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句赢在起跑线上,容纳了多少孩子的眼泪,和父母的心酸

作者:话唠不话唠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我想这句广告词已经不止是各类教育机构的代言词,更是父母们争相攀比的基石。

一句赢在起跑线上,容纳了多少孩子的眼泪,和父母的心酸

其实8090后的朋友都知道这句广告词出自某壮骨药品,本意是希望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如今这句话却被扭曲成另一种意思,也成为当今孩子们心里的噩梦。

说起起跑线,都知道源自于赛跑,而赛跑是一种体育运动,这就很符合上面提到的药品广告的意义。

而人生的起跑线在哪里,真的有起跑线吗,事实上起跑线也是在体育项目出现后才有的,所以人生是没有起跑线一说的。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的人足月出生,有的人未足月就出生,即使是同一个时间出生的孩子,也有五斤八,六斤二,甚至八斤的,而体内的细胞大小,数量皆各不相同。

国家法定孩子开始读幼儿园的时间是满三周岁,也就是即使差了一天也不满足开始幼教的时间,所以一个年段的年龄差逼自一岁,回过头来看,一个是已经会说话会走路的孩子,一个是刚出生的孩子,而他们就在同一个年段,甚至可能同一个班级,换言之,同一年8月31日出生的孩子,已经在读二年级,而同年9月1日的孩子只是在读一年级,只差一天知识量就是差了这么多。

一句赢在起跑线上,容纳了多少孩子的眼泪,和父母的心酸

父母把起跑线这个词强加在孩子身上,对于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为什么国家要规定孩子上学的时间,因为深深明白什么年纪应该做什么事,而对于很多不足三周岁的孩子,父母送去早教机构开始学习诗词,数字,甚至英语,这种拔苗助长的行为,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现在大多数孩子除了正常的上学时间外,课余还被各种辅导,兴趣班填满,很多家长会说,很可惜自己小时候没有这种条件去学习这么多知识,培养这么多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是种遗憾,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也觉得遗憾,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你的兴趣不代表是孩子的兴趣,你觉得遗憾,未必是孩子的遗憾,父母的遗憾应该自己去弥补,而不是让孩子去填补你的遗憾,也许现在父母回忆小时候除去这些遗憾,多数是美好的,但是以后孩子回忆小时候,也许不缺遗憾,但一定谈不上美好,当然同龄的我们能够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但是在孩子的角度,是不可能去理解的,就好像父母小时候也同样不理解自己父母为什么逼着自己学习一样,只有经历了才深有体会,所以不要去怪罪孩子的不理解,因为同样的事如果放在父母小时候,他们可能也一样接受不了,小时候本来就是贪玩的年纪,本来就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现在的孩子却在承受着不该他们年纪承受的事。

以前觉得多才多艺特别令人羡慕,但是真的能做的多才多艺也只是少部分人,现如今课业本就繁重,却还要求孩子多才多艺,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太过看中这些可能就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天赋,失之交臂才是真的遗憾,想象一下,以后的世界人人都是多才多艺的,那人人又都回到了一个最普通的位置,还是应该用心去了解孩子,知道他真正需要的,真正感兴趣的,而不该是样样通,却样样都不精。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礼物,他不笨不傻,甚至都很聪明,但是他们有属于自己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父母该做的应该是听孩子的心声,明白强扭的瓜不甜,适当给孩子娱乐的空间,劳逸结合,有太多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太值得父母去反思,请父母们好好回忆下自己小时候,再设身处地的去和孩子交流,我相信每个父母的经历都可以打动孩子,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而不是为了应付父母,老师,而强迫自己,压抑自己,学习本就是愉悦的事,不要用错了方法,适得其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