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松油灯 第三章 惊雷

作者:晨沐雪

中秋节要到了,这时又到了瓜果飘香的季节。鸭赤(昆明)四周的百姓忙碌起来,滇海(滇池)岸边平坝区正在收割稻子,万亩金黄稻谷在蓝天白云下很是壮观,官渡老农李勤快一家人辛苦了一年,只希望谷子快些颗粒归仓,夜晚用松油灯照下谷仓,心中比吃了蜜还高兴。

滇海里面的鱼也长得大,其特产金线鱼最是肥美,抓到拿去押亦那些达官贵人抢着买,不论大小一律十文一条,价格比牛羊肉值钱,老渔民张顺高兴的唱着鲊草腔一边下网抓鱼也忙得不亦乐乎,太阳西下千只船屋里松油灯点亮,渔船发着微弱的光,在明亮的星星下一闪一闪,渔人满足的在起伏的水波上进入了梦乡。

明代诗人杨慎在 滇海曲 中有诗云

梁王阁榭水中央,

鸟鹊双星带五潢。

跨海虹桥三十里,

广寒宫殿夜飘香。

蘋香波暖泛云津,

渔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

花枝不断四时春。

伽宗县(今呈贡)的蜜梨也获得了大丰收,县太爷征了十车上等佳果呈贡给鸭赤,元朝未亡时还要万里呈贡给大都的皇帝呢。(呈贡县由此而得名)长乐夫人也分得了两箩筐,时值圆通禅院做大法会庆祝百姓丰收,她是寺里的常客,于是送了一筐过去,让大师傅们也馋馋鲜。小沙弥听长乐夫人送来佳果,报了住持莲峰长老,长老非常高兴,请长乐夫人在寺内用了斋饭,然后叫莲珠和宝月和尚把蜜梨削了皮切成片,放一排盘子里让众僧品偿。这是伽宗特产的水果,果大皮薄肉白汁多又甜,削了皮洁白如玉似正月十五的月亮,吃一口清香爽口,香甜味久久存于口中,回味无穷,不愧伽宗名果故很是珍贵。莲珠和宝月两和尚找长乐夫人追问仙果名字,听到蜜梨二字不免有些失意。于是找住持改个名,住持闭目想了一下就用宝月和莲珠两和尚的名字各拆一字赐名宝珠梨,仙果从此闻名天下。

自从梁王长子巴合木擅自杀了大明使节王伟和吴云后,梁王就整天坐立不安,愁云满面,夜不能寐,吃什么都没味口,整天就是喝闷酒打发时间,也不去王府管理朝事,其实他早有预感一声势浩大的战争不久后就到来,以后退路在哪里!苍天啊!难道这百年基业就要毁我手上!

明洪武十四年九月未一天,梁王正在府内休息,忽有飞鸽传书信曰:"应天府(南京)柳村弯、高石坎一带三十万大军集聚,粮草部也西行、恐有大战"。梁王看后如坐针毡,思前想后,决定明天开一个大朝会,所有大小官员全部参加,违令者斩。

翌日梁王府可谓是热闹非凡,议会厅坐无虚席,元梁王的文官武将都是蒙古人,满桌牛羊肉、烤鸡、烤鱼甚至有烤孔雀和美酒香味扑鼻。梁王把情况说了后,下面人声鼎沸,梁王怒吼道:“诸位好好讨论吧,能献计献策的和本王一个一个道来,定有重赏"。这时大伙又安静了,“本王招大家来,别的先不谈,平时难得相见,这回齐了,就先高兴的喝酒吃肉吧!来来来本王先满饮,各自随意"。大伙终于放松下来,也开始大快朵颐的喝酒吃肉,酒过三巡都喝得差不多了,酒一下肚这蒙古人的脾气就回来了,台上跳舞助兴,台下摔跤切磋表演,一下热闹起来。蒙古人最喜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梁王也想热热闹闹的享受这人间烟火,可这短暂的安宁要远去了,就让大伙乐在当下吧!

两柱香过后,梁王看大伙都吃喝得差不多了,于是下今安静,又把当下形式详细说了,叫大家能献计的畅所欲言。梁王长子巴合木首先发话:"儿臣愿当先峰领兵去击退敌兵,请父王把兵权交与我,我定当冲锋陷阵保家卫国"。接着二儿巴根,也发话:"大敌当前儿臣看了形式,儿臣认为明军要西征必经水西部霭翠,他有十万彝兵,若能与他结盟定能拖住明军,我愿亲自去和霭翠商议,若果他不同意我就在曲靖白石江带兵利用有利地形阻击明军,父王意下如何"。其实梁王最看重巴根,他才是蒙古的未来和希望,心里听得美滋滋的。而长子巴合木自从擅自杀了明军使节,梁王就把他看成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兵权怎能交与无能之人!

天黑了议事厅点燃油灯,众人把目光聚在巴根脸上,灯光下梁王也看到巴根有一种蒙古人特有的气质非常欣慰,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巴根的话让大家也看到了希望。席间很多人都献了计,观音堡也说道:"明军的目的是鸭赤,三十万大军势不可挡,他们人多不可死守,以卵击石白死将士性命,我等需寻一个险要地方退守,然后一边和明军长期斗争,这个地方就是罗藏山。(罗是彝语老虎的意思,就是藏着老虎的山,后来因梁王上山做了大王于是更名梁王山,沿袭现在)此山西面削壁千仞,似刀砍斧劈,东面群山簇拥,森林茂密,山顶平缓能建房屯兵马,是易守难攻的极佳地点。

梁王和右承驴儿左承达德深思熟虑后又和官员们商量了许久,于是任命观音堡等千余人(人手不够就抓民夫壮丁)镇守鸭赤,誓死抵抗明军。观音堡多年来护城有功也是梁王的一员虎将,鸭赤交与他梁王才会放心。

命奇蓝将军负责去找工匠和抓壮丁去罗藏山修工事和房屋。命白马将军镇守伽宗,军帐设在三台山,刀斯郎和郎思里两猛将也归他调遣,两人分别死守大古城和小古城,伽宗是阻挡明军的前哨,总住兵力一万余,有战事时各路人马随时增延呼应。

加封平章政亊达里麻为大将军,此人虎背熊腰、方脸赤目、身高八尺、力大无穷、战攻赫赫,是梁王一猛将,亲率十万精兵扑曲靖白石江阻击明军,他几乎带走全部兵马,是梁王的身家性命,即刻启程沿白石江修工亊布置兵将防守,稳固第一道前线,成败在此一举。

命巴合木去乌撒(贵州威宁)找诺晢,意图结盟共同抗元。又命巴根去水西(贵州毕节)霭翠结盟,由于此时霭翠娶了永宁(四川叙永)禄照的妹妹奢香,这时的水西和永宁也是一家人,如此和霭翠结盟能得到贵州和四州的几十万彝兵,抗元才有望。

一天梁王渡步到了长乐夫人屋内,闲聊了一下形势,长乐夫人给梁王做一道菜鸡蛋炒韭菜,非要梁王打鸡蛋,知道长乐夫人用意,为了黎民百姓接受招抚是最好出路,可决定的事情梁王就算死也要冲的。自从长乐夫人父母亡故后,她就一心向佛,所以梁王问道以后怎么打算后,长乐夫人就说想去出家。梁王也是有情之人,答应她在伽宗选一地修一庙宇,让她去修行。

话说巴根去到水西,霭翠患病卧床,奢香夫人挑起大梁,霭翠也没见着但奢香夫人也不待慢他,天天大鱼大肉侍候着,霭翠是不偏不倚、维持均事、可进可退,只是结盟的事一拖再拖。此时巴合木去乌撒诺哲结盟的事末果,回程时抢了水西五百匹马,想到父王肯定会加封自己,又能陷巴根于不利,自己就能安稳的继承大王宝坐,沒想到被父王臭骂一顿,说他闯了大祸。巴根因而被奢香关了起来,梁王为了和水西结盟也为了救巴根,命人将巴合木捆起来和五百战马一并还与水西,人任凭奢香处置。奢香是聪明人,放了巴根和巴合木,矛盾虽解除但加盟之事搁浅了。

加盟还得有人去说合,想起女人和女人好说话,于是梁王让长乐夫人去水西撮合这事。长乐夫人见到奢香夫人似久别姐妹重逢,奢香对汉学非常喜欢,长乐夫人自小就饱读诗书,功底自然在奢香之上,于是又做姐妹又做师徒,奢香对梁王要求加盟考虑得很周全,她不想和大明为敌,也不得罪梁王所以不表态,只推说夫君霭翠病重暂别土司会。其实这是她们两人都想要的,为了黎民百姓着想,接受招抚是她两的共同愿望。

明洪武十四年十月中旬,朱元璋的三十万大军到达水西,傅友德命蓝玉和沐英在水西军长府布防,摆出强攻水西之势,又支起军帐安顿下来。这时随军西南钦使马烨到了水西,马烨是马皇后的亲侄子,他随身带了朱元璋的册封各路彝人首领圣旨。霭翠知道只有两条路可选,走错了生灵涂炭走对了彝家兴旺,马烨告诉他归顺大明就册封为贵州宣慰使并代代世袭,否则大军压境寸草不生。霭翠只能投靠了大明,他知道加盟梁王靠不住,只能自取灭亡,这接了大明皇帝圣旨,也算有了靠山。

松油灯 第三章 惊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