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原标题:《北京杂技的“金魔棒”往事》

20年前的2001年初,我作为一个对杂技知之甚少的局外人,被派到全国唯一国字号的杂技团体——中国杂技团担任团长。到任之后我才知道,建国初期辉煌无比的中国杂技团早已跌入了低谷。第一、二届全国杂技比赛居然金榜无名。经过几年的努力局面虽有改观,但与艺术建设水平领先的兄弟院团仍有很大差距。当时的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已获得三尊代表杂技最高水平的摩纳哥“金小丑”奖和五个可与摩纳哥金小丑比肩的“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堪称辉煌。中国杂技团虽也开始在国内国际赛场摘金夺银,由于没有在公认的“世界顶级赛场”夺金的经历,演职员自嘲“中国杂技团所获得的金奖没有‘24金’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带领班子认真分析了原因,提出了系列对策:一是要转变艺术理念,在保持中杂技术技巧优势的前提下,提升杂技节目的艺术化水平;二是锁定世界顶级赛场参赛,拿奖就要拿“24K金”的,以此推动中杂形象、面貌的改变;三是以魔术为突破口,走换道超车之路。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我们的想法,特别是以魔术为突破口的想法,响应了杂技界决心改变中国魔术没有世界级金奖局面的期盼,得到了杂技界的前辈、前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李牲, 以及时任中杂协副主席、魔术委员会正副主任的边发吉、戴武奇,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国际交流部负责人宓鲁, 以及北京市文化局领导的一致赞同和大力支持。

为什么选择以魔术为突破口?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当时的中国杂技团被认为落后,但实力却不容小觑,此时的中国杂技团不仅底蕴深厚,有一大批技艺高超的老艺术家和优秀的教师,而且已经培养出了一批非常有实力和前途的演员,不少节目已经开始强势发展,在不同赛场取得好成绩。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中国杂技团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对杂技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在艺术建设上走了弯路,不代表中杂实力的丧失。只要改变艺术建设的思路、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使中国杂技团走上技艺兼备的道路,迅速获得“24K金奖”,我们是有信心的。而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让中国杂技团快速地走出被动局面,迅速恢复中国杂技团作为唯一国字号杂技团体、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艺术团体在中国杂技团体中的领军地位。这就不仅需要一个“24K金奖”,而是需要一个好的突破口和一连串的突破。

李宁和他的《三变》, 让我们看到了以最快速度为中国杂技团实现突破的可能。我刚到中国杂技团工作,李宁就写信向我反映发展业务遇到的困难,借此机会我也大致了解了他的业务状况。当我在班子会上提出解决李宁遇到的困难时,得到了班子成员的一致支持。大家异口同声,这小伙子不错,有前途。李宁的魔术节目《三变》刚刚一举获得了2000年在深圳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和“欢乐谷国际魔术比赛”的两个金奖。该节目将中国地方戏曲川剧的变脸、西方魔术的更衣和具有中国魔术特色的变伞融为一体,瞬间同步变换,具有技术难度高、表演形式独特新颖,技术创新、道具创新、表演形式创新程度都很高,既有中国戏法的特色又有西方魔术手法,赢得了魔术界专家的认可。经过分析、论证,《三变》在技术层面已具备了到国外高水平魔术赛场过招的基础,面具、服装、伞同时变换堪称一绝。如果我们在节目的表演水准和艺术化呈现上,努力做到最好,相信能快速成为世界高水平魔术赛场金奖的有力竞争者。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选择李宁和他的《三变》作为突破口,能为中国杂技团打翻身仗带来诸多的好处。如果选择一个杂技节目来突破,即便很快成功,中国杂技团也还是在同一个轨道上步人其后。而如果李宁成功,不仅能让中国杂技团收获一枚“24K金”的金牌,实现在国际顶级赛场上的突破,还让中国杂技团在地面杂技、驯兽、魔术、滑稽、高空杂技五个杂技分支中独占一个分支的鳌头,为中国杂技团成为获奖种类最多的杂技团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换道超车的态势。

就这样,李宁和他的《三变》成为了中国杂技团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搏击“24K金奖”大奖的首选。与此同时, 李宁和他的《三变》也成为了为中国魔术在国际最高水平赛场破冰的先锋。

此后,中国杂技团仅用了三年的时间连续获得了金魔棒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和金小丑奖,创造了杂技团体征战世界高水平赛场的奇迹,成为了获奖种类最多的杂技团。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内再次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收获全国杂技比赛金奖、吴桥杂技节金奖、武汉杂技节金奖、中央电视台春晚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一等奖等奖项,快速成为获奖种类最多、世界最高水平赛场金奖最多的杂技团体,重新回到领军团体的行列。

实践足以证明,当时首先选择和推出李宁出击“24K 金”金奖是正确和明智的。

李宁出身于北京的一个杂技之家,父亲和母亲都是中国杂技团的演员。李宁6 岁开始练杂技。1990年,李宁16岁的时候,父亲带队出国需削减名额,忍痛将李宁从出国人员名单中剔除。为了给儿子补偿,父亲到团里给他请了两年假,将他送上南下的火车,让他去广西拜师学习魔术。父亲把他送上火车后对他说:“我就能管到这儿了,今后能不能混好就靠你自己了。”手里只有一张火车票,剩下的就靠我自己了?李宁带着两眼的迷茫,向父亲点了点头,开始了自己的魔术人生。

他的师父叫丁洪杰,虽为民间艺人, 却是有文化、颇受业界尊重的中国古彩戏法高手,长于与观众互动。两年的学徒生活不仅让李宁学会了一些魔术节目的表演,更重要的是给李宁建立了魔术思维,懂得了魔术与观众的关系。学徒的生活是紧张和枯燥的。磕头之后师父就给他制定了严苛的训练计划。练,是魔术从门外进入门内的唯一途径,没有不计其数的练习,任何技巧手法都成不了展示在观众面前的“魔术”。也就是所谓“魔术是假的,魔术师的技术是真的”。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两年虽然很漫长,但也很快就过去了,李宁带着师父满意的神情和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回到了北京,回到了中国杂技团。然而,任何成功都不会轻而易举。当时文艺团体整体处于困难的状态,业务发展水平低、演出赔本、演员发不出工资,连生活都保证不了,自己搞业务的想法不可能得到太多的关注,更不用想得到支持。带着深深的不舍与无奈,李宁选择了“下海”经商,先养活自己。思念舞台,他就白天批发服装,晚上到歌舞厅做点小表演。不管如何,这两年养活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在大多数人看来,李宁混得挺不错,可对李宁来说,关于魔术的梦想始终挥之不去,他的心还在魔术舞台上、还在杂技团。

机会终于来了,就在李宁离开杂技团在商海中漂泊了快三年的时候,团领导也觉得让李宁这样下去太可惜了。于是,决定给李宁一个机会,让他到广西桂林参加一个魔术比赛,经费全都由团里出。这在当时是太大的好消息了,他想到了师父、想到了自己的梦想,居然还是桂林,这让他不由得想到了“天意”。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处理了经商的家当、库存,回到了排练厅。经过精心的准备,李宁踏上了赛场。他把这次比赛看作是对师父在天之灵的告慰,不仅是告诉师父李宁还在坚持,而且希望用一枚金牌来报答师父的培育、教诲。因为,此前他已参加过不少比赛,只差金奖。为此,这次比赛他非常努力、非常在意。现实经常是残酷的,比赛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连一枚铜牌都没有得到。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失败了。世间的一切瞬间变成了灰色,各种议论接踵而至不论,辜负了团里的支持,团里不可能紧接着再次给他投入新的项目,团里确实是困难的。

怎么办?停下来就意味着让失败延续。他心里明白,一切真的要靠自己了。分析失败的原因,在于参赛的节目不是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是在别人节目上进行了改造。“搞全新的节目!停下来我就不是师父的徒弟、我就不是李宁!” 李宁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三变》的创意也在李宁的脑子里渐渐形成。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选择了站在他的身后,团里同意新节目如果搞成功,投入的费用可以给予报销,言外之意风险由李宁和父母承担。

搞全新的节目,谈何容易。李宁和父母拿出了全部积蓄和收入,采购制作道具的物品和工具并请来魔术专家帮助,开始了试验。等待他们的仍是一次次的失败,眼见用于实验的物品一批批的消耗,家里的积蓄耗尽,仅靠着李宁与父母微薄工资收入继续支撑的实验,没有人相信能够成功,请来的专家也借故离开了。面对着更加艰难的困境,李宁陷入了食宿难安的境地。问题在哪里?此时的李宁只能像一个斗牛士,不杀死这只“倔犟的野牛”仿佛他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在酷似搏斗的冥思苦想中,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场景映入了他的眼帘,楼前的围栏启迪了他的思路。

改变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李宁和父母邀齐了人马,重新启动了试验,又是无数次的摸索、改进。但这次一步一个脚印,光明逐渐显现。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2000年,李宁携《三变》再次走进赛场,与上次不同的是, 不仅获得了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魔术比赛的金奖, 而且摘取了欢乐谷国际魔术比赛的桂冠。

由于各方面的支持,参赛的前期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蒙特卡洛同意了我们参赛的请求。这是蒙特卡洛魔术比赛举办16年来东方人首次获得参赛机会,在那魔术赛场被西方魔术师垄断的短暂历史过程中,这让中国杂技团和李宁都无比的兴奋。然而,兴奋过后就是陡然的压力。如果铩羽而归, 对于中国杂技团的翻身仗叫出师不利,而对于李宁和中国魔术则是坐失为中国魔术“正名”的良机。错失了这个机会李宁能否再次获得这样的机会、中国魔术何时能够卷土重来都难以估计。因此,“机不可失”成为了中国杂技团以及所有关心支持这一行动的专家、领导的共同意志。

要抓住这重要又难得的机遇唯有做好能做的一切。

我们更加全面地分析了我们的节目,拿出了针对性的提升方案。技术上要进一步提升,做到万无一失; 艺术上要脱胎换骨,做到耳目一新。从演员的艺术素养、到节目编排,再到道具、服装、音乐、灯光,甚至工具、服装道具箱都要达到最好水平。

20年前,魔术师李宁如何角逐世界级金奖?

时任北京市文化局局长的张和平具体指导节目的创作,要求从服装、装扮, 到道具、音乐都要强化中国戏曲的元素。

为了能做到最好,我们正式邀请已退休的李宁父母担任助演和技术保障、请回专家担任指导老师帮助李宁完善技术技巧,请了高水平舞蹈编导、作曲对节目进行了重新编排包装并帮助李宁进行形体训练,重新加工制作了服装、道具且训练、演出与比赛分开使用,工具、航空箱全部更换为最先进、最现代的款式。加上之前为李宁解决工资待遇、动物喂养、业务用房等一系列问题,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保障。

……

预览全文,请购买《北京纪事》2021年11月刊

文 | 李恩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