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初入社会 艰难谋职——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之五)

作者:乾元盛
初入社会 艰难谋职——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之五)

马克思拿到博士学位后,原打算到波恩大学当哲学老师,并与在波恩大学任教的布鲁诺·鲍威尔(马克思的好友),共同创办名为《无神论文库》的哲学期刊,继续从事理论研究,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

1841年4月中旬,马克思从柏林回到特利尔。到家之后,马克思迫不及待地看望老威斯特华伦(燕妮的父亲)和燕妮。就在他和燕妮秘密订婚的第二天,他便写信向燕妮家里求婚,通情达理的老威斯特华伦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马克思非常感谢老威斯特华伦。他把自己的博士论文献给自幼就充满爱意地抚摸他的头顶、看着他长大,引领他进入知识海洋的老威斯特华伦。

在论文的扉页上,马克思深情地表达他的感恩之情,恭敬地写道:

我敬爱的父亲般的朋友,请您原谅我把我所爱慕的您的名字放在一本微不足道的小册子的开头。我已完全没有耐心再等待另一次机会来向您略表我的一点敬爱之意了。您,我父亲般的朋友,对于永远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据,证明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

确实,在马克思的成长过程中,老威斯特华伦不仅做到了父亲般的关怀之情,更是马克思的引领者。

对于燕妮,马克思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充满了无比的想念。此次返乡,他希望尽快完婚。

但是,自从老卡尔(马克思的父亲)去世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一日不如一日,母亲期望马克思拿到博士学位后,能够在家里承担顶梁柱的作用。可是,马克思获得的是哲学学位,而不是法学学位,这直接就决定了马克思要远离高官厚禄了。

(二)

对于马克思想要在大学里谋得一份教职的想法,他的母亲非常失望,也无法理解儿子为什么会不遵从老卡尔遗愿,而醉心于各种危险的政治活动,选择冷清而寂苦的理论研究。所以,母亲决定采取激将法,迫使儿子回心转意。

她遂以儿子工作选择不妥为由,拒绝分给他应得的父亲的那份遗产,并且通过法庭暂时剥夺了他的继承权(直到1848年初,马克思才获得父亲的一份遗产)。

对于母亲的这种做法,马克思尽管很痛苦,但是也能够理解。

马克思已经下定决心献身于理论研究,探索真理,什么样的磨难都难以使得他改变既定的方向,更不要说经济困难了。

然而,母亲的这个决定还是妨碍了马克思原本结婚的打算。婚期可以推迟,但志向不可迁移。在同燕妮商量之后,马克思决定回到波恩大学求职。已经在波恩大学担任副教授的鲍威尔已经催促多时了。

(三)

原本想来凭借自己的学识,在波恩大学谋得一份教职应该问题不大。马克思的朋友甚至已经开始设想马克思的授课可能出现的轰动效应。

然而,正如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阐述的那样,人的职业选择要受到所处社会的制约,时移则事易,当马克思回到波恩大学后,残酷的现实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当时,普鲁士的政治形势发生了逆转,国王威廉四世撕下了伪善的面具,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大肆镇压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许多进步学者遭受迫害,鲍威尔也因宣传无神论,于1841年秋天被反动政府解除了教职。

在这种情况下,与鲍威尔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他的求职申请被波恩大学拒绝了。

由于政治风向的转变,马克思任教的这一愿望难以实现。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就此沉沦,也没有因为反动势力的猖獗而退缩放弃。

马克思决定暂时居住波恩,一边等待工作机会,一边继续从事自己钟爱的理论研究,进行真理的不懈探索。

因为马克思觉得,尽管自己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但是这并不代表很多问题都研究清楚了;相反,这反而让马克思看清了许多尚待进一步和更加深入研究的问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