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开头是来自一位初三女孩的自白:
我感觉我每天都过得很急,
吃完东西,洗完澡洗完衣服就是学习。
写完作业之后还要背书,
11点睡觉,然后我5点半就要起床。
但我真的是太想睡觉了,
有时候我5点40才起得来。
但是老师说必须6点半之前要到学校,
如果晚起到学校还要罚抄。
所以每天早上都来不及吃饭,
我只能买个面包啃。
上早自习的时候因为太困还会打瞌睡。
我已经很克制、很努力,
但是我成绩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听到这位初三小女生的独白,
我瞬间破防。
几个旁人还觉得我好矫情,太敏感。
我不理会他们的看法,因为我知道,
小女生的哭诉何尝不是我学生时代的呐喊啊!
笨小孩在语数英物化生转换中行走的有多么艰难,
相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在天赋、学科敏感面前有多么逞强。
在老师、家长口中,你成绩不好,两大原因,
一是贪玩,学习不用心;二就是你学习方法不对。
OMG,我何尝想让家长、老师操心。
我倾尽全力,也找不到你们所谓的“学习方法”,我也很崩溃。
故事的结尾是在充满斥骂声的中餐厅:
旁桌的妈妈在大声呵斥女儿的不懂事,
在学习上花了很多钱,可是效果不尽人意。
妈妈越说情绪越激动,而女儿则在旁深埋着头,豆大的泪水砸到地板上。
这一幕引起了我们的高度关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我一直默默不做声。
“宝贝,别哭,我觉得你真的很棒”,
温柔的话语声从我旁边传来,
“为什么妈妈说我很差,一直说我很笨”,“妈妈是不是不爱我”?
坐的对面的男生哽咽着回答:“不,你真的很棒…是…是你妈妈爱你的方式不对”。
听到这,我释怀的笑了。谁没有被逼迫的过往,谁又不是别人口中的笨小孩呢?原来我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