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作者:国学长亭

“嘉陵江上一巨人,才高八斗气纵横,海内盟员皆后辈,蜀中学子半门生”,这首诗中歌颂的对象正是朱老总的恩师张澜。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张澜不仅学生满天下,他的眼光也非比寻常。

1945仅是凭借重庆谈判时的表示,张澜就一口断定,“得天下者毛泽东”。

而战争果然如他预言那般发展,国民党抱头鼠窜,最终逃到了台湾。

那么张澜为什么会如此高瞻远瞩?

他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的断言又有哪些依据呢?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张澜在前往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科学和民主”的先进思想,对军阀割据的国内现状大为不满,这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11年为了反对清政府卖国,他组织四川保路同志会,领导四川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而这一运动最终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赢得了孙中山先生的大力称赞,而张澜在民主人士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

除了宣传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以外,张澜最大的成就便在于教育。

日本的维新富强和重视教育曾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他坚信,开启民智才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不二选择。

在日本读完书后,他就返回南充,先后创立初、高等小学和南充端明女塾,朱德元帅便毕业于顺庆府学堂。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也正是在张澜的影响下,朱德元帅开始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并投身革命之中。

1925年张澜在国立成都大学担任校长,他采用蔡元培兼收并蓄、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不顾顽固派的阻拦,坚持在学校内开展针对共产主义、三民主义等先进思想理论的研究。

在他的开放政策下,上万名学子意识到科学和民主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也开枝散叶,深深影响到西南地区的革命历程。

张澜在教育界的巨大影响力同样反哺他的爱国运动。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在张澜的劝说下“四川王”刘湘才选择参战,为全国抗日贡献了巨大力量。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不仅如此,在抗日工作最为困难的时候,张澜奔走相告,在国共两党间不停斡旋,并促成了两党合作,抗日联合战线形成后,日寇也逐渐露出颓势,最终灰溜溜地撤出中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中华民族大为鼓舞,但问题也接踵而至。

蒋介石并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他们眼中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而是共产党。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在抗日战争最如火如荼的时候,蒋介石便消极怠战,偷偷为内战做准备,日本被打败之后,国民党更是变本加厉,全面内战一触即发。

为了挽救中华民族,我党做出了诸多让步,当时张澜已经是民盟主席,他喊出了“反对内战,要求和平”的口号,并致函国共两党,对团结、民主、军事、国家建设问题,提出民盟的意见,让国共双方立即停止局部战争。

在巨大舆论压力下,蒋介石不敢再明目张胆发动内战,只能在 1945年8月假意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但所有人心里都很清楚,蒋介石不过是拖延时间,准备内战,甚至打算对毛主席图谋不轨。

不过为了全国人民,毛主席将个人安危搁置一边,力排众议决定到重庆谈判。要知道,重庆是蒋介石的大本营,军统和中统的特务早就藏匿在街头巷尾,白色恐怖之下人人自危,所以很多人想要去迎接毛主席,也被迫放弃。

然而得知毛主席要来的消息,张澜却第一时间决定前去迎接,身边人都劝阻他,蒋介石早已虎视眈眈,机场上可能会遭遇危险。

他却爽朗地表示,“今天毛泽东来了,我必须要去迎接。”

原来张澜早就听说了毛主席一心为公的伟大事迹,对毛主席青睐有加,所以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见他一面。

8月28日,毛主席一行人刚下飞机,张澜就迎了上去。

毛主席见状饱含敬意地表示,“大热天气,您还亲自到机场来,不敢当,不敢当!”。

而张澜则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说道,“应该的嘛,您奔走国事,才真是辛苦了!”。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在重庆期间,毛主席一边与蒋介石谈判,一边四处走访群众,不论是孤寡老人,还是工地工人,抑或是贩夫走卒,只要有谁想见他,毛主席都欣然前往,热情地跟他们握手。

张澜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意识到眼前这个人的确和蒋介石截然不同,他的心中没有名利,只有人民,如果新中国不让这样的人领导,还能让谁领导呢?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所以张澜便对其他人表示,“得天下者毛泽东”。

之后张澜再次发挥民盟的巨大影响力,迅速占领了国内的舆论场,为共产党热爱和平、拒绝内战做出了重要宣传。

在国内外一致的声音下,蒋介石也不得不妥协,最终与毛主席签订了《双十协定》,约定共同建设战后的新中国。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但是就在不久后,蒋介石还是撕破脸皮,暴露出“真内战,假和平”的本质,全面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认识到蒋介石的真面目后,张澜放弃了停战的幻想,他开始领导民盟与腐败好战的国民党斗争,由于拒不出席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他甚至受到了死亡威胁。

然而,张澜却对未来无比乐观,在解放军小米加步枪迎击被美国武器装备到牙齿的国民党部队时,很多中立人士都不看好共产党。

但张澜却在民盟会议上详细地介绍了与毛主席有关的一切。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论才智,毛主席酷爱读书,涉猎甚广,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领兵作战,他都颇具心得。

在重庆所作的《沁园春雪》甚至发表在国民党控制的报纸上,他四渡赤水、率军长征等经典战役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论胸襟,毛主席对待战俘,他总是宽厚处理,争取转换成战友,反观蒋介石,每次抓到我方士兵,总是粗暴对待,导致民心尽失,败仗不断。

论眼界,毛主席虽出自湖南乡村,但他心系天下,在他心里,穷苦大众才是值得被拯救的对象。

毛主席的目标之高远、格局之宏大,由此可见一斑。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虽然在当时,毛主席必胜只是张澜的个人看法,但他身为民盟主席,是民主人士的中流砥柱,所以在客观上,他的意见也对国民党的溃败起到了推动作用。

正因如此,开国大典那天毛主席亲自邀请他登上天安门城楼,共同见证新中国的成立,之后还被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澜登上天安门城楼那天,还出现过一个小插曲。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在开国大典之前周总理还特意拨了一笔服装的费用,希望让张澜用来购置新衣物。

但遭到了他的拒绝,张澜表示,“国家的钱,即人民的钱,我怎么可以用来做了长袍穿在自己身上?”。

于是他自己出钱,买了一套布长衫。

而之后国家给他分配的一套四合院,张澜也是直接拒绝,并坚持和夫人住在一间小房子里,还开垦了一片小菜园,每天挑水浇园,自给自足。

虽然在生活上很随便,但在工作上张澜向来事无巨细、从不怠慢,正如他所写的,

“人不可以不自爱,不可以不自修,不可以不自尊,不可以不自强,而断不可以自欺”。

1945年,张澜作出“得天下者毛泽东”预言,几点道出毛主席优势

这种诚实对待自己的态度,也是他一生立德的标准。

1955年1月27日,张澜因病住进医院,但他还是放不下手中的工作,在病床上仍潜心起草文件,四天后,《任何威胁不能丝毫动摇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正式发表.

在这份声明中,张澜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迫切愿望。十天后,张澜在睡梦中去世,享年83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