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作者:玩转兴安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范成大与兴安的故事

范成大(1126——1193年)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南宋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1171年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在他离开桂林往成都任职的中途用了半年的时间,“道中无事时,念昔游,因追记其登临之处,与风物土宜,凡方志所未载者,萃为一书。”名曰《桂海虞衡志》。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图 乳洞岩下洞“喷雷”

范成大与兴安的岩

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一共分了13个门类进行记载,而首当其冲的是《志岩洞》。开篇评论:“桂山之奇,宜天下第一。”其中对桂林城区的19处山峰与岩洞进行了记载,后面又提到了城外的兴安、阳朔、容州、天融州的几处胜迹。并且对兴安乳洞岩进行了评价:“兴安石乳洞最胜。余罢郡时过之,上中下宜三洞。此三洞与栖霞相甲乙,他洞不及也。”

范成大说他从桂林离职后到过这里,乳洞岩有上、中、下三个洞,这三个洞与桂林的栖霞洞“相甲乙”,也就是说,与当时名冠天下的栖霞洞(今称“七星岩”)不相上下。

查清代《兴安县志》记载:“乳洞,在县西南十里。有上中下三洞。下洞轩敞虚明,有泉沿石壁流出,窈然深黑,哇激有声,水上有龙田,沟胜如凿,每棱中常满貯,水未尝竭,洞外有磐石登山。至中洞,云气常霏,衣袂清冷,内有石柱、石室、石床。自中洞左,盘至上洞,入门却下十步至平处秉炬入。石乳玲珑,有五色石横亘其上,如飞霞。有浅水揭厉可行山中。亦多石果。宋李邦彦名其下洞曰“喷雷”,中曰“驻云”,上曰“飞霞”。”

乳洞岩洞口前小溪之上,飞架二桥,其中一桥有李邦彦所书“玉溪桥”三字,可惜碑刻今已不存。洞壁间有历代石刻甚多,唐代广州刺史卢贞、越州刺史元晦题记,张孝祥题写的“上清三洞”等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尚存几十处之多。日本学者户崎哲彦曾对乳洞岩进行过详细的调查,他在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唐代岭南文学与石刻考》中,用了“广西兴安县乳洞岩石刻的特点及其分类”一文,列出这里唐代的题刻有6处,并评价:“唐代摩崖石刻,从数量上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之后,我们又在上洞新发现了一处唐代石刻,使得乳洞岩的唐代石刻增至7处。乳洞岩洞奇、水清、桥巧,从而引来如同范成大这样达官贵人题名留诗和摩崖石刻,也有徐霞客那样行走天下的游记,以及成为建庙传佛的宝地。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张孝祥题写的“上清三洞”)

话说1175年,范成大离任桂林远赴成都。4年的时间,他已经与同僚们结下了深深的友情。不少的人将他送到北城外,另有故人17人则同车同路的与他来到了兴安,来到了乳洞,他们在此同游,并在中洞留下了题刻。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图 范成大等18人题名摩崖石刻

另外,范成大留题一首,可惜现今已经不存,好在古代文献中有记载如下:

兴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岩,妙绝南州,率同僚饯

山水敦夙好,烟霞痼奇怀。

向闻乳洞胜,出岭更徘徊。

雪林缟万李,东风知我来。

华裾绣高原,故人纷后陪。

系马玉溪桥,嵌根豁崔嵬。

荡荡碧瑶宫,冰泉漱墙隈。

芝田溉石液,深畦龙所开。

丐我一掬悭,沫此炎州埃。

仍呼轮袍舞,醉倒瑞露杯。

但恐惊山灵,腰鼓轰春雷。

薪翁杂饷妇,圜视欢以咍。

茲岩何时凿,阅世几劫灰?

始有此客狂,后会真悠哉。

南游冠平生,已去首犹回。

岁月可无纪,三洞俱靡崖。

会有好事者,摩挲读苍苔。

范成大的乳洞诗说“向闻乳洞胜”,早就听过乳洞的胜名了。所以,在他的著作《桂海虞衡志》评价:“兴安石乳洞最胜。余罢郡时过之,上中下宜三洞。此三洞与栖霞相甲乙,他洞不及也。”此时的他想到的是“出岭更徘徊”,这里所指的“岭”并非兴安县的一道土岭,而是指五岭。与他同时期的周去非写了一部《岭外代答》,可知当时是将广西都列入到“岭外”范围。当时的兴安县,是五岭与岭南的分界,也是广南西道(广西)与中原的交界。出了岭南,恐怕范成大的思想还会徘徊在岭南,还会思念那与岭南之别。这时的他们游山, 他们玩水,他们畅饮,他们起舞,范成大则将这岭南的4年视为平生最难得地南游,是值得回首的过去。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图 乳洞岩前的古桥、古庙

范成大与兴安的酒

范成大在他乳洞诗有“仍呼轮袍舞,醉倒瑞露杯”的诗句,可以想像得出,当时在乳洞岩内,一大帮人在挥动着袖袍,踏歌起舞,醉饮瑞露。

说到瑞露,范成大在他的《桂海虞衡志》中记到:“广右(广西)无酒禁,公私皆美酿。”不知道是因为当时广西是丰衣足食还是因为广西具有饮酒的传统,朝廷对广西没有禁酒的规定。公厨、私家都有珍藏多年的老酒。“诸处道旁率沽白酒,在静江(桂林)尤盛。”其中以静江府安抚司的公厨酒“瑞露”为最好,同时期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表述:“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燕西有金兰山,涉及其泉以酿。及尽酒之妙,声震湖广。则虽“金兰”之胜,未必能颉颃也。”那怕是宫中的名酒也未必可以跟瑞露分出高下。

瑞露酒好名声大,古代的名人骚客有诗为证。宋·苏轼《小圃五咏·地黄》:“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陆游《谢郭希吕送石洞酒》:“瑞露颇疑名太过,橐泉犹恨韵差低。”自注:“瑞露桂杯酒,得名甚盛。”

讲“瑞露酒”,可能有些人不是很清楚,讲白了,就是现在的“三花酒”。范成大说它“风味蕴藉,似备道全美之君子,声震湖广。”很多人会问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桂林三花酒,除了桂花还有其他的那两种花?其实,桂林三花酒中根本就没有桂花,更谈不上其他的什么花。那么桂林三花酒为什么会出现“三花”二字呢?首先,我们要对中国文字中这个“三”说起,三字在中国文字中既是一个实际的数字,又是一个概数。比如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不一定是只有三个人,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众人。“三思而后行”,不是只想三次而后行,而是多思的意思。再说“花”,桂林的米酒以前分为三个档次,一档是低度酒,兴安叫“水古冲”;一档是50度以上的酒叫“三花酒”;在“三花酒”与“水古冲”之间的酒叫“双料酒”。这三档酒除了酒度不同,口感不同外,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将酒摇动后,“水古冲”没有什么酒花,“双料酒”有一些酒花,“三花酒”则大不相同,不管是将酒从酒瓶倒到大碗还是小酒杯之中,都会出现细小而晶莹如露珠一样的酒泡,酒度越高则酒花越多,酒味越香。因此,桂林三花与众酒不同的多出了个“品”味,在你喝酒之前就可以让人在杯中、在酒中,欣赏到那象征吉祥之露的酒花,未入腹中先胞眼福。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图 华江瑶族至今还保留着欢迎客人的“进寨酒”

讲到瑞露酒,除了我们听习惯了的“三花酒“,还有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提到的“老酒”。范成大在《食罢书字》一诗的自注中写到:“老酒,数年酒,南人珍之。”在诗中的“扶头老酒中”,一句还可以得出,范成大是经常喝这种酒的。

话又回到乳洞岩的范成大,当他与友人在那“与栖霞相甲乙”的胜地乳洞岩“仍呼轮袍舞”;然后,醉倒与宫廷美酒“金兰”未必能颉颃的瑞露酒,可谓人生之难得。

范成大与兴安的茶

《桂海虞衡志》中记载:“广西经略使所领二十五郡。其外则西南诸蛮,蛮之区落不可殚记。姑记其声问相接,帅司常有事于其地者数种:曰瑶,曰蛮,曰黎,曰蜒,通谓之蛮。

瑶,本五溪盘瓠之后。其壤接广右者,静江之兴安、义宁古县……”从而得知,宋代的兴安等地有不少被称作蛮的瑶族,兴安与义宁则是瑶民居住的中心,这些瑶民制作的茶就叫作“蛮茶”。说到蛮茶,实际也就是指大山里的茶。宋代广西年产茶叶数量已经有不少,据《宋会要辑稿》记载:“茶额,广西南西路(广西),静江府临桂、临川、兴安、义宁、永福、古修仁、荔浦,四万八千一百二十三斤。”广西的茶叶不仅数量多,还得到广泛的认同。清代雍正年间的《广西通志》中记载:“茶,各州县出,而临桂之刘仙岩、兴安之六峒、全州之清湘,特佳。”清代光绪年间王锡祺在他的《小方壶與地丛钞》一书中进一步讲到:“广西,如临桂之刘仙岩、全州之清湘皆出茶,而最佳者兴安之六峒。可消食,与云南之普洱仿佛,味、色、香均佳,粤西人嗜颇笃。”

在这些被称作蛮的瑶族居住区,山高水清空气好,如此的地理环境生产出非常优质的茶叶。在兴安县境内的越城岭下,盛产“六洞茶”。《兴安县志》记载:“六洞茶产于华江乡。其中黄腊岭所产茶叶相传在清代曾作贡茶。贡茶的特点:叶子久煮不烂,茶水一周不馊、水色金丝黄而透明。”

说到贡茶,在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的千家寺曾有一块乾隆年间的古碑,上面记载“六峒千多余人家……票取贡茶一千七百斤”数量已是不少。清代道光年间六峒人龚锡绅的《听之草堂诗集》中有组唱和诗,其中写到:“人在深山太古家,嫏嬛福地拥高牙。诗情热极须消渴,领取清风漫煮茶。”诗注:先生家六峒,山秀水清,代有文人,风致不减桃源也。兼产名茶,曾入贡。

传统的兴安人对茶的食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解渴、待客之用的“清茶”。每天早上用泉水或者井水与茶叶煮开后盛入茶罐,以备口渴时喝。有客人进入家中,首先就会倒茶水待客。另一种就是前面诗中“领取清风漫煮茶”提到的“煮茶”。煮茶的制作是在锅中放入茶叶,加进油、盐、生姜等稍稍炒一下后加水煮。待茶水煮开,将事先炒好的米花、花生以及切好的葱花等放入碗中,再加进茶水就可以食用了。一些地方的碗中还会添加脆苞谷、红薯等,根据各人所喜自行调配。煮茶味美好吃,不但可以充饥驱寒,还可以用于接待客人。以前,家中来客,主人家上茶后,有只给一根筷子的习惯,寓意为“你到我家作客,没有什么好吃的待你,煮杯茶也没有几颗花生可夹。”一碗煮茶、一根筷子,包含出主人的谦虚美德,亦是中华优秀传统在茶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从范成大在《食罢书字》诗中的“扪腹蛮茶快,扶头老酒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茶已经不是仅仅局限有山区的瑶民使用,就连范成大这样的官宦也是作为美食加以享用。而且他那吃饱喝足后扪腹扶头怡然自得的样子,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结尾

通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及诗中的记载,加上在乳洞岩留下的摩崖石刻得知:广西兴安县在宋代就有优质的美酒和可口的煮茶。直到前些年,兴安的一些山寨还是家家会酿酒、户户能制茶。乳洞岩是一处可与桂林栖霞洞“相甲乙”的胜地,在这里共醉与宫廷美酒未必能比上下的老酒,吃几杯地方特色的煮茶,“扪腹蛮茶快,扶头老酒中”是何等的美哉。

揭开范成大的神秘面纱,诉说那些发生在兴安你不知道的故事

图 《听之草堂诗集》书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