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RxJava 和 RxAndroid 一 (基础)RxJava 和 RxAndroid 二(操作符的使用)

1、RxJava 项目地址

2、RxAndroid 项目地址

3、RxJava 和 RxAndroid 的关系

     RxAndroid是RxJava的一个针对Android平台的扩展,主要用于 Android 开发

4、RxJava和EventBus的区别?

5、RxAndroid的使用方法

    compile 'io.reactivex:rxandroid:1.2.0'

6、如何查看RxAndroid最新版本?

 7、RxAndroid具体使用方法

从上文可以看到,Subscriber继承Observer, 只是 Subscriber对Observer做了一些扩展。Subscriber的使用和Observer完全一样。

 Subscriber 多了一个 onStart 方法

<code>onStart()</code>: 这是 <code>Subscriber</code> 增加的方法。它会在 subscribe 刚开始,而事件还未发送之前被调用,可以用于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数据的清零或重置。这是一个可选方法,默认情况下它的实现为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准备工作的线程有要求(例如弹出一个显示进度的对话框,这必须在主线程执行), <code>onStart()</code> 就不适用了,因为它总是在 subscribe 所发生的线程被调用,而不能指定线程。要在指定的线程来做准备工作,可以使用 <code>doOnSubscribe()</code> 方法,具体可以在后面的文中看到。

  

Call()方法:当 <code>Observable</code> 被订阅的时候,<code>OnSubscribe</code> 的 <code>call()</code> 方法会自动被调用,事件序列就会依照设定依次触发(对于上面的代码,就是观察者<code>Subscriber</code> 将会被调用三次 <code>onNext()</code> 和一次 <code>onCompleted()</code>)。这样,由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就实现了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即观察者模式。

      由于观察者可以由两种方式被创建,所以订阅的方式也有两种

<code>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code> 的内部实现是这样的(仅核心代码):

在subscribe() 中,首先会调用 onStart() 方法,这个方法前文已经介绍了,是可选的。接着会调用 call()方法,我们已经分析了在call()方法中会调用多次 onNext() ,最后调用 onCompleted().看到这里你就会突然明白原来subscribe() 方法其实相当于依次执行了:onStart() --&gt; onNext()--&gt; onCompleted()

从这也可以看出,在 RxJava 中,<code>Observable</code> 并不是在创建的时候就立即开始发送事件,而是在它被订阅的时候,即当 <code>subscribe()</code> 方法执行的时候。

<code>Observer</code> 和 <code>Subscriber</code> 具有相同的角色,而且 <code>Observer</code> 在 <code>subscribe()</code> 过程中最终会被转换成 <code>Subscriber</code>对象

将传入的 <code>Subscriber</code> 作为 <code>Subscription</code> 返回。这是为了方便 <code>unsubscribe()</code>.   

         你是否听说过EventBus , 他是android 中的事件总线。用rxjava同样可以实现android的事件总线功能,也就是RxBus.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下面是RxBus的封装版        

  RxBus的使用

在Activity销毁的时候,要取消订阅服务 。 否则 post() 次数会随着post()调用逐渐增加

除了上面的简单使用外,还可以使用  Schedulers 、AndroidSchedulers 进行线程切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