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子产治国有方,孔子称赞他为古之遗爱,金水河与他又有哪些故事?

作者:鸣说历史

春秋时期的郑国出现了一位贤能之人,他就是郑穆公之孙、郑国七穆之一的公子发之子,他的名字叫子产。前554年为上卿,前543年执政,先后辅佐郑简公、郑定公,于声公五年公元前522年去世。在他执政期间郑国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局面,一定程度扭转了郑国一路下滑的颓势。

子产治国有方,孔子称赞他为古之遗爱,金水河与他又有哪些故事?

子产在作郑国上卿的时候,他的德行、能力就初见端倪,公元前548年郑简公派子展和子产攻打陈国,说白了陈国的实力更弱,想欺负一下,这次讨伐取得了胜利。第二年郑简公奖赏子展以后又奖赏子产,准备给他6座城邑。子产拒绝说“我官爵位居第四,给6座城是不合乎礼的,还有这都是子展的功劳,实在是不敢愧领啊”,后来简公坚持要给子产,不得已接受了3座城邑。可见子产是一个董礼尊礼而且很谦逊的人,公子挥就预测子产将来以后一定能够执政,由于他谦让而不失礼。

公元前544年七穆家族会盟,商讨政权由谁家执政。裨谌说“好人代替坏人这是天命,政权哪能避开子产?上天降祸于郑国很久了,子产一定能够平息它,国家才能安定。”当初还有很多公子为争夺政权还想除掉子产,结果这次会盟奠定了子产的地位,子产顺利执政。

子产执政期间主要取得了如下成绩:

1、政治方面:团结、整合七穆卿族势力,一心为国家利益谋发展,子产执政时七穆是最团结的时期。他还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开创了中国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以前国君有什么法令是不对外公布的,开个会给一些贵族、官员说说即可,可见子产很有政治自信。

2、经济方面:为田洫、作丘赋。为田洫就是重新划定土地的界限,防止贵族私田的无尽扩张而带来的贵族内部的纷争以及贵族与平民的对立。作丘赋就是打破当时国野分界,国人是指贵族以及一部分平民,住在城郭以及附近享有当兵权,因为当时当兵也是有待遇的,最起码不愁吃吧。野人是指偏远的奴隶、平民,这次改革废除了国人野人之分,扩大了兵源,符合春秋末期战争发展的趋势。

子产治国有方,孔子称赞他为古之遗爱,金水河与他又有哪些故事?

3、外交方面维护了郑国形象、尊严。子产到晋国访问,关心晋平公的病情,与平公谈论了关于历史、祭祀等,晋平公及大臣非常赞赏子产的博学多才,展现了郑国的形象。后来多次出使晋国、楚国等并与别的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b> </b>公元前522年子产去世,郑国人就如同失去亲人一样非常悲痛,因为子产一生仁爱百姓,忠于国家可以说非常无私,就在死的时候连丧葬的积蓄都没有,郑国人捐献珠宝玉器,子产的儿子不肯接受,老百姓只好把捐献的大量财物,抛到子产封邑的河水中,悼念这位值得敬仰的人。 在河水中泛起金色的波澜,从此这条河被称为金水河,就是现在河南郑州市的金水河。孔子与子产是同一时代的人,孔子周游列国曾到过郑国与子产就像亲兄弟一样,孔子听说子产去世非常悲痛称之为“古之遗爱”。意思是说子产是古代留下的圣贤之士。

子产治国有方,孔子称赞他为古之遗爱,金水河与他又有哪些故事?

子产得到了郑国人的万分敬仰,我们从子产身上学些什么呢?

1、谦逊有礼。子产不争功懂得谦让,处处讲礼。

2、大公无私。做任何一件事都在为郑国的国家利益着想,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利益,就连最后的丧葬钱财都没有,可见其清廉程度大公无私。

3、政治自信。团结七穆,铸刑书于鼎,改革田洫等等,这些都是改革的硬骨头,他都一个一个的啃掉,可见他的政治自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