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奶牛数量为何上不去?专家任文俊强势发声:短视的快速发展不可取

奶牛数量为何上不去?专家任文俊强势发声:短视的快速发展不可取

作者|任文俊〔河北省肉牛协会副会长、河北奶协专家组专家〕

编辑|李寒江〔华夏影响力新媒体、南方影响力新媒体总编辑〕

近段时间走访了很多牧场,大多数牧场都奋战在一线的青贮储备工作,有的青贮储备已接近尾声。值得欣喜的是,很多牧场主反映今年的青贮质量又有所提升,这是好事,因为付出就会有回报,做好了奶牛一年的口粮,全年的粗饲料不用愁。

然而,2019年的热应激虽然已经悄悄过去,各牧场产量和牛奶指标影响不是很大,但“秋后算账”依然给不少牧场带来损失,乳房炎、蹄病、产后和犊牛的系列问题纷纷出现在了很多牧场的秋后时节,这些老调重谈的话题始终是牧场绕不开的重点,给牧场敲响了警钟。如何做好有效预防还要继续努力,而大健康下的氧化应激造成的各类问题也成了牧场提升管理的重点,从奶牛的健康长寿到高产,牧场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如何走,有哪些关键性问题要注意,我们一起从健康角度探讨一下。

奶牛数量为何上不去?专家任文俊强势发声:短视的快速发展不可取

【困扰之一】牧场普遍存在着奶牛健康问题,导致奶牛繁育不力

不管是西部的宁夏,还是中南部的江苏、安徽,不少牧场仍在水深火热之中,尤其是新产牛死淘率的居高不下和繁育不力造成的存栏增幅缓慢,甚至不少牧场在倒退。因而我们看到了一些牧场的牛群数量在减少,有人把原因归结到所谓的“环保”压力上。真的是这样吗?

通过与数十个牧场的交流沟通,有些问题还是不辨不清。其实,我和刁春文老师一直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大健康”下的奶牛饲养,即没有健康的牛才是最可怕的。牛不健康,当然无法正常繁育,这也就成了某些激素使用的必然。相比以色列,他们的牧场利用激素来繁殖的牛群不足10%,而我们的牧场中激素却成为繁殖必需品,毕竟这些激素始终是影响牛奶质量的潜在威胁。

新产牛的高淘汰率不止出现在中小牧场,很多高端牧场,甚至是养牛很优秀的牧场集群,好像也没有提供出更多的奶牛后备力量。如果按15%的存栏增长计算,这些优秀牧场的存栏这十多年应该增长了多少?然而牛都去哪儿了?后备牛补充不足,或许因为前几年的奶价低,后备牛饲养费用太高或后备牛质量低劣,我们因此也使用了大量的各种进口优秀冻精,但由此产生的效果也不敢苟同。

天津奶业大会期间得知,澳大利亚一个300多头的牧场三年来就向中国提供了100头牛,这个数量我们好像能做到的不多,可在澳洲、新西兰和欧洲国家都很常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差距呢?也许就两个字——健康。

奶牛数量为何上不去?专家任文俊强势发声:短视的快速发展不可取

【困扰之二】很多疾病的产生,不是天灾,而是人为因素导致

哪些问题让牛群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新产牛淘汰的原因无非是产后疾病和奶量少,但是我们要强调,除了传染病,人类给它们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问题。有些问题的产生,则成了某些药品添加剂使用的必须,于是五花八门的各种“神药”添加剂应牧场需要而生。也许这些添加剂解决了很多问题,甚至带动了行业发展,但这些科技产品并没有改善总体健康状况,牛群数量还是在减少。

经过探讨,虽然有其它因素,但某些错误的饲养观念和不科学的饲养方式,仍是奶牛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了牧场管理出现了问题。

比如,由牛群引进带来的健康问题。西部某地的牧场群高度集中,牛群来自五湖四海,包括从国内很多中小牧场的收购。他们引进牛群的同时,也把不少疾病随之引入,于是这些牛生活在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中,而因管理不力导致的一些较弱牛只就成为了首当其冲的被淘汰者。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部,所有不停购买补充牛群的牧场都存在这个问题,因而也导致了现在国内奶牛价格“飞天”,好牛无处可买。

还比如,不科学的饲养品种带来的健康问题。某牧场在东北地区饲养抗热应激能力强的娟姗牛,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皮薄毛短的娟姗牛不得不承受高寒的煎熬,于是高死淘不可避免。

再比如,干奶围产管理带来的健康问题。一是奶牛过胖,干奶时很多牛群体况评分达到了3.5分以上,又缺乏运动,于是难产、酮病等产后一系列问题出现,导致淘汰,这难道仅仅靠几个过瘤胃产品就能解决?结果就是自己牧场的牛群还在继续减少,单产没有因新产牛增加而提高。所以干奶前包括后备牛产前60天的营养很重要,尤其是体况和产前的适当运动。二是干奶时减肥,这种方法更不可取,干奶是修复瘤胃和乳腺、补充激素和抗体的时候,减肥减料导致新产牛的产后免疫力低,产中和产后出现问题的概率更高。

其实,当前的最大问题是牧场之间互相攀比,不一样的牛群、不一样的环境就需要不一样的管理,非要去模仿别人做法,追求高产的“光环”,这就是管理思路的问题。奶牛的健康就是瘤胃的健康,于是由瘤胃酸中毒导致的肢蹄病,因瘤胃健康问题引发的营养流失缺乏,进而引发奶牛发情不良等诸多问题,让兽医有了救不完、扑不灭的火,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如何能有个好的繁育结果?

奶牛数量为何上不去?专家任文俊强势发声:短视的快速发展不可取

【困扰之三】从深层原因看,牧场不应盲目追随高产,要制定自己的健康发展战略

一路走来,我国很多牧场尤其是中小牧场的发展,真的还需要好的引导,健康才是发展的基础,有了好的发展基础才有更高的进步空间,才能得到高产和长寿,才能有条件的主动选择性淘汰。盲目、不切实际地追随模仿,依然会把很多牧场带进误区,而不少误区是很难让牧场翻身的。所以希望大家也能科学地、从长远地考虑牧场的发展,尤其中小牧场。

家庭牧场应该是奶牛养殖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地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发展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养牛事业应该有一个长期战略,而不是短视的快速发展!

作者任文俊个人简介——

1991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总畜牧师,从事养殖技术及牧场管理29年,曾在福建长富集团,内蒙古伊利及蒙牛富源牧业牧场从事牧场管理职务,现任中刍联众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北省肉牛协会副会长,河北畜牧业协会副理事,河北奶协专家组专家。先后走访培训全国各地牧场上千个,专业从事牧场评估和咨询服务,在专业杂志发表近148篇实用型管理技术文章,喜欢结交天下所有牛人,共讨牧场提升技术经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