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振宇,奇葩说,《脏话文化史》

作者:学术星球
罗振宇,奇葩说,《脏话文化史》

作者 | 刘康康

作者已授权本号原创首发

之前看《奇葩说》,有一期话题是“外卖小哥惹毛我,该不该投诉他”。罗振宇的结辩提到一本书,《脏话文化史》。罗振宇说:脏话是人类冲突的缓冲机制,当人与人之间,情绪和表达都走到尽头的时候,脏话的出现替代了刀和剑。

其实不用真的读过《脏话文化史》这本书,稍有常识的人,就可以推断出,这句话是没道理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臣子,把皇帝激怒到了极点,皇帝是会直接杀他,还是用脏话骂他呢?当一个百姓,把一个将军激怒到了极点,将军是会直接杀他,还是用脏话骂他呢?

脏话,其实是从诅咒发展而来的,产生脏话的真正社会机制是,弱势群体被强势群体激怒到了极点,却又没有能力用刀和剑,直接从肉体上毁灭对方,于是只好用脏话,或者诅咒,来在精神上攻击对方。

所以,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走到尽头,却又无法直接从肉体上消灭对方时,脏话就诞生了。

事实上,罗振宇颠倒了《脏话文化史》这本书的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有了脏话,人类才有了缓冲机制;恰恰相反,是因为有了缓冲机制,所以人类才有了脏话。因为暴力被公权力所垄断,个人之间无法轻易使用暴力来解决沟通上的冲突,所以,才必须要用脏话来替代原本的暴力。

我曾经看过几期《罗辑思维》,罗振宇提到的书,恰好我大部分都读过,于是发现了罗振宇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会按照自己原本持有的立场,去故意曲解书里的内容。当然,其实每个读书的人都会按照自己一些既有的观念和意识形态去对书的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但在向别人传播这些观点的时候,最好还是强调一下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不过,我其实大体上觉得,罗振宇能够引起大家读一本书的兴趣,哪怕是千分之一人会因此去读那本书,还是挺好的一件事,比咪蒙强多了,没必要那么黑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