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作者:南方都市报
来源:光明融媒

深圳各区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

光明区前三季度GDP增长14.3%

增速排名全市第二

除了经济数据

光明这几组数据也值得关注

一起去发现不一样的光明

今年5月发布的《深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光明区常住人口为109.53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8.09万人相比,增加61.44万人,增长127.75%,年均增长率为8.58%,是全市人口增长较快的区之一。

日前,光明区还通过大数据搭建人口热力图系统,发布了二季度《光明区人口流动分析报告》。二季度光明区常住人口月均约178.8万,居住人口和工作人口比例大致为3:2。

大数据会说话

叠加经济、人口、流动等因素

可以从多重维度交叉印证一件事

人口集聚加速

人气变旺了

夜幕降临,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开始流光溢彩,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在这里上演;附近的地铁6号线凤凰城站,凤凰展翅的造型熠熠生辉,赶着回家的人匆匆上下地铁。

十年间,这里变了样——城市变美了,功能变强了,人气变旺了。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光明区人口总量在全市的比重由2010年的4.61%上升到2020年的6.24%,上升了1.63个百分点,比重上升速度居于全市前二。

在人口增加的绝对值方面,光明是全市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区之一,人口数增长了614382人,增长比例高达127.75%,增长率全市第一。

全区常住人口中流动人口达95.22万人,比2010年增加52.21万人,年均增长8.27%。

基于移动通信位置大数据的《光明区流动人口分析报告》通过“解剖麻雀”,再次证明了这种人口集聚和流动。

2021年第二季度,光明区总到访人口月均约1172.4万,常住人口月均约178.7万,非常住人口月均约993.7万。

其中居住人口月均约151.1万,工作人口月均约103.8万(居住人口和工作人口存在重叠),居住人口和工作人口比例大致为3:2。

看得出来,随着光明区从功能区变为行政区,以及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战略定位的确立,光明区产业发展加速,生活配套日益完善,城市魅力开始凸显,区域吸引力上升,人口聚集效应显著,工作、居住人口都快速增长。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除了人口数量的增长,光明的人口红利优势也十分突出。

光明区常住人口中

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占比以83.48%居于全市最高,比全市高出3.95个百分点;

0—14岁人口占比13.09%,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3.43%,均处于全市最低。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93%,大大低于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7%。

光明区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明显的“两头低,中间高”趋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还显示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光明区由2010年的9.50年提高至2020年的10.71年,增速达12.74%,位居全市首位,人口受教育年限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光明,人口红利正上升为人才红利。

经济快速发展

动能变强了

人口集聚加速的背后,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活力。

2018年4月,深圳在光明区布局光明科学城,为深圳积蓄再出发的源头创新动能。此后,光明科学城的战略地位一路上升。

到现在,光明科学城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已具雏形,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端科研机构平台纷至沓来,集聚起聪明的头脑,激荡起一阵又一阵创新前行的浪花。合成生物产业等领域已率先突破,探索了一条“科研—转换—产业”的科技成果“沿途下蛋”高效转化道路。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这种激荡的活力已经开始体现在“成绩单”上,根据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前三季度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3%,两年平均增长9.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亿元,同比下降3.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24.73亿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83.61亿元,同比增长9.5%。

1—9月,光明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增速比全市平均增速高出10.5个百分点。

2020年新增入库292家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9%。

如果把时间轴拉得更长一点,可以看到这种发展态势是呈加速度的。

根据2020年6月发布的《光明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8年末,光明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9158个,与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增长227.7%;产业活动单位30736个,增长218.8%;个体经营户26869个。

光明科学城“金字招牌”下,资金、技术、产业选择落地光明区,目前,光明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1486家,预计2021年底将超1600家。

高质量高颜值建设

城市更宜居

光明人口的大幅增长不仅因产业发展带来就业需求,也带来居住需求。

光明区是深圳的人才保障房最大供给区和建设区,推出了人才优先、科学家优先的住房保障机制,至今已累计筹集建设公共住房34620套,已建成人才保障房1.6万余套。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长圳保障房项目

教育方面,3年来,光明区新、改扩建学校(高中、中小学)21所。2021年,提供学前教育学位约3.5万个,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约9.4万个、高中学位约1.3万个。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医疗方面,去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工程开工,该项目紧邻光明科学城,规划床位3200张,加上一期的800张床位,医院设计总规模为4000张病床,是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医院。落户光明区的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项目总床位3000张,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医院建设项目。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继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去年启用后,光明区又布局十大文体设施,掀起一轮高端文体设施建设高潮,加快打造深圳北部文化艺术高地。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随着公园之区建设,260个公园把光明打造成颜值担当,虹桥公园、左岸科技公园、光明小镇、大顶岭绿道三桥等一批公园成网红打卡地。光明区凭借其独有的生态优势,成为深圳乃至周边城市的重要休闲目的地。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人口增加带来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今年1—9月,光明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4.85亿元,同比增长18.0%,较全市平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

人口、需求急剧增长的态势,成为光明区不断加大力度完善城市功能的动力。

光明区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强化光明中心区引领功能,加强中心区商业、居住等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统筹增加布局特色科学服务设施,为科学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深圳北部中心布局

吸引力渐显

光明科学城的落户,让光明区的战略地位极大提升,光明区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拉动板块。

基于移动通信的大数据显示

第二季度,一次性访客、经常性访客、出差访客、短期工访客等非常住人口月约993.7万。这其中,商圈、景点、交通节点是人口流量的主要贡献者。

而从就业和商圈、景点、交通节点的人口流入大数据显示,来自光明区外的流量占比达二成至四成。

就业方面,光明区工作人口有四分之三来自光明区外的邻近兄弟区,即约有77.7万区外人口来到光明工作。来自东莞黄江、大岭山、塘厦等市外地区的占比约16.25%。

商圈方面,以大仟里商圈访客为例,客流来源中,市内占比约74%、市外占比约26%。市内客流来源中,来自光明区本地的占比约65%。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光明区的重点旅游景点月均到访人数69.9万。以虹桥公园客流来源中,市内占比约74.7%、市外占比约25.3%。市内客流来源中,来自光明区之外的占比约达41.7%。

城市一体化需要畅达的交通网络支撑。数据显示,光明区的重点交通节点月均总到访人数为32.9万。随着地铁6号线的开通,赣深高铁年底通车后光明城高铁站纳入京九高铁大动脉,光明区交通内外通达能力将大为提升。光明大街、公明广场等地铁站和光明高铁站成为具有一定枢纽作用的交通节点。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未来,光明区还将继续打造战略通道,推动深莞增城际、深广中轴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构建大湾区“1小时通勤圈”;建成轨道6号线支线、6号线支线南延段、13号线北延段,到2025年,投入运营轨道线路达到3条,远期运营轨道线路达7条。

前三季度GDP增长14.3%!数说你不知道的光明……

当前的深圳已经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入,作为深圳年轻的行政区,光明区开足马力,争做代表深圳参与未来科技竞争的第一艘“冲锋舟”,深圳北部中心“引力效应”初显,一个包容开放、充满活力的光明正在崛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