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作者:繁华万里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解放军各个军的故事,例如63军、65军、67军、68军等等。今天,我们聊聊69军。当年,69军属于北京军区的几个主力军之一。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先后出现过2个69军。1967年2月,原本驻扎在河北省保定市的69军西调,部署到了山西省大同市。那么,69军为何会西调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首先,我们聊聊69军的光辉历史。在解放军部队中,69军先后出现过两次,因此,我们需要分开讲。在解放军发展的过程中,截至1948年冬天,解放军的4大野战军和华北野战部队,总计下辖了55个纵队。进入1949年以后,随着解放军正规化建设,解放军55个纵队加上其他的部队,总计改编为67个军。当时,解放军总计有67个军,但是番号则排到了70军,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56军、57军、59军这三个番号,从来没有使用过。因此,出现了总计67个军、番号排到了70军的情况。第一次设立的69军,前身是华北野战部队第7纵队,纵队司令员为孙毅中将。在解放战争中,华北7纵先后参与了察南战役、绥东战役、保北战役、保卫石家庄、保定战役、平津战役等一系列的战役,属于华北野战部队的主力纵队之一。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进入1949年春天,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解放军部队开始了正规化建设。当时,华北野战部队第7纵队,改编为解放军第69军,直接隶属于华北军区管理,属于华北军区的一支机动部队。但69军第一次出现的时间并不长,随着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休养生息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解放军部队的总人数,出现了过多的问题。

1949年春天开始,部分部队被撤销,官兵们转业到地方,投入了地方生产建设的工作中。1949年3月,69军被撤销,这就是第一个69军的历史。至于第二个69军,前身是解放军的第23兵团。在压缩部队编制的过程中,兵团一级的编制被逐步压缩。1952年12月,解放军第23兵团被撤销,缩编为解放军第69军,这是69军这个番号第二次设立。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69军第二次设立以后,驻扎在河北省保定市等地,先后隶属于华北军区、北京军区。说到军区,我们必须聊聊我国的军区数量和区划变化。因为了解各个军区的历史发展以后,对于各个军的调动会更加直观。在建国初期,我国设立了6个大军区,分别是:东北军区、华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西南军区、西北军区。

从6个军区的管辖范围来看,基本上对应了当时的6个地方局。例如西北局、华北局等等,管辖范围基本上是重合的。进入50年代中期,解放军各个部队进入了正规化建设以后,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原来6个大军区的划分,从各个方面来说并不合适。因此,1955年,6大军区被撤销。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同一年,我国设立了12个军区。1956年,鉴于东南沿海的实际需要,又在南京军区部分辖区的基础上,设立了福州军区。截至这个时候,我国13个军区的区划形成,分别是:沈阳军区、北京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成都军区、昆明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福州军区。

从管辖区划来说,每个军区的管辖范围并不大,大体上两三个省。北京军区管辖了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等地,济南军区起初只管理了山东省。由于目标任务和实际需要不同,各个军区驻扎的部队数量也完全不一样。13个军区中,沈阳军区和南京军区的任务很重。沈阳军区需要同时兼顾几个方向的任务,因此,驻扎了23军、64军、40军、38军、39军等一系列部队。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其中,38军、39军更是全军的王牌部队之一。至于南京军区,由于东南方向的实际需要,驻扎了12军、20军、27军等一系列部队。其中,27军也属于王牌军之一。当时,北京军区驻扎的部队数量并不算少,例如24军、63军、65军、66军、69军等等。其中,69军驻扎在保定市。保定市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保定这个名字出现于元朝,寓意“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

在古代历史上,保定市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地连四部,雄冠中州”的美誉。正是由于保定市的位置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驻扎主力部队。截至1958年之前,保定市曾经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保定市的经济发达、城区建设完善,属于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保定市的铁路网络也是非常完善的,可以说是四通八达。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69军驻扎在保定市,如果实际任务需要,无论是北上内蒙古、还是西进山西,都是非常便利的。从1952年设立69军以来,截至60年代后期,69军长期驻扎在河北省保定市。60年代后期,内蒙古军区、西藏军区被撤销以后,我国军区数量调整为11个。其中,内蒙古军区并入了北京军区管理。正是在6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0年代后期来说,北方目标陆续调集了50多个机械化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总兵力达到了110多万,号称“百万大军压境。”我国北方的兰州军区、北京军区、新疆军区、沈阳军区等几个军区,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力量。因此,1967年2月,原本驻扎在山西省大同市等地的解放军第21军西调,调往了陕西省,开始隶属于兰州军区管理。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大同市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早在明朝统治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骑兵。明朝从东北到西北,设立了九边重镇。其中,在山西省设立了大同镇、太原镇。大同镇属于第一道方向,太原镇属于第二道防线。大同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结构至关重要,明朝在大同镇驻扎了大量的边军精锐。标准的兵家必争之地,大同市有“北方锁钥”的美称。

除了地理位置、地形结构非常重要之外,大同市属于山西省的主要城市之一,工业类型比较完善。与此同时,还是山西省重要的矿产基地,各种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此外,大同市属于山西省北部的铁路枢纽之一,同蒲铁路、京包铁路等几条铁路,在大同市境内穿过。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21军调往陕西省以后,大同市的防御工作怎么办呢?1967年,21军西调之后,原本驻扎在河北省保定市的69军西调,调往了山西省大同市等地。另一个问题出现了,保定市也是主要重兵驻防的城市。69军西调之后,保定市怎么办呢?就在69军西调的同时,原本驻扎在沈阳军区、精锐王牌军之一的38军南下,调往了保定市等地,进一步加强了北京军区的整体力量。

从1967年开始,69军长期驻扎在大同市等地。同时,为了加强北方几个军区的整体力量,我国南方几个军区的部分精锐部队,在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期,陆续北调。例如昆明军区的54军、福州军区的28军、南京军区的27军和20军、广州军区的43军和47军等部队,先后北上。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进入80年代以后,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北方目标造成的压力已经有所减轻。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部队,陆续从远东、西伯利亚等地,调回了东欧、中亚地区。在几次局部战争中,均出现了高科技战争的影子。出于科技强军、全面发展的需要,1985年,我国做出了裁军100万的决定,同时,对原来11个军区进行了全面调整。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在此期间,武汉军区、福州军区、昆明军区等4个军区被撤销。当时35个军中,有11个军被撤销,69军被撤销。总计裁撤了军级以上单位31个,撤销师、团级单位4054个。虽然69军被撤销,但69军所作出的贡献,永载史册。当然,作者和大家聊得仅仅是历史。毕竟21世纪之后,各个部队的变化和调整很大,这就不属于历史了。

69军作为华北雄师,1967年,为何调到了山西大同?

此处,向所有的老兵们致敬。关于我国各个军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