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0年照顾村中100多位留守老人,她说她很累,却放不下这副担子

作者:古月说历史

安香淑是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旺鲜村的村支部书记。一个相貌平平的朝鲜族农村妇女。

在她24岁的时候,被村里乡亲们选为了村妇女主任。大家之所以选她,是因为她善良质朴又敬老爱小。

在安香淑嫁到旺鲜村之前,她丈夫的家境就十分不好:上面二老卧病在床,丈夫的兄弟留下三个孩子急需抚养。可以说这事儿要是搁在一般人身上,是不会愿意嫁过来的。

但是安香淑不同,她不仅嫁过来了,还毅然接过照顾公婆、抚养侄儿的重担。尽心服侍照料,直到送走二位老人,并把孩子拉扯长大。

30年照顾村中100多位留守老人,她说她很累,却放不下这副担子

治病欠下巨款

在安香淑看来,再困难的处境,也敌不过勤劳的双手。可上天就爱给最善良的人以最严酷的考验。

1989年,安香淑的丈夫被查出患有严重肝病,开始了为期三年的长期住院治疗,三年的治疗花光了安香淑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21万元巨款。

那段时间,安香淑往返于医院和村里,既要为昂贵的医疗费发愁,又要为眼前的生计奔波,可谓身心俱疲。所幸村里同样善良的乡亲们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仅筹钱出物,还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替她干地里的农活。

正是乡亲们这些温暖人心的举动,让安香淑挺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时光。多年后,当安香淑再次回忆起当时情景时,仍旧难掩心中的感激之情,声音微颤,眼中泪光闪动。

或许正是这些温暖的双手,为安香淑后来三十年如一日地照顾留守老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坚韧力量。

出国打工还钱

丈夫的病好之后,给丈夫治病欠下的21万元巨款又成了安香淑的心头病,那可是乡亲们一点儿一点儿筹来的啊!

在那个年头,谁家手里都不宽裕,安香淑不希望这钱欠得太久,所以她毅然决定去韩国打工。当时,村里的年轻人都喜欢出国去韩国打工,因为工资相对来说比较高,而且离家也不算太远。

安香淑当时想的就是快点挣钱、多挣点钱、早点还钱,她要对得起借钱给她的乡亲们的那份信任。别人一个月只挣两三千元,她一个月能挣上万元。对于没有专业技能的安香淑来说,这意味着拼命。

两年之后,安香淑回到了家乡,把欠乡亲们的钱都还上了。然后她选择再次留在村里为乡亲们服务。不久,安香淑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她的善良和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促使她将照顾留守老人当成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无私照料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是很容易发生危险的,特别是在老人病发作高峰期的冬季。为了确保老人们的安全,安香淑决定每天早晚在村里转一转,和那些需要照料的留守老人们打打招呼,说说话。

不过安香淑很快就发现这样子行不通,因为留守老人太多了,如果这样做的话,时间就会不够用,没办法走访到每一位留守老人。于是安香淑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看烟囱有没有冒烟、门前是否有脚印、积雪是否有清扫等办法来判断老人们是否平安。这样一来,她基本可以兼顾到每一位留守老人了。

安香淑说:“(到了时间)烟囱不冒烟我就得赶紧过去,因为可能是留守老人生病了。这里冬天冷,要是不烧炕是会冻死人的。”

村里有两位留守老人叫曾德洙和朴正玉,他们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每次遇到困难,安香淑就能及时赶到他们家里,像是能掐会算似的。后来在闲聊中才知道了安香淑的妙招儿。对她更是赞不绝口。

30年照顾村中100多位留守老人,她说她很累,却放不下这副担子

这还仅仅是确保留守老人是否安全所做的工作,至于日常生活中哪个留守老人家里屋顶漏了啊、哪个留守老人家里没水了啊、哪个留守老人家里没柴火了啊、那个留守老人生病了啊等等,都是安香淑每天要操心的事情。

由于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很多,安香淑照顾老人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再加上身为村支书的日常工作,安香淑每天都是忙前忙后,往往要凌晨一点才能睡觉,而早上五点就得起床。

高强度的工作让安香淑累出了一身毛病,不过她向来是小病小痛不上医院,除非必要也从不离开村子,因为她害怕村里的留守老人临时有困难,没人帮忙。

“这些年,我出门基本上没超过两天。出去时间久了,自己心里也有事放不下。”安香淑如是说。

由于留守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家,但凡有老人生病需要住院的时候,签字的一般都是安香淑。县医院的大夫和护士都时常打趣安香淑:“你到底有多少个爹妈?”

30年照顾村中100多位留守老人,她说她很累,却放不下这副担子

村民朴顺芬老人的丈夫1999年去世,留下她和病重的儿子,还有患病的孙女。安香淑了解情况后,十几年如一日地对朴顺芬家进行照顾,不管是缺钱还是缺物,安香淑都会及时地帮助解决,可以说是逢事必到。

2008年,朴顺芬患重病十多年的儿子突发脑溢血离世,留下一老一小,孤苦伶仃。老人顿失依靠、悲痛欲绝,又没有能力安葬儿子。安香淑知道后,自掏腰包,一手张罗起朴家的丧事。老人看到安香淑为了自己儿子的丧事忙里忙外,一连几天都没有休息好,抱着她泣不成声。安香淑拥着老人说:“别哭,大娘,从今往后,您有什么事就找我,您就把我当闺女,我给你养老送终。”

从此之后,安香淑真的像老人的亲生女儿一样,给老人洗衣做饭,帮老人劈柴拾垛。

2010年洪水期间,安香淑不放心老人自己在家,硬是将老人和她的孙女接到自己家来看护。也就在同年冬天,86岁的朴顺芬老人在安香淑这个“女儿”一个多月的精心护理下安然离世。

30年照顾村中100多位留守老人,她说她很累,却放不下这副担子

安香淑的作为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但也有不被理解受人埋怨的时候。

村里有位郑姓的留守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安香淑发现老人脑出血送到医院时已经不行了,老人去世后,安香淑又张罗村里人帮忙办理了后事。别看老人的子女平时不管不问,等到老人已入土为安了,就开始到处埋怨安香淑,说安香淑没有让医生进行开颅手术挽救老人生命、没等到老人儿女回来再办理后事等等,字字埋怨像刀子一下下地剜着安香淑的心。好在村里人都知道老人实际情况,纷纷数落老人子女不孝,好赖不分。

尽管有时候会遇到白眼狼,安香淑却并不因此而退怯,仍旧尽心尽力地照料着整个村子的留守老人们,这一做就是30多年!

在这30多年的时光里,她先后照料过村中100多位留守老人,为60多名老人养老送终。甚至在通讯还不发达的那些年头里,因为联系不上去世老人的子女,连后事都是她一手操办。

当记者问她最大愿望是什么时,安香淑笑着说:“我最高兴的就是儿女们把(留守)老人接走团聚。如果都是这样,再累我也高兴。”

当记者问她这么做累不累的时候,安香淑坦言:“觉得很累,但就是放不下这副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