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将顾客标为“鸟人”“丑女”,这算哪门子创意?

作者:长安观察
将顾客标为“鸟人”“丑女”,这算哪门子创意?

花钱买服务,结果一查自己的标签是“鸟人”“丑女”?近日,宠物品牌“Touchdog”(它它)的消费者着实被冒犯到了。岂料该品牌官方社群运营人员和直播间主播还回怼“一点小玩笑都开不起,格局小了”。引爆舆情后,两位当事人被停职处理。

常言道,顾客就是上帝。商家公然嘲讽丑化“上帝”,这是什么操作?还真得细究其理,才能发现背后的套路。这些年来,随着“流量经济”“眼球效应”大行其道,抢夺注意力的比拼愈发白热化,一些人便试图剑走偏锋、出丑卖乖。上述宠物品牌是一例,此前大型连锁超市大润发某门店被曝出将女性衣服尺码歪曲化——S(瘦)、M(美)、XL(稀烂)、XXL(稀巴烂),更有某内衣广告推出“躺赢”广告,公开传播矮化侮辱。

如此恶搞低俗,算哪门子创意?“抖机灵”固然能吸引一时关注,但毫无底线、不知尊重,招来的只能是骂名、臭名。商家需要开门迎客,最重要的是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形成具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形象。模仿某些明星网红“黑红也是红”的造势手法,声势越大越万劫不复。过于恶俗的营销,还会反噬品牌原有的积累。就像椰树牌椰汁几度卷入恶俗广告,令不少消费者感慨“童年记忆破碎”“再也无法直视,拿着都嫌害臊”。

恶俗恶搞式营销,还可能涉嫌违法。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商标法》也规定,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以此对照,不少商家的营销策略恐怕都得好好掂量掂量。种种教训说明,与消费者互动、作广告营销,脑洞可以大开,行为不可随意。把握分寸感,谨守法律红线、道德底线,是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

创意不是恶意,玩笑不是嘲笑。保持对人、对市场、对社会的基本尊重,企业才能行之长远,才是真正的“格局打开”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