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海有条超导电缆20年磨一剑?当年问海外买被拒后,决定从头到尾自己造……

作者:上观新闻

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选址徐汇、总长1.2公里的全球首条支撑超大城市骨干电网的超导电缆,有望于年内挂网送电,将在线路长度、载流量和应用场景等多项指标上实现国际领先。这条电缆可谓“20年磨一剑”,从关键材料、电缆结构、关键部件再到顶管敷设,均由上海企业和科研人员自主完成。

上海有条超导电缆20年磨一剑?当年问海外买被拒后,决定从头到尾自己造……

上海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进入冲刺阶段。

超导电缆是采用无阻材料作为导电体的电力设施,若将超导电缆置于零下196℃的低温中,它就能传输强大电流,且几乎不损失电能。数据显示,在35千伏的设计电压下,一根超导电缆能输送超过2000安培的大电流,抵得上4至6根传统35千伏大截面常规电缆。就此意义而言,超导技术对于破解战略性新材料供应瓶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在上海这一寸土寸金超大城市,高昂的建设走廊费用、架空导线入地,以及市民担心的电磁污染问题等,都让中心城区拓展输电通道变得十分困难。超导电缆强大的输电能力,能有效减少对土地和地下管廊占用,兼具损耗低、无污染等优点,成为城市电网改造中全新的解决思路。”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喜泽介绍。

但这条求索路,由零到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上海用了20年。张喜泽透露,本世纪初,上海超导专家团队曾考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在超导电缆产业中谋求突破。然而,联系海外超导领军企业后,对方非但不肯卖核心技术与设备,连材料都开出天价。合作遇阻后,上海决定——靠自己。

上海有条超导电缆20年磨一剑?当年问海外买被拒后,决定从头到尾自己造……

2010年,国内首根冷绝缘超导电缆通过型式试验。

为此,上海市经信委、市科委等部门形成接力,持续多年通过重大项目,为上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支“走出校园”创立企业的核心技术团队提供支持。与此同时,上海尤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鼓励超导材料、系统、应用等关键环节的企业组建产业联盟。目前,上海已形成从材料研究、材料生产,到产品研究、生产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在张喜泽看来,“像上海这样在同一座城市具备如此完整产业链生态的,全球范围大概也绝无仅有。”

上海有条超导电缆20年磨一剑?当年问海外买被拒后,决定从头到尾自己造……

2020年10月15日,长三角超导产业链联盟启动运营。

据悉,这条超导电缆的核心原料——总长超过300公里的超导带材,由“上创超导”和“上海超导”两家本土企业制备完成;而电缆系统的研发和制造方,则为在上海电缆研究所基础上引入产业链核心单位“混改”而成的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据介绍,超导电缆设计成“三色圆珠笔式”结构,系上海独创。电缆外层的套管,相当于“圆珠笔身”。其内包裹着三股相互绝缘的超导线缆,用以传送三相交流电,相当于三支“圆珠笔芯”。运行时,“圆珠笔”内充满液氮,从而给线缆降温,实现强大电流传输。与国际通行方案相比,“三色圆珠笔方案”安全性更高,寿命更长,更适合上海超大城市电网的实战需求。但该方案的难度在于,对线缆套管绝热、绝缘、密封和强度方面要求极高。

上海有条超导电缆20年磨一剑?当年问海外买被拒后,决定从头到尾自己造……

超导电缆设计成“三色圆珠笔式”结构,系上海独创。

应用场景牵引,是上海超导技术最终形成实战能力的一大关键。在这条1.2公里示范线之前,上海超导研究团队已在宝钢建设了一条50米长的超导输电线,扛下了大电流波动考验,更积累下关键运行数据。“宝钢经验”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才有底气拿出市中心骨干电网,帮助上海超导技术和产业真正落地。

上海有条超导电缆20年磨一剑?当年问海外买被拒后,决定从头到尾自己造……

2016年,宝钢示范工程已稳定运行三年。

据透露,当下多国都在计划开展超导电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如德国已在探索12公里长超导电缆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美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国家也正积极设计本国超导电缆规划。上海方面,下一步将依托长三角,筹建超导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超导产业高地。随着超导材料、装备等进一步发展,更多超导应用有望被“解锁”。

栏目主编:李晔 文字编辑:李晔

来源:作者:李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