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作者:虹膜

文丨Mr. Infamous

从网剧《报告老板》到电影《扬名立万》,导演刘循子墨也像是经历了名称上的迭代,从某种仰视的姿态,跨到了平视甚至俯视的阶段。

口碑能够在豆瓣爆到7.7,就是本钱之一,毕竟一年也没几部院线国产片能够摸到这个分数。更重要的是,它是影坛新导演的实力之作,代表着草根的、野生的创作能在商业类型片实体市场中如鱼得水的能耐。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但树大招风,究竟是否配位,难免引发口碑论辩。浅挖一层,无非就是有种车轱辘来回倒腾的观感。

这么说吧,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有个很幽微的心理变化。假如仅仅基于同类作品(比如被说是滥用多重悬疑的《不速来客》等),以及主创阵容(延续网剧、网大质感的可能性)来做判断,那么越往后看,就越发现它高于,甚至远超预期。而它越好,就越让人颤巍巍地生出些对于精品的期许,只可惜,总有临门一脚射不进去。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在说塌楼之前,得说这楼盖得真是不错。

刘循子墨在网络上的崛起,一是倚赖网络短剧《报告老板》,而这部口碑作品也将推出电影版;二是倚赖从《万万没想到》时期开始搭建的整个万合天宜团队,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接地气但又高半层的喜剧文化,《扬名立万》正正发挥了这种插科打诨的即时幽默。

这部电影讲的是上海滩老板陆子野(陈明昊饰)在凶案发生地,聚起「凶手」齐乐山(张本煜饰)、警察大海(秦霄贤饰)与一群二流影人,包括导演郑千里(喻恩泰饰)、编剧李家辉(尹正饰)、演员关静年(杨皓宇饰)与苏梦蝶(邓家佳饰)、动作替身陈小达(柯达饰),来拍摄一部能让他们改写当下窘况的卖座电影。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没有任何一个角色是完美的,无论是从职业、社会地位,抑或是从品格、性情来看。在网络创作以来,刘循子墨他们的作品始终拒绝「高大上」的完美标签,而这一设定,容纳了许多揶揄调侃的空间和势能,既可以利用语言与肢体的直接碰撞,也可以通过揭老底的方式粉碎伪饰,达到热闹的戏剧效果。

剧本小的切口与大的容量,就从这里生发开去。一个角色就是一类人,或者一堆标签的综合体,主动揭露也好,被动拆穿也罢,都让他们承担得了密集的反转,并让反转成为推进故事的看点。可以说,它完成了《不速来客》这些电影本想,或本该完成的基本任务,即设置一个质感更好的递进故事。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刘循子墨在打磨剧本时,在对的方向用了狠劲。模式上是当下比较受导演,尤其是年轻导演所青睐的多重反转,但是,每一步都很踏实,不是单单为了指向最后某个具有爆炸性的包袱,而是一路都有新的信息点,每个信息点都能带动角色与故事走上又一层高位。

最初必然是对影视圈的针砭。想要扬名立万,不是身歪影斜的投射,但是一群二流影人不加掩饰的功利心,是可以一说的。娱乐之神摆在厅堂正中,快餐模式与名利追求不言而喻,而这群人,涉及抄袭、抵赖、拜金、附庸、压榨、拍烂片、赚快钱等等恶名,前来聚会也是看在金钱或是翻身的名义上,不惜在他人惨剧里磨牙吮血。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但很快,从导演郑万里表示不署编剧李家辉的名,是为了保护他,而频频拍烂片,是为了养活一大堆人开始,很多不是滋味的苦衷,把故事从纯粹的影视圈,倾斜到整个人情社会、资本世道上去。

无非就是每个人都被规训,被改造,方才有了当下不争却又不愿改变的嘴脸。关静年的见风使舵,再无立场,就是当中一个例子。

这时候凶手在他们所处的密闭空间制造危机,迅速引出利己的真实丑陋来。联盟的重新组建,抉择的优柔寡断,对人性,尤其是知识分子类的人性,有着诸多讽刺。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当观众以为故事的意蕴已经抵达自身巅峰了,它又冲向了对权贵的「审判」。原想拿来做电影素材的三老案,涉及的是三个只手遮天的本地大老虎,当他们因为丧尽天良的勾当而被杀死,凶手穷凶极恶的古板印象就瓦解了。

而这群并不光彩的人,想要干一票光彩的事业,就迎来了他们自身以及电影的升华,因为这里涉及到弱势群体的被戕害现状。

往上看,以三老为代表的权力者对齐乐山口中已死的女孩子,以及无法尽数的女性,做了丧尽天良的逼迫与虐待。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往下看,又有一个对女性的鄙视氛围,苏梦蝶听到旁人对所谓「风尘女子」的质疑,忍不住破口大骂,「你是想说她们都是妓女吧?她就是想唱歌、想演戏,有什么错?你有什么资格这么说?!」

故事里只有女性才能推己及人地感受到性别带来的不公乃至倾轧。即便是作为守护者的齐乐山,也不会想到把女孩夜莺放到需要暗中呵护的位置上,就已让社会属性、性别劣势以及职业卑污先入为主了,遑论其他人物。那么关于女性处境的反思与控诉,它就超出了一般电影的高度。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扬名立万》枪口对准的对象在叠加中不断升级,整体立意上的良苦用心,确实给我带来很多惊喜。

那为什么说它惜败在临门一脚,就在于它还是不够彻底,而它本可以做到彻底。

顺着女性关照来说,《扬名立万》还是难逃直男视角的高傲与狭隘。非常突出的一点是,对于女性,他们有着相当腐朽的身体观、名节观。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旁人对齐乐山,自然少不了「为了一个风尘女子不值得」这样的论调,齐乐山令人感佩的地方本来在于向来不做这样的价值权衡,但是,在他眼里,同样觉得女性的名节是大于天的。他杀三老,自然是有救助与报仇的性质在,但与此同时,他是为了维护女孩的所谓清白,而且到了不惜用「碎尸」来遮掩的地步。

听听片中充斥的「风尘」「肮脏」等词汇,你就知道,哪怕故事背景是在民国,也不过是添了这种观念长久以来的脏污属性罢了。女性确实借了苏梦蝶之口,唾了那帮过时直男一脸,但在片头,即使是曾经红过一时的她,也还是只能默默接纳男性不怀好意的「枕头」之说。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这种名节观念的表达,很显然牵制了电影走向更开阔的现代视野。更糟心的,是在片尾的所谓彩蛋,也就是李家辉他们拍出来的「揭秘」电影。

《扬名立万》后期,「灭火者」(余皑磊饰)说了一句话,「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最可怕?记忆。一个人说出去,就会成为千万人的记忆。」为了斩断记忆,他杀人放火。而为了传扬记忆,这帮电影人哪怕背井离乡,也要坚持拍摄那部关乎真相的电影。感动吗?感动。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然而那是一部多么粗制滥造的作品啊,表演造作,神色浮夸,相信它非但无法传递对被玩弄的女性的声援,对资本权贵作奸犯科的控诉,还只能沦为坊间笑柄。这个拙劣的戏仿,彻底消解了案件的严肃性与悲剧性。它在无形中所契合的,是当下大众把严肃案件当作娱乐八卦的吃瓜心态,注定不会带来实质的关怀与援助。

电影的格调就败在这里,那是刘循子墨给自己捅得最狠的一刀。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这一刀,把其他伤害衬托得不那么致命。但是,对一部旨意甚高的精品,不能不予以匹配的标准。

首先要说,不断反转能够显出剧本的繁复与用功,但就算避开得了观看的审美疲劳,也很难保障电影在气质、属性上差了黏连性,会不被隔断成几部短片。

其次,电影当然发扬了万合天宜对观众笑点、痛点的拿捏,在肃杀本子里加插碎片化的诙谐点缀,搞笑背后可以藏有一丝悲凉,但有时刻意祭出的玩笑难免喧宾夺主,会断断续续地打断观众对悲剧的注视。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第三,要在「孤岛模式」的表演中拿捏出悲与喜的分寸,对演员考验非常大,话剧风的统摄之下,表演风格大不相同的演员可能有些难以形成合力,而个别演员过于用力的表演又回到了亟需情绪表达的网络短片模式上。

第四,电影设置、宣传有意往「剧本杀」上靠拢,是某种降格的割裂,多少削弱了电影感的整体性。

口碑票房开始逆袭,《扬名立万》是国产悬疑之光?

由此看来,《扬名立万》实在是一部成也碎片,败也碎片的电影。它凸显了当下碎片时代的风格,从短视频、段子到如今个体信息零碎的剧本杀,有很多有益的摄取。但它努力营造精良的质感,却难逃高于网大、低于电影的定位,也在于以上种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