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作者:听月工作室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元朝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元朝,于公元1279年消灭了南宋王朝最后的抵抗力量,统一中国。元朝在军事上的强大,使得它拥有广阔的疆域,然而能够排除外患的干扰,致力于发展经济和文化。元朝在其统治初期就恢复了科举制度,尊崇属于汉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但是,在元朝实行的种族制度下,一般汉族人却遭受歧视和不平等对待。很多汉族的士人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便潜心于书画等技艺;另一方面,其他民族的知识分子也受他们影响,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书法家。

元代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书法成就虽不如唐宋时期,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特点。一是以赵孟頫、鲜于枢等为代表的书法家,勤习晋唐书法,追承前代书法艺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时代风格,开启了“尚态风格”,丰富和发展了王羲之的用笔方法,创造了既有行又有楷的“赵体”,还原了书法的实用功能,影响了明清书风。二是以吴慎、王冕等为代表的书法家继承了宋代“尚意”书风,把民族矛盾压抑的苦闷寄情于山水,倾诉于笔墨,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关心,对真善美的体验。三是以杨维桢等为代表的书法家丰富了草书的内容和表现能力。

我们一起分享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书法作品。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1246年—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晚年营室名“困学之斋”,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汉族,大都(今北京)人,一说渔阳(今津蓟州区)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寓居扬州、杭州。大德六年(1302年)任太常典薄。元世祖至元年间以才选为浙东宣慰司经历,后改浙东省都事。

鲜于枢晚年任太常典簿。好诗歌与古董,文名显于世,书法成就最着。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新元史》有传。鲜于枢善诗文,工书画。尤工草书,酒酣吟诗作字,奇态横生,赵孟頫极推重之。有《困学斋杂录》、《困学斋诗集》。

鲜于枢的传世书法作品约有四十件,多为行草书,且以墨迹为主。他的书法由唐人书法入手,再上溯东晋二王。他功力扎实,善悬腕作字,喜用狼毫,强调骨力。他的大字楷书雄逸健拔,圆润遒劲,气势磅礴而不失规矩。行书结体谨严,真力饱满,潇洒自然。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笔法纵肆,气魄恢宏。

明代王世桢尝云“鲜于博学,负材气,貌伟而髯,类河朔伧父。余见其行草,往往以骨力胜,而乏姿态,略如其人,以故声称渐不敌赵吴兴。”

由于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赋闲家中,鲜于枢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他除具书法专长外,更是一位文学家,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还能作曲,弹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鉴定。正因为有广泛的艺术修养,且将之融合到书法中,鲜于枢方成为书法大家。

主要作品有:《韩愈石鼓歌》《老子道德经卷》《苏轼海棠诗卷》《唐诗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卷》《麻征君透光古镜歌》《御史箴卷》《五绝诗》《十咏图》《神龙兰亭序》《先茔帖》《张彦享行状稿卷》《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晚秋杂兴诗帖》《诗赞卷》《杜甫魏将军歌》《论草书帖》《王安石杂诗卷》《韩愈进学解卷》《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行草诗赞卷》《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论书帖》《杨凝式夏热贴》《归去来辞》《论草书帖》《跋颜真卿祭侄文稿》《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唐人水帘洞诗》等。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石鼓歌》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书法欣赏《韩愈石鼓歌》 纸本、手卷 34.7×497.6cm,书法长卷分割图片8张。

此卷引首有罗廷琛所书“元鲜于伯机书石鼓歌真迹,岳雪楼藏”数字,从中可知,此卷曾经“岳雪楼”收藏过,即为清末大收藏家孔宙(字炽庭)收藏过,卷尾有清初“四大鉴藏家”之一曹溶所题写的跋语,曾经他收藏过,其身价倍增。其后又有孔宙的题跋,说明此卷经过清代二个大收藏家的收藏,其价更不虚传。孔宙的藏品经由他的儿子孔广镛、广陶编著的《岳雪楼书画录》五卷出版。广镛号怀民,其弟广陶字鸿昌,号少唐,广东南海人。清咸丰、同治(1851-1874)间人,其父宙编修,嗜好书画,收藏甚富。孔氏兄弟笃守家业,复增购不少,遂将家藏书画著录汇编成书,书前有咸丰十一年(1861)陈其锟叙和黎兆棠序。录自唐人写经,终于明末,按时代为序,共一百三十九件,所收作品中颇多历代名迹。此件即为其中重要藏品之一。

鲜于枢墨写《石鼓歌》传世有两本,一部作于元大德五年(1301),现存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其二为本卷,乃鲜氏书艺成熟期的完美之作,其纸墨品相完洁,较“大都会本”的绝笔之作,更胜一筹。明书家、文学家陆深题跋言道:“石鼓文字奇也,韩此诗又奇,困学书此,力与之敌,又奇也。”如此评价可谓相当中肯。明清以来,此本流传有绪,上钤“鲜于”、“困学斋”印,明人陆深、曹溶、清人罗天池、孔广陶、胡璧城等十数家跋及钤印,并著录于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孔广陶《岳雪楼书画录》、《中国书法大成》第四册等六部书画汇编著作。

韩愈的《石鼓歌》原文: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呵。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妍婀。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在唐代,曾有二个大诗人写过《石鼓歌》,一是韦应物,一是韩愈。鲜于枢所写的《石鼓歌》是韩愈所作的七言诗。

鲜于枢行书《石鼓歌》传世有二件,一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作于大德五年辛丑,年45岁,伯机即逝于此年,盖绝笔也。书于经折纸上,裱为横卷。其二即此卷,虽无款,而笔法圆劲雍容,挥洒自如,望而知其为鲜于枢最成熟期之精品,且纸墨完洁,又胜大都会本一筹。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老子道德经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老子道德经卷》,纸本,楷书,纵26.7厘米,横64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楷书老子道德经卷》从“天长地久”开始,末书“老子道德经卷上”,缺下卷,不具名款。每段接纸有“三教弟子”朱文印。卷后有翁方纲题跋、吴荣光题名、颜世清跋共五段,又“松下清斋”书签。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此帖书法学虞世南,体势修长,笔法精美,清爽劲利,是伯几仅见的楷书长篇,当为中年时佳作。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鉴藏印记有“谨庭秘玩”(朱文)、“松下清斋”、“纯期满字更获半珠”(朱文)、“枕经书屋考藏之印”(朱文)、“陆恭私印”(白文)、“谭溪审定”(朱文)’“苏斋墨缘”(朱文).“曾在□坡案头”(朱文)、“古吴潘介繁□坡氏印记”(朱文)及叶恭绰诸印。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此卷书法节录老子《道德经》卷,从“天长地久”写起,末书“老子道德经卷上”,共211行,因缺下半部分,所以未署款。每段接纸有“三教弟子”印。卷后有翁方纲跋,吴荣光题名,颜世清跋五段,又有“松下清斋”题签。此帖曾经翁方纲、陆恭、叶恭绰等人鉴藏,有数方印记。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潘遵祁钞录《须静斋云烟过眼录》著录。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苏轼海棠诗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草《苏轼海棠诗卷》 纸本纵34.5厘米横584厘米, 1301年大德五年书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无书写年月。鲜于枢为人倜傥,磊落才高,不凡富有雄强的气度,到了中晚年,隐居林泉以琴书度日,其郁积在胸中的磊落不平之气,仍无法遏制故发泄于点画之中,联想到苏东坡谪居黄州写《海棠诗》以排忧之事。于是披览苏轼《海棠诗》卷提笔宣意抒情。所以此卷书法用笔中锋直下冲突,急行点画淋漓酣畅铿锵有力,大气磅礴势不可遏。布局上虽然多数字独自成体,绝少纠缠连绵却无凝滞生涩之感。此卷实为鲜于枢一生压轴之作。元代仇远写诗评价说:“坡翁谪守黄州郡,感慨长吟对海棠。困学仙人复扫帚,墨形诗句总生春。”明代张弘至跋语说:“如春花带齿,又同孤松悬崖。”评价十分恰当。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草书唐诗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唐诗卷》(4-0图)原文: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石鼓歌(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4-1)图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兵车行(杜甫)(4-2)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也作“爷娘”),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骢马行(杜甫)(4-3)

邓公马癖人共知,初得花骢大宛种。夙昔传闻思一见,

牵来左右神皆竦。雄姿逸态何崷崒,顾影骄嘶自矜宠。

隅目青荧夹镜悬,肉骏碨礌连钱动。朝来久试华轩下,

未觉千金满高价。赤汗微生白雪毛,银鞍却覆香罗帕。

卿家旧赐公取之,天厩真龙此其亚。昼洗须腾泾渭深,

朝趋可刷幽并夜。吾闻良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岂有四蹄疾于鸟,不与八骏俱先鸣。时俗造次那得致,

云雾晦冥方降精。近闻下诏喧都邑,肯使骐驎地上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古长城吟(王翰) (4-4)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麒麟前殿拜天子,

走马西击长城胡。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

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此时顾恩宁顾身,

为君一行摧万人。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溅血染朱轮。

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

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当昔秦王按剑起,

诸侯膝行不敢视。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

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一朝祸起萧墙内,

渭水咸阳不复都。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三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四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五

元代鲜于枢书法长卷欣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纸本纵31.54厘米,横850厘米,为鲜于枢52岁时所书,高清晰草书书法图片11张。为鲜于枢42岁时所书。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六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七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八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九

鲜于枢的书法成就,主要在于行草。草书学怀素并能自出新意。他的执笔方法很有特点,使用独特的回腕法;喜欢用狼毫,写字强调骨力。的确,他的行草书骨力劲健,真力饱满。行笔潇洒自然。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十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草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十一

释文: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八月深秋,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居然忍心在我眼前做出偷窃的事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喊得唇焦口燥也没有用,只好回来,拄着拐杖感叹自己的不幸和世态悲凉。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胡蹬乱踢,把被里蹬破了。因为屋顶漏雨,床头都没有一点干的地方,像线条一样的雨点下个没完。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高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被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麻征君透光古镜歌》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楷《麻征君透光古镜歌》纸本,30.5 x 19.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大字行楷,剪装成册,此册为破行剪装成册,从鉴藏印来看,改装当在入清内府以前梁清标所为,原装饬形式已无法知道。

《麻征君透光古镜歌》结构近方形,字距和行距由于是裁别而成,以无法窥见原貌,从痕迹看,原来可能是四字一行。字体按字之笔画多少与固有形态,略有大小,总体上大小均匀,笔画粗细变化不大,字体结构从晋唐楷书来。

他似乎不经意于每一笔画的精美,而着力于每个字的整体气势与形象的创造。苏轼曾说过:“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此幅大字称得上“结密无间”,而且越往后写的越好,运笔着墨均达到完美的程度。总体看,此幅大字体势规整,气势恢弘,是鲜于氏大楷书的典型之作。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御史箴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元代鲜于枢行楷书法长卷欣赏《御史箴卷》纸本,50.1x409.6厘米。大德三年(1299)作,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此卷运笔沉雄朴茂,不事雕琢,而风华自在。卷后有赵孟頫跋曰:“伯机书,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

全篇从结字到用笔,呈现出浓厚的赵氏书风,结体疏朗,笔势雄健,颇显苍率劲健之美,在雄浑和大气磅礴的气势上,比之赵孟頫有过之而无不及。鲜于枢生性耿介意气雄豪,大字正可充分展示其骨力的劲挺和气势的雄伟。所以,所以鲜于枢的书法大字优于小字,而且是愈大愈佳。是以赵孟頫称《御史箴》笔笔皆有古法,足为至宝, 这也是对鲜于枢书法艺术最具分量的赞颂。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五绝诗》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元 鲜于枢《五绝诗》页,纸本,行书,纵34.3cm,横35.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我爱陶彭泽,无钱对菊花。而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困学。本幅署款:“困学”。钤“虎林隐吏”印。

主要鉴藏印有明代沐昂“黔宁王子子孙孙永保之”印,现代“张珩私印”等。

此页书唐代杜甫《复愁》十二首之十一(文字与通行版本略有不同)。结字开张,行笔遒劲,尺幅虽小,却足以代表鲜于氏英伟豪迈、痛快淋漓的书法风格。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十咏图》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跋张先《十咏图》,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神龙兰亭序》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跋《神龙兰亭序》,楷书,纵24.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先茔帖》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先茔帖》(《致白珽札》),手札,纸本。

释文:先茔围墙急用四兽像,欲求寺院砌地厚大方縥五枚。宗师或有之,不知湛渊子可以下一转语否?檀波罗蜜亦当行所当为事,必不吝也。呵呵。枢顿首。湛渊路教翰学先生。八月廿六日。

白謕(1243-1328),字廷玉,号湛渊,钱塘人。曾官婺州路、兰溪州判官。擅长诗文。

伯机书健拔跌荡气宇轩昂,赵孟俯甚重之,每以二纸易其一书。然二人皆元时一代巨擘,而赵氏的谦逊敦厚,尤可为学者师表。性情刻薄,胸不容人,笔底必落小家路数。此札前三行严正朴茂,书与情合,此后渐趋率放,畅达中有沉郁之致,是神韵功力兼长的佳作。

著录: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十七(作《檀波罗密帖》)。清·顾复:《平生壮观》卷四。清·谢希曾:《契孽堂书画录》卷一,《元名贤真迹》册之一。清·端方:《壬寅销夏录》第八册,《元贤词翰》册之一。《宋元墨宝》第一集,有正书局影印。《宋元明清书法丛刊》,第二卷,第72页,二玄社,东京。黄君实:《宋元明清四朝翰墨》第二卷,第72-73页,二玄社,东京,1996年。《徐邦达集》(五)《古书画过眼要录·元明清书法(壹)》212页,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出版。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张彦享行状稿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张彦享行状稿卷》,纸本,行书。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纸本,纵48.6厘米,横533.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行句系自“夫前呵从者塞途”起(据《韩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劲、风骨棱棱”之评。卷后明王稚登、宋珏,近代狄平子书跋。明赵宦光、清缪日藻、曾燠及狄平子递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晚秋杂兴诗帖》赏析

鲜于枢《晚秋杂兴诗帖》,纸本,行书,纵33.6cm,横(一)40.6cm,(二)41.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释文: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枢拜呈。薄宦常爲客,虚名不救贫。又看新过雁,仍是未归人。茅屋空谁补?柴车晚自巾。青云有知己,潦倒若爲亲。沈静莓苔合,门闲落叶深。炎方秋尚暑,水国尽多阴。寓意时观画,怡情偶听琴。起予赖诗友,爲尔动微吟。身共宾鸿远,心同野鹤孤。稚易荆瑢W稼任兄愚。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年须问藜藿,兴不在蒪鲈。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本幅首署:“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枢拜呈。”藏印有“长垣王氏珍玩”、“宋荦审定”。《石渠宝笈初编》卷一О著录。这是鲜于枢为和仇远诗而作并书的三首五言律诗,17行,诗中充满浓郁的思乡之情。从“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一句可知作者此时正身处江浙一带。此帖书法俊爽劲健,略显苍疏,是鲜氏中晚年众多作品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件。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诗赞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诗赞卷》,纸本,上海博物馆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杜甫魏将军歌》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杜甫魏将军歌》之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杜甫魏将军歌》之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杜甫魏将军歌》之三

鲜于枢《杜甫魏将军歌》,草书。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论草书帖》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论草书帖》,草书。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王安石杂诗卷》高50厘米,长1025厘米,书王安石杂讨诗四首:《题侍书蒸公楚江秋晓图》、《招约之职并示正甫书记》、《示元度》、《奉酬约之见招》。辽宁博物馆藏。全卷600余字,书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时鲜于枢36岁,正值书艺旺盛时期,故书气恢宏,骨力劲健,圆转流畅,表现了鲜于枢极深的书法功力。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之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之二

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纵49.1厘米,横795.5厘米。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之三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之四

《进学解》原文是唐代韩愈的著名文章。此卷是鲜于枢用行书、草书所写,其全文,共一○八行,每行二-十字不等。前半部以行书为主,后半部以草书为主,潇洒自然,一气呵成,刚柔顿挫,节奏分明。如水墨画高低远近,起伏多变。是鲜于枢作品中的一件精品。钤有"鲜于枢伯几父"白文印;"渔阳"、"虎林隐吏"朱文印。后续一纸,有元朝刘致、班惟志二跋。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之五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愈进学解卷》之六

刘致(1280-1334),字时中,号逋斋,山西人。此段跋语风格属赵孟钜幌担晕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杜工部行次昭陵诗卷》 纸本,行书,纵32cm,横34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旧俗疲庸主,群雄问独夫。讥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无属尊尧典,神功协禹谟。风云随绝足,日月继高衢。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指挥安率土,荡涤抚洪炉。壮士悲陵邑,幽人拜鼎湖。玉衣晨自举,铁马汗长趋。松柏瞻虚殿,尘沙立冥途。寂寞开国日,流恨满山隅。右工部行次昭陵诗,困学民书。

末识:“右工部行次昭陵诗,困学民书。”钤“鲜于”、“白几印章”、“箕子之裔”、“虎林隐吏”、“中山后人”印五方。卷末有王祎、宋濂二跋。鉴藏印记有清乾隆、嘉庆、宣统诸玺及梁清标、宋濂、王祎等印多方。

明顾复《平生壮观》卷四,清《石渠宝笈初编》卷三一,《故宫已佚书画目》著录。

这是鲜于枢以行书大字录写的杜甫五言《行次昭陵诗》。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歌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内容大都与当时的朝政有关,此首诗亦充满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此帖结体疏朗,笔势雄浑,与鲜于枢个人性情正相吻合。如柳贯所评:“公毅然美大夫,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挥毫结字,奇态横生,势有不可遏者。”此卷是鲜于枢大字行书的代表作品。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行草诗赞卷》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草诗赞卷》,为墨迹本。大德六年(1302)作。整卷七十一行,每行两字至四字不等。前书《雪庵像赞》(雪庵即释溥光)诗,后书《吸月杯赞》。像赞诗首缺“幽”“流”“求”“讴”、“球”“牛”六韵。卷后有陆居仁次韵二章,书法亦甚可观。此卷现藏上海博物馆,香港书谱社曾有影印本面世。

此卷书法骨力劲健,真力饱满,气势雄伟跌宕,笔势纵横而又坚实,气势雄魄又不失规矩。他在书写时往往注意细节的处理,诸如整篇布局疏密讲究,飞白运用巧妙以及对锋颖及牵丝映带的巧妙安排等。在书写时给人以不疾不徐、雍容不迫的大方自然的感觉。都是显现出其作为元代一流书家的本色。这幅《行书诗赞卷》虽然起首部分缺失,仍不失为鲜于枢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为研究鲜于枢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三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四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五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行句系自"夫前呵从者塞途"起(据《韩昌黎集》),其前尚缺一百零八字。有"清森峭劲、风骨棱棱"之评。

卷后明王稚登、宋珏,近代狄平子书跋。明赵宦光、清缪日藻、曾燠及狄平子递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六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七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八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九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三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四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五

释文: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擢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徒,足将进而趦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吾生以徜徉。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六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七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八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十九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韩昌黎送李愿归盘谷序》之二十

右韩文公《送李愿归盘谷序》,大德庚子,枢以事至东昌,吉甫兄适任总判,遗其子袖此纸徵书。寄寓村舍,文房之具不备。人有千金应科笔相借者,皆南人讬名伪作,一入墨锋便散,凡四五易竟此卷,然皆不成书,仅兑违命之责尔。拙恶之讥,所不敢辞。困学民鲜于枢记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论书帖》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元 鲜于枢 《论书帖》之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元 鲜于枢 《论书帖》之二

元 鲜于枢 《论书帖》 草书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杨凝式夏热贴》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元代鲜于枢跋《杨凝式夏热贴》,大德五年七月鲜于枢信笔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右杨景度行书。山谷有云:“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凤子,下笔便到乌丝阑。”为前辈推重如此,王钦若在祥符天贶节,尚有暇及此耶?此帖绝无发凤动气处,尤可宝也。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归去来辞》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元代鲜于枢行草书法手卷欣赏《归去来辞》,大德庚子年鲜于伯机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书法欣赏《论草书帖》之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书法欣赏《论草书帖》之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书法欣赏《论草书帖》之三

鲜于枢书法欣赏《论草书帖》高清书法图片3张。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楷《跋颜真卿祭侄文稿》之一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楷《跋颜真卿祭侄文稿》之二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楷《跋颜真卿祭侄文稿》之三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行楷《跋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四

元代鲜于枢行楷书欣赏《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丙戌(1286年)六月鲜于枢记,戊子(1288年)十月九日鲜于枢拜手书...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于枢册页《醉时歌等唐人诗十二首》

原文:《醉时歌》(杜甫)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

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

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

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清夜沉沉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

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

不须闻此意惨怆,生前相遇且衔杯!

(录储光羲《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

朝来仙阁听弦歌,暝入花亭见绮罗。

池边命酒怜风月,浦口还船惜芰荷。

(……)

花潭竹屿傍幽蹊,画楫浮空入夜溪。

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

(录储光羲《寄孙山人》)

新林二月孤舟还,水满清江花满山。

借问故园隐君子,时时来往住人间。

(王昌龄《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却恨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王昌龄 《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 《重别李评事》)

莫道清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

(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

秋草黄花覆古阡,隔林遥见起人烟。

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怜君一见一悲歌,岁岁无如老去何。

白屋渐看秋草没,青云莫道故人多。

(刘长卿《寄别朱拾遗》)

天书远召沧浪客,几度临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骑发金陵。

(刘长卿《昭阳曲》)

昨夜承恩宿未央,罗衣犹带御烟香。

芙蓉帐小云屏暗,杨柳风多水殿凉。

(高适《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唐人水帘洞诗》赏析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鲜于枢《唐人水帘洞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鲜于枢早岁学书法,未能如古人,偶于野外看见二人挽车泥淖中,顿有所悟。他写字时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鲜于枢兼长楷书、行、草书,尤以草书为最。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着有《困学斋集》。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二杰”,但其影响略逊于赵孟頫。

元朝时期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二十九幅经典书法名帖赏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