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我和“雪如意”

作者:长城网

视频加载中...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我和“雪如意”

我和“雪如意”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段美嘉

北国塞外的崇山峻岭之间,横卧着一柄巨大的中国“如意”。它就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标志性比赛场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三年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直记录着它的成长,也记录下了中国人追冰逐雪、超越梦想的历程。

爬上正在建设中的“雪如意”顶端的我

说实话,当时我的全身都在发抖,一半因为恐高,一半因为激动。站上顶峰,众揽群山,我成为第一个站在“雪如意”最高点做现场报道的记者。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我和“雪如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家口赛区场馆总规划师张利。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刘志成 摄

我们还有幸采访到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家口赛区场馆总规划师张利。他告诉我,设计团队发现跳台滑雪赛道的S形曲线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曲线非常契合,这成为他们最初设计“雪如意”的灵感。而如何把冰雪运动的速度激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意境完美交融在崇礼的群山之巅,这是他们的职责,也是他们的梦想。

“雪如意”是中国首座符合国际标准的跳台滑雪场地,也是张家口赛区冬奥会场馆群建设中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雪如意”的柄首位置,是内部建筑面积相当于10个篮球场大小的顶峰俱乐部,仅建筑钢材就用了2200多吨。

“你猜猜,我们是怎么让这个大家伙抬起头来的?”张利先给我卖了一个关子,然后娓娓道来。

原来,“大脑袋”先是被设计成一个空心环以减轻重量,然后又设计了一个偏心环,让它重心向后倾斜。“像人一样,脑袋后仰啊,下巴就托起来了。”张利边说着边比划着自己的脑袋做起了示意。他告诉我,国外的跳台滑雪场只有顶部运动员出发区,没有观看区,而“雪如意”会给观众提供最佳视角,能够看到运动员腾空到最高点时的震撼场面。

“雪如意”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也就是它的柄身,与国外的跳台滑雪赛道大多建在土石方之上不同的是,“雪如意”是将194米长的赛道“架”在了空中。由115根支柱支撑的赛道,宛如一座身形柔美的“高架桥”。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山谷生态的影响而采用的环境友好施工法,保证了原地表径流与生态廊道不被阻断,野生动物也可以在下面自由穿行。

在《“如意”一天》特别报道中的我

从“雪如意”竣工倒计时100天起,我们开始了每天不间断的报道,日升月沉,朝夕相伴,我们记录下了“雪如意”一点点变得完美的过程,也记录下了这期间建设者们的汗水与艰辛。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我和“雪如意”

刘克志实地讲述雪如意建设过程。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刘飞 摄

刘克志是崇礼人,申办冬奥成功时他正在北京做工程。当晚,他约了几个张家口老乡痛快地喝了场酒,然后很快带着队伍回到家乡,加入了冬奥场馆的建设队伍。“雪如意”、“冰玉环”、奥运村……都留下了他和同伴们的汗水。

夏天,烈日骄阳,冬天,寒风凛冽,气温更是常常降到零下30多度。但刺骨的风吹不熄刘克志心里的那团火,他说:“我保证这是我干过最漂亮的工程!”

在崇礼直播全省大众冰雪联赛的我

去年冬天,长城新体育频道开通了一百多路直播信号,报道群众性冰雪运动开展盛况。冰上拔河、冰上陀螺、陆地冰壶,冰天雪地里的热火朝天,让我看到了人们心中被燃起的冬奥激情。他们中,有花甲之年才首次触冰的老年冰球队队员,有跌倒后顽强爬起不掉一滴眼泪的“冰雪宝宝”,还有见证了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的农民滑雪教练……曾几何时,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而冬奥,让冰雪运动成为中国人强身健体的新赛道,三亿人上冰雪,是中国承诺,更是新的中国力量!

在“雪如意”全球首秀现场直播中的我

去年年底,长城新媒体接到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崇礼承办河北省第二届冰雪运动会开幕式,并同步举行“雪如意”的竣工仪式!

我们改变了最初在“雪如意”顶端搭建火炬台的想法,设计了更为环保的灯光秀。12月21日晚7点,原本被夜幕笼罩着的“雪如意”,刹那间通体明亮,流光万道、瑞彩千条!与此同时,我激动中略带颤抖的声音,伴随着美仑美奂的“雪如意”画面,通过网络直播传遍了世界!

一线记者讲故事 | 基层见闻:我和“雪如意”

记者采访中国首位滑雪世界冠军郭丹丹。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韩颜 摄

点亮“雪如意”,点燃冬奥情!“雪如意”展示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创造、中国智慧,传递的是敞开怀抱拥抱世界、共创未来的中国信心、中国气派!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曾到北京、崇礼考察冬奥赛场建设,随后到北京故宫参观,当他看到陈列柜中的一柄如意时,突然用手指着,大声用中文说:“如意!如意!”我相信那一刻,巴赫读懂了中国的文化与自信,世界也读懂了中国的开放与包容。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世界已经听到了来自长城脚下的冰雪召唤。如今,我和我的长城小伙伴们正奔忙在迎冬奥报道的路上,我们会用更多的中国奇迹告诉世界——北京冬奥,中国准备好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