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作者:大河网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同增 通讯员 冀虹飞 刘吉磊

鹳河荷马条鳅,成鱼体长只有十多厘米,在大家眼里绝对是小型鱼类——但其作为一个鱼类新种,对我省水产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条“大鱼”!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这样的“大鱼”,有一条都会让水产学界为之振奋不已。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聂国兴教授团队,却一下子“逮”到8条(含鹳河荷马条鳅在内),可谓“大鱼”满舱!

8条“大鱼”入舱,是聂国兴团队连续九年多孜孜以求的结果。

历艰难险阻,终摸清“家底”

时间回溯到2012年10月,在河南省农业厅(现农业农村厅)水产局的支持下,刚成立3个月的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组建起由时任院长聂国兴带队的河南省鱼类资源调查队,开始对全省鱼类资源的时空与地理分布特征进行全方位普查。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这可不是个轻巧活!

开展鱼类资源普查,不是坐而垂钓或撒网捕鱼。科研工作严谨枯燥,要到全省各地的野生鱼市场收集样本,要走访老渔民或渔场主,要查阅各县(市)方志和渔业规划,要利用网络数据资源,还要实地到每一处水域进行野外采集,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调查队队员、已是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的张建新说,他最怵的是上山野外采集。为了采到一个样本,他们每人要扛着20多公斤的仪器设备,在没有开发的山上跋涉几十公里,再穿着下水裤跳进潭水展开作业,每一次都是对身体素质的巨大考验!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调查队一路披荆斩棘,用脚步丈量了全省的高山险峰,个个都成了负重爬山高手!

“累点就算了,有时候我们还要冒生命危险!”张建新说,他还是调查队的“兼职司机”,多次开车行驶在狭窄的山路上,左边的车轮一半悬空,下边就是万丈深渊!此外,他们的车子还曾陷进沙地、卡在山顶、困在枯水期的水库底部,虽然最后都能化险为夷,但过后想想总让人觉得惊心动魄。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没人叫苦叫累,没人畏惧退缩,调查队的队伍反而越来越庞大,从起初只有聂国兴带着4名新入职的博士的5人班底,到最后有200多名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参与,逐渐形成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种质资源保护、渔业资源与环境等10个科研团队。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9年多的时间,调查队的足迹遍布全省18地市108个县,累计行程逾35万公里,在2600余个调查样点采集,保存酒精(甲醛)标本组织保存15万号,取组织小样保存38828号,测量统计33050号,掌握了全省鱼类种类及资源分布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彻底摸清了“家底”。

从出师不利,到惊喜连连

有一年大年初四,聂国兴接到洛阳一位钓鱼爱好者的电话,说他从河里捞到一条像鱼又像蛇的“怪鱼”。调查队马上赶去辨认,最后确定是一条鳗鲡。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鳗鲡是洄游性鱼类,海水中繁殖,淡水中成长。鳗鲡是对环境依赖度较高的指示物种,是活的“水质监测器”,在我省已多年未见踪迹。“再次在黄河流域发现鳗鲡,说明我省及下游河道生态都已有了极大改善!”聂国兴说。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后来,调查队又在淮河信阳段、黄河长垣段多处多次发现鳗鲡的曼丽身影。

“想当年,调查队出师不利。”聂国兴回忆说,最开始,他们前往几条河流采样,却发现水质污染情况令人触目惊心:有的河流黒液滚滚,有的河流白似奶汤,还出现黑白交汇、互不干扰的“阴阳河”景象!更有的河流,看上去清澈见底,水里却一片死寂,就连岸边也寸草不生,原因是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这样的情形,让调查队对普查工作前景一度非常悲观。

事情在悄悄发生变化。随着我省环保政策趋紧,社会各界生态意识日益增强,河流也一天比一天更干净,能够确认的鱼儿从种类到数量都在不断增加。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近几年,类似鳗鲡这样以前少见的‘怪鱼’,出现得越来越多,给我们带来了连连惊喜!”调查队队员、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周传江说,郑州、开封等地相继发现罕见的“鸽子鱼”,经他确认,竟是濒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鼻吻鮈!该鱼类对环境同样非常“挑剔”,是以前在我省未有文献记载的“新记录种”。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济南鳑鲏、中华多刺鱼、漓江副沙鳅……截至目前,调查队确认了137种鱼类,较我省1984年出版的《河南鱼类志》及补遗记录的鱼类增加了35种,不仅发现了8个鱼类新种,还发现了包括大鼻吻鮈在内的20个河南省新记录种,进一步丰富了我省鱼类区系的资料,并对我省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收官大盘点,别处“鱼”也多

历时9年多的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工作,日前完美收官。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除了摸清全省鱼类资源家底,发现鱼类新种和新记录种,调查队在其他方面也多有斩获,“大鱼”同样有很多。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据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孟晓林介绍,调查队还“捎带”着展开了河南省淡水虾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涉及229个采样点12100余尾样品,综合界定了9种淡水虾类。

调查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的河南省鱼类隐存多样性挖掘及其系统演化研究等12个科研项目,已发表各类代表性论文120余篇,其中在《河南水产》杂志刊发63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刊发35篇,在SCI期刊刊发25篇,还有10篇SCI论文待发,让我省在鱼类学术研究方面占据了领先地位。

调查队每到一处,还对当地的渔政人员和渔业企业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也参与到鱼类资源调查与保护的队伍,已累计为我省培养2000余名基层水产专业人才。帮助南阳市、许昌市建立了土著鱼类标本室,指导安阳市出版了《安阳市鱼类原色图谱》。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不断的实践,让河南师范大学的水产学科建设接连取得新突破。2014年,该院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成为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6年,河南省水产养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准立项建设;2018年,获批水产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硕士点;2019年,成为国家级水产养殖一流专业建设点……

惊喜,河南竟有这么多“大鱼”!河南鱼类资源调查完美收官

风霜染鬓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次普查弄清了河南省鱼类30多年发生的变化,推动了水产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服务了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及全省经济发展。

“任务尚未结束,同志仍需努力!”50岁的聂国兴说,他们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出版《河南鱼类志》第二版,还要完成大量的素材整理工作,为合理保护利用土著鱼类和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调查队将继续抖擞精神,爬坡过坎,再去捕捞下一个“大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