子,曾经担任过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后来又降晋的苻朗。苻朗降晋后,会稽王司马道子举行宴会招待他,“食讫,问曰:‘关中之食孰若此?’答曰:‘皆好,惟盐味小生耳。’既问宰夫,皆如其言。”还有一次,有人杀了一只鸡送给苻朗吃,“朗曰:‘此鸡栖恒半露。’检之,皆验。又食鹅肉,知黑白之处。人不信,记而试之,无毫厘之差。时人咸以为知味。”

如果说苻朗能品出盐味略生不足为奇的话,那他吃鸡能吃出笼养或散养就有点超群了,毕竟那时候还没有饲料添加剂喂鸡。如果这些还不算,那他吃鹅肉能吃出是白羽毛下面长出的肉还是黑羽毛下面长出的,就更让人大跌眼镜了。

王安石无愧是士林中的知味者。王安石老年患病,太医让他饮阳羨茶,但须用长江中峡(巫峡)之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托他帯一瓮。不久,苏东坡带水来见王安石,王安石即取水煎茶,但见茶色半响才慢慢现出来。王安石问东坡水取自何方,东坡说是中峡。王安石笑道:“此乃下峡(西陵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东坡大惊,只得如实告之,并问王安石何以辨之。王安石道:“《水经补注》上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观其茶色,故知是下峡。”

一天,苏东坡拎上几条鲜活武昌鱼去看望病中的王安石。王安石将鱼蒸熟后,夹起一根鱼刺扔入清水中,以验证是否是“正宗”的武昌鱼。王安石向坡翁传经道:人们常说的鳊鱼一般包括鳊鱼、三角鲂和团头鲂。团头鲂就是武昌鱼,乍看它与三角鲂的外貌几乎一样,细瞧则稍有差异。武昌鱼口较宽,呈平弧形,背鳍硬刺短,尾柄较高,略呈正方形。银白色的鳞片,镶有十几条细纹;而三角鲂口较窄,背鳍硬刺较长,尾柄较短,呈长方形,体侧条纹不明显。再者,长春鳊和三角鲂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到海南岛,江河、湖泊中都有天然生长的,而武昌鱼原产湖北的鄂城附近的梁子湖。武昌鱼油脂丰厚,剔刺抛入清水,即刻浮起油花。这是鉴识武昌鱼最简易的方法。苏东坡听后对王安石丰富的食鱼知识十分钦佩,写诗赞美武昌鱼“长江绕廊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张岱写过一篇《闵老子茶》,文中最津津乐道的情节是,闵老子考他茶技,他不仅一口喝出茶叶的产地,还能一口辨别出泡茶的是泉水还是井水,这才是神乎其舌,到达令人惊叹的境界了。

以上吃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清·昭梿在《啸亭杂录》卷十中这样记载纪晓岚“北方之士,罕以博雅见称于世者,惟晓岚宗伯无书不读,博览一时。所著《四库全书总目》,总汇三千年间典籍,持论简而明,修词澹而雅,人争服之。今年已八十,犹好色不衰,日食肉数十斤,终日不啖一谷粒,真奇人也。”

清·钱泳《履园丛话·旧闻》卷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旧时,官员们上朝,要早早地起床赶往宫中,那么吃饭的问题咋办呢?有两个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吃法:大学士徐乾学是个有名的吃货,每日早朝,他要先吃上实心馒头五十个、黄雀五十只、鸡蛋五十个、酒十壶,这样下来,就能保证一整天不饿了。与他同朝为官的大学士张玉书每天也一样上朝,此人生得古貌清臞、瘦骨嶙峋,每天上朝前只吃土豆两片,喝清水一杯,也可以保证一天不饿。张玉书卒年为七十岁,在当时也可算长寿。而徐乾学活到六十四岁,在当时也属正常。可见饮食多少、荤素,与个人需求量有关,并不过分影响健康。

清代读书人中能吃者甚多,也有许多关于这类事的自我辩白“人若一日不食二三升米饭,四五斤肥肉,如何可以读得书?壮哉斯言,精神可想见矣。”(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

能吃,自然也是衡量吃货的标准。

《晋书》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就是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里的季鹰本尊啦。当时季鹰的官位是大司马东曹掾,也就是齐王司马炯的属官,虽然官职不高,但好歹也是个官。当时他在一年秋天,见秋风起,一时嘴馋,想起家乡现在正是吃鲈鱼脍的时候,于是官也不做就回家吃菜去了。吃货眼里,美食才是第一要事啊。

《晋书·阮籍传》记载“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阮籍听说步兵营有人会做好酒,想方设法地去做这个步兵长官。为吃喝连名利也不计较。

为吃喝不在乎名利,这才算真正的吃货。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易牙作为雍人,擅长调味,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淄渑,淄水和渑水的并称,皆在今山东省。相传二水味各不同,混合之则难以辨别。《吕氏春秋·精谕》“孔子曰:‘淄渑之合者,易牙尝而知之。’”

作为一个厨师,易牙对于味道有惊人的鉴别力。《孟子·告子上》孟子也高度评价易牙调和口味的能力。由此可见,易牙确实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善于调和口味的名厨。

齐桓公曾说未曾食过人肉,易牙就煮了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想任用他代替将死的管仲。不过管仲认为“人之情非不爱其子也,其子之忍,又将何爱于君!”所以反对由他接任。齐桓公昏庸,不听管仲的劝告,亲信易牙、竖刁。后来齐桓公得重病,易牙与竖刁作乱,填塞宫门,筑起高墙,内外不通。最后令齐桓公饥饿而死。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说的是春秋时郑国的公子宋每食指动,必尝异味,当他觐见国君郑灵公时,食指大动,恰巧郑灵公在吃异味,公子宋以为会请他吃,郑灵公故意不给,用以表示所谓食指大动并不灵验。公子宋大怒,伸手到锅子里沾起肉汁尝了一下,扬长而去。郑灵公也大怒,准备杀他,结果反断送残生,被公子宋所杀。

历史上因贪吃而送命者甚多。春秋时,专诸欲刺吴王僚,没有先练武术,而是前往太湖边拜太和公学烧鱼之术,三个月学成一手炙鱼好手艺。当吴王僚应美味之邀而欣然赴约的时候,谁曾想为食这美好的一尾全炙鱼而送了命。如一般情种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吴王僚也可谓:全炙鱼吃死,含笑做饱鬼了。厨师之怒,以美味杀人。比起后来的那个光会说大话,徒然害死樊於期、田光终究一事无成的荆轲而言,好的不可以道里计了。后世奉专诸为“厨师之祖”。

为吃喝而杀人、为杀人而钻研厨艺,是否令人称奇?

《晋书》还提到西晋的一位高官,叫王济,也是一位响当当的“吃货”。某次,当朝皇帝司马炎来王济家做客。皇帝来了,自然要用心。于是金雕玉砌,满满一桌佳肴就奉上了。席间尤以蒸肫瓦罐味道最美,司马炎尝过之后,大加赞赏,并问道,此菜采用何法蒸之?王济呵呵一笑,道,这只是家常便饭,用人乳蒸的。可见古代高官饮食之法,奢侈无度。

说到吃货,不能不说一下福康安。这个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以及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的封疆大吏,也算是知味之人了,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吃的一次最美味、最可口的白片肉,竟是厨子用自己的尿煮制的,令人捧腹。  

据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记载,清嘉庆初年,福康安到边省巡行,路过四川的一处驿站,当地州县的官吏都知道福康安喜欢吃白片肉,特意支起一口最大的铁锅,把一头整猪收拾好,放到大锅里去煮。然而肉还没有煮熟,差人已经飞马来报,说福康安马上就要到了。厨子一听,十分着急,因为大锅里的那头猪刚刚半熟,只怕时间来不及了。关键时刻,厨子四顾无人,拉开裤子就朝肉锅里撒尿。因为尿里含硝,可以让肉烂得快一点。  须臾福康安赶到,差人们立即把蒸熟切好的白片肉端了上去。饭后,福康安赏给厨子一幅绸缎,让他拿回去做袍褂。原来福康安这一路走来,吃了不少白片肉,就数这个厨子做得最有味道。喜得厨子千恩万谢,捧着绸缎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去了。

清代诗坛领袖袁枚每次到人家吃饭,吃到一道好菜,必叫自己家的厨子去这个人家厨房执弟子礼学习做法,这样积四十年,成《随园食单》一卷。自云:“吟咏之余做食单,精致乃当咏诗看。”口舌之欲,上升到求知欲,欲而坚持,竟四十年,终有所成,是大境界。

民国开国元勋谭延闿好吃,有轶闻:谭延闿氏好食鱼翅,每餐必进,非鱼翅不饱,几至成癖。有一次赴某君招宴,席间主人大谈鱼翅之不足食,喻为味同嚼蜡,谭氏唯唯。酒至半酣,鱼翅未见上席,而主人遍请宾客随意点菜,询及谭氏时,谭莞尔以答曰:“如蒙不弃,请赐嚼蜡如何?”

谭善吃,也知厨,经谭指点,其家厨如曹四等人也因技艺惊人名扬一时。于是举国名厨都愿屈尊进谭府帮厨,以期得到谭延闿的稍加指点。好厨子遇到好食客,如同梅兰芳遇见齐如山一样。天下身有长技者的快意事,莫如遇见一个懂的。

后记:

蔡京的名声,在历史上大可三字概括:“糟透了”,据说,蔡京专属的私家厨房里,光大厨就有数十人,至于服务小妹,更是不计其数。史料有载,某位与宴官员一顿饕餮后,回去大发感叹:“蔡相霸气,光蟹黄馒头就用钱一千三百贯”。蔡京偏爱鹌鹑羹,每食一碗,竟要杀鹌鹑数百只。这种奸人已经不能用“吃货”来形容了。(作者 韩丽明)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