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晋南北朝人物和故事连载(50)-石勒

石勒(公元274年~333年),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省武乡县)人 ,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

石勒的祖先是匈奴旁支羌渠部落的后裔,祖父名叫耶奕于,父亲周曷朱(字乞翼加),都曾为部落小头目。石勒小名匐勒,少年时石勒在洛阳做过小商贩,长大后代替父亲监督治理所属胡人,因为石勒很有能力所以他管理的胡人都信任石勒。公元302年并州发生饥荒,社会动荡不安,石勒被东嬴公司马腾的手下当奴隶被贩卖到山东,好在时间不长就恢复了自由之身。

公元304年,八王之乱的烽火在中原大地四处燃起,百姓流离失所,流民四处起义,成为强盗的石勒也渐渐壮大,后来司马颖原来的将领公师藩在赵魏起兵,石勒率领自己的人马投奔了公师藩,并正式改名为石勒。之后石勒跟随公师藩在邺城附近流窜,直到公元306年公师藩败给苟晞,公师藩战死,于是石勒投奔了汲桑的队伍,因为石勒屡立战功,被汲桑封为扫虏将军,但是时间不长汲桑的队伍又被苟晞击溃,石勒便收拾了残兵败将投奔了建立汉国的刘渊,由于石勒帮助刘渊收服了乌丸人伏利度及其部众,很快得到了刘渊的赏识和器重。公元308年,刘渊派遣抚军将军刘聪等十名将军向南占据太行,派辅汉将军石勒等十名将军向东到赵、魏地区。很快石勒攻陷壶关和邺城,斩杀冀州西部都尉冯冲,于是刘渊授予石勒安东大将军、开府,设置左右长史、司马。

石勒就这样一步步发展壮大了起来,当兵众慢慢多起来的时候,石勒专门设置了君子营(读书人、名人贤士专设一营),用张宾为谋士,以刁膺、张敬作为得力助手 ,帐下有支雄、呼延谟、王阳、桃豹、逯明、吴豫这些猛将,石勒还注重吸收并州北山诸县胡人、羯人归附自己,有了充足的兵卒、谋士和武将,石勒开始了扩张,公元310年,匈奴汉帝刘渊死,刘聪称帝,加封石勒为征东大将军、并州刺史、汲郡公。之后石勒的游击战让他的军势更加盛大,不但挫败晋朝精锐,而且和王弥、刘曜一起攻破洛阳。公元312年石勒在蒙城(今安徽亳州蒙城县)击败苟晞,并收服为自己的左司马,而后又利用饮宴杀死王弥,收服了其兵众,刘聪于是任命石勒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并、幽二州诸军事、领并州刺史,持节、征讨都督、校尉、开府、幽州牧。

公元313年,石勒破邺城段氏归附。公元314年,石勒利用王浚和刘琨的积怨,写信并送人质给刘琨请和,并趁此机会消灭了王浚,石勒回到襄国(今河北邢台)后将王浚首级送给刘聪,刘聪于是任命石勒为大都督、督陕东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单于,并增封二郡。公元315年加封石勒陕东伯,石勒长子石兴为上党国世子。公元316年,石勒击败刘琨,拿下并州,刘琨被迫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公元318年,刘聪患病死,太子刘粲继位后不久便被靳准所杀,靳准自称汉天王。石勒于是亲率五万兵讨伐靳准,同时刘曜也北上讨伐靳准,并于赤壁即位为帝,任命石勒为大司马、大将军,加九锡,增封十郡,进爵为赵公。随后,石勒进攻首都平阳,各族共十多万人向石勒投降,石勒拿下平阳城后焚毁平阳宫室,留兵戍守后返回襄国。公元319年,刘曜授石勒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但刘曜听信谗言截杀了石勒的使团,主使的死亡让石勒与刘曜结下了仇怨,当年石勒自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赵王,于襄国即赵王位,正式建立后赵。

公元318年,段匹磾杀死刘琨,令大批胡人和汉人投奔段末柸和石勒,而自己的实力大减,在段末柸的帮助下,石勒派石虎和孔苌进攻段匹磾,并在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县)擒获段文鸯和段匹磾。公元322年,石勒因祖逖已死而再度南侵东晋,接替祖逖的祖约不能抵抗,南退至寿春,石勒于是留兵驻屯豫州,豫州进入后赵的势力范围,同时石勒亦派兵侵扰徐、兖二州,东晋驻守当地的部队都只有南退,公元323年,石勒派石虎攻灭一直割据青州的曹嶷,占有青州。公元324年开始,后赵开始攻打前赵,前赵不敌,后赵拥有司、豫、徐、兖四州之地。公元328年,后赵与前赵在成皋(今河南荥阳)展开决战,前赵刘曜因为轻视石勒造成兵败,被石勒生擒,留守长安的前赵太子刘熙弃长安而逃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关中大乱,后赵随即拿下长安,前赵刘胤率大军反攻长安时被石虎击败,前赵一众王公大臣都被石虎所抓,同年石勒杀刘曜,前赵亡。公元327年石勒派石虎击败代王拓跋纥那,至此后赵除前凉、段部鲜卑的辽西国及慕容鲜卑的辽东国三个政权外几乎占领整个中国北方。

公元330年,石勒称大赵天王,九月石勒正式称帝,立子石弘为皇太子。公元333年石勒患病,石虎入侍矫诏不许亲戚大臣见石勒、命执掌兵权的秦王石宏及彭城王石堪回到襄国并设计杀死,同年八月石勒逝世,享年六十岁,葬于高平陵。

石勒的典故

黄瓜由来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石勒在襄国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就颁布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斩。有一天,石勒召见官员时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问道:“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走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追究。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可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作黄瓜。

鹿死谁手

石勒宴请高句丽和宇文屋孤的使者,酒兴正浓时对徐光说:“我相当于自古以来开创基业的哪一类君主?”徐光回答:“陛下的神明威武宏谋大略胜于汉高祖刘邦,才略卓荦绝伦超过魏武帝曹操,自三王以来没有人可相比,可以说仅次于黄帝!”石勒笑着说:“人怎能没有自知之明,你的话不是太过分了吗?我如遇到汉高祖,必当北面事奉他,与韩信、彭越并肩齐驱而争为人先。倘若遇到光武帝刘秀,当共同驰骋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要光明磊落,如日月光明,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欺侮孤儿寡妇,以狐媚来夺取天下。我应当处在二刘之间而已,哪能与黄帝相比呢!”群臣都顿首齐称万岁,鹿死谁手这个典故流传了下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