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尤三姐是个绝色女子,柳湘莲为啥不要她?宝琴胜在哪里?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自古红颜多薄命,淑女从来多抱怨,娇妻自古便含酸,越是绝色的美人,越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只是《红楼梦》作者笔下的“绝色”二字,却别有深意。
《红楼梦》故事里,妹妹尤三姐和姐姐尤二姐都长得极其标致,所以,当贾宝玉听说贾琏要为柳湘莲做媒,让冷二郎娶尤三姐的时候,便为他道喜,只是对于尤三姐的多情,柳湘莲甚至不解。要跟好朋友贾宝玉打听个究竟。
湘莲就将路上所有之事一概告诉宝玉,宝玉笑道:“大喜,大喜!难得这个标致人,果然是个古今绝色,堪配你之为人。”湘莲道:“既是这样,他那里少了人物,如何只想到我。况且我又素日不甚和他厚,也关切不至此。路上工夫忙忙的就那样再三要来定,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来,后悔不该留下这剑作定。所以后来想起你来,可以细细问个底里才好。”
柳湘莲这句话说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女人天生就该矜持一些,虽然也该有勇敢的时候,但是,倒追的事情,千万别做,若是男人不先钟意你,认识不到你的价值所在,那么,你的命运,多半是悲剧。
然而,不得不说,柳湘莲这个举动,实在是不妥当,贾宝玉和贾琏听说他后悔之意,都觉得他不厚道。
宝玉道:“你原是个精细人,如何既许了定礼又疑惑起来?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的,如今既得了个绝色便罢了,何必再疑?”湘莲道:“你既不知他娶,如何又知是绝色?”
那么,贾宝玉口中的尤三姐是一个绝色女子,和柳湘莲所说的绝色,真的是一个意思吗?长得标致、尤物,和绝色是一回事吗?为啥柳湘莲听了贾宝玉说了尤三姐来历,就要悔婚呢?
宝玉道:“他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湘莲听了,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
原来,柳湘莲对东府很有看法,认为宁国府太脏太乱,宁国府的人,都是不干净的。
那么,问题了吧:柳湘莲不是说了只要一个绝色的女子吗?为啥这会儿又嫌弃尤三姐不干净了呢?
原来,《红楼梦》作者是以美人写忠义,以莲花写气节,柳湘莲这个莲,亦是“根并荷花一茎香”之莲科,从贾宝玉这个绛洞花王、诸艳之冠起,书中所有的二爷人物,本质上都是正邪两赋的女子属性。“绝色”二字,写的是圣主贤臣,而非皮囊的标致。
于是,柳湘莲跑到贾琏跟前,一心要回自己的鸳鸯剑,又说自己的姑母已经给自己定了亲。
吃茶之间,湘莲便说:“客中偶然忙促,谁知家姑母于四月间订了弟妇,使弟无言可回。若从了老兄背了姑母,似非合理。若系金帛之订,弟不敢索取,但此剑系祖父所遗,请仍赐回为幸。”贾琏听了,便不自在,还说:“定者,定也。原怕反悔所以为定。岂有婚姻之事,出入随意的?还要斟酌。”湘莲笑道:“虽如此说,弟愿领责领罚,然此事断不敢从命。”
要知道,尤三姐的姐姐尤氏长得远不如两个妹妹,却可以当上贾府的族长夫人,柳湘莲宁愿得罪贾琏,得罪贾府这样的侯门公府,也要拒婚,可知他的坚决。
那么,柳湘莲所说的姑母定亲之时,可是谎言?其实,也为尽然,薛宝琴许嫁梅翰林,结果却是“不在梅边在柳边”,不过是作者偷梁换柱,写汉林家没了之后,汉人的最终归宿,花尽而后柳。
《红楼梦》故事里,尤三姐自杀之后,柳湘莲后来得了一个绝色的女子,便是薛宝琴,宝琴的《梅花观怀古》写的就是自己的归宿,她最后嫁给了柳湘莲。
《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那么,柳湘莲既然看不上尤三姐,为何最后却娶了宝琴呢?是因为薛宝琴长得比尤三姐更加好看吗?宝琴胜在哪里?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毋庸置疑,宝琴确实是个美人,她比薛宝钗长得好看,是所有人公认的事情。有意思的是,贾母看重宝琴,重点却提那就红色衣裳,又提宝琴的人品,穿红的代表女儿一样的人品,代表忠义,这是《红楼梦》作者一惯的写作小怪癖。笔者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宝琴姓薛,是写九州作古,并非写其薛家商人属性。
偏生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以为是女孩儿,却是拿了妙玉梅花送众人的宝玉。作者以梅格写女儿,又说宝玉是女儿一样的人品,偏生又把“潇湘妃子”的“湘”,和那“根并荷花一茎香”的“莲”,用于柳湘莲身上,可知柳湘莲亦是宝玉的第三世,如同宝琴是黛玉的第三世,对应这首史鉴上无考的《梅花观怀古》。
《红楼梦》故事里,柳湘莲惧祸走他乡,避的是薛家之祸,水国之祸,亦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雪国之祸,宝琴便是那白雪中唯一的一抹红,九州之意唯一的春色。柳湘莲与宝琴,一个走他乡,一个是外国美人,仇十洲这个名字,写的是“他乡作了故乡”,梅花依旧绽放。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