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
国防科技,是关乎着国家安全,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事项。如果没有1964年的那一声巨响,恐怕新中国的上空,会飞翔着许多不明之物吧?
不管别人怎么想,管了一辈子国防科技的张爱萍上将,是这么认为的。相信在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中,也都会作此感想。
那一辈人,绝大多数是想着后辈子孙的,也是希望后辈子孙们能够过得平安、过得幸福的。
1975年12月3日,邓小平陪同毛主席接见外宾。期间,邓小平和毛主席提到张爱萍时,对毛主席说:“张爱萍到七机部,是我派去的。”毛主席看了看一旁的邓小平,笑着说:“是你派去的,也是我派去的嘛!”
毛主席和邓小平在谈话
毛主席的回答,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张爱萍在七机部,主抓核工业的工作成绩,是持肯定态度的。
得知毛主席的话后,张爱萍非常激动,心里想:“毛主席真是伟大,他老人家对国家安全,对人民福祉,想得要比有些人深远!”
对于自己由不懂,到衷爱核工业事业,多少年来,张爱萍一直在反思,总结。最终认为:这一步,走得非常正确!
那还是在1961年的夏天,北戴河召开了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关于要不要搞“两弹”的问题。
会上的气氛,搞得十分紧张。坚持“两弹”下马的人和坚持继续攻关的人,互不相让,各说各有理。支持下马的人,考虑更多的,是国计民生的吃饭问题;支持上马的人,考虑更多的是国家安全问题,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对的。有时开着会,就吵起来,桌子拍得“啪啪”作响。
陈毅
陈毅元帅说:“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林彪元帅也表示支持:“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原子弹烧响。”
有不同意见,相互表达,拍拍桌子也没什么。要想弄清问题,还得靠调查研究。对此,刘少奇说:“先把情况摸清楚,再作决定。”
会后,陈毅和聂荣臻找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张爱萍,要他带队,下去搞搞调查研究。
接到任务后,张爱萍对陈毅元帅说:“我只知道皮蛋、鸡蛋、山药蛋,不懂原子弹。”陈毅元帅一听,这还了得,便“熊”他说:“不懂你不会学?谁是一生下来就会的?”
陈毅元帅的话,让张爱萍无可反驳。后来,他便找了刘西尧,在二机部部长刘杰的陪同下,对核工业系统的铀矿山、铀水冶厂、铀浓缩厂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进行了历时一个月的调查研究。
张爱萍在谈工作
回京后,张爱萍等人向聂荣臻作了汇报,并于11月14日,向中央军委写了报告,抄送邓小平。在报告中,张爱萍作出的结论是:
“原子能工业建设总的情况是好的,各项工作都有很大进展,若组织得好,抓得紧,有关措施能及时跟上,在1964年制成核武器和进行核爆炸试验,是可能的。”
报告递上去之后,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这让张爱萍备受煎熬。
1962年10月19日,刘少奇主持政治局会议,听取了罗瑞卿关于国防工业的汇报。刘少奇表示,中央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抓。十天后,罗瑞卿提交了《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
11月3日毛主席仔细研究了罗瑞卿的《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领导问题的报告》,并批准了这个报告,在报告上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当天,由毛主席批准,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为首的、15人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张爱萍的名字赫然在列。
专委会主任周恩来与贺龙、聂荣臻、张爱萍交谈
1962年6月,毛主席听取了杨成武副总参谋长,关于战备情况的汇报后,当即指出:“ 对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应抓紧进行,不能放松。”
毛主席的指示,给原子弹研制问题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全国迅速组织力量,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原子弹研究工作。
在经历过了千难万难之后,在张爱萍和邓稼先等人的带领下,英雄的科研人员们,奋战在祖国的大西北。
他们住着简陋的房舍,吃着全国人民节衣缩食支援来的粮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经历了两年的艰苦奋斗后,于1964年10月16日,炸响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张爱萍(右一)向周恩来总理报告
冉冉上升的蘑菇云,让在现场的张爱萍激动不已。他拿起电话,向周恩来总理汇报:“总理,蘑菇云升起来了,我们的原子弹试验成功了!”
听到张爱萍激动的声音,周恩来总理冷静地说:“是核爆炸吗?你们确定是核爆炸吗?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不是核爆炸,毛主席还在等着呢!我就在这儿等待你们的消息,你们抓紧落实。”
听了周恩来总理的话,张爱萍立即组织了邓稼先等相关专家,进行数据方面的论证。经过论证,确定了是核爆炸。张爱萍拿起话筒,很确定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周恩来总理。
毛主席听到我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他站起来在办公室里走了好几圈,擦了一下流出的眼泪,说:“终于成功了!”
这一刻,不仅是核试验场,全国人民都为之振奋。有了原子弹,中国人民再也不用受外国的核威胁,害怕外国的核打击了。这一年,中国人民一直处在兴奋之中,祖国大地上到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穿着防化服的张爱萍
整整一年,张爱萍的心情也非常好,见人总是笑呵呵的……
1977年7月,邓小平主持军委工作。一天,邓小平让秘书打给张爱萍电话,要他来谈话。
来到办公室后,邓小平把张爱萍让到沙发上坐下。在寒暄了几句后,邓小平便说出了这次谈话的主题。从邓小平的话里,张爱萍听出,邓小平是有意让自己出任中央军委的秘书长,协助他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邓小平表示,这次军委的人事变动,叶剑英元帅那里已经谈过话了,张爱萍在总参工作多年,各方面情况都熟悉,很适合当这个军委秘书长。
这个职位,要比张爱萍现在的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主任高一些,待遇上也更好一些。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说,官高了、禄厚了是好事,求之不得呢!
张爱萍与战友们在一起
对于邓小平的认可和信任,张爱萍心里十分感激,自认为也能够干好这个工作。但是转念一想,张爱萍觉得国防科委的工作非常重要,自己一直在这方面干,和那些科技人员也有感情了。自己应该考虑的是国家的强大,不能仅仅贪恋权位。
想到此,张爱萍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说到底,我们的军队,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武器装备的现代化问题。从目前高级干部的现状来看,能搞军事行政工作的大有其人,但搞武器装备、抓国防科技的就没那么多了。自1956年起,我就开始协助聂帅,抓这一方面的工作。我认为,在这方面做你的助手,要更合适一些。今年,我67岁了,就再干3年,争取把我军的装备,搞出个样子来,给你一个满意的结果!”
张爱萍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当时,他刚刚把国防科委的洲际导弹、潜地导弹、通信卫星计划制定出来,正准备大干一场。
对于张爱萍的推辞,邓小平没有任何不悦。他心里知道,张爱萍不是那种不服从命令的人,虽然有些“惹不得”,但在大事面前,绝不含糊。
邓小平略微想了一下,问:“既然你不愿意当这个秘书长,你看谁合适?”
邓小平
张爱萍稍加考虑后,说:“罗瑞卿比较合适,他曾干过一段时间秘书长,很会做协调工作,还是让瑞卿同志干吧!”
邓小平说:“罗长子的能力没有问题,他的腿不是不太好吗?”
张爱萍说:“没关系,现在,他的腿已经恢复得不错了,不会影响他在那个位置上的工作。”
听了张爱萍的话,邓小平心里也认可他推荐的人,便没有再说话。临别时,邓小平嘱咐张爱萍要把武器装备好好抓起来。
后来,罗瑞卿邀请张爱萍到家中做客。张爱萍刚坐下来,罗瑞卿便激动地对他说:“听说,你在小平同志面前推荐了我,你看我这个样子还能干吗?”
罗瑞卿在视察
张爱萍坚定地说:“能干!罗斯福两条腿都不行了,还坐着轮椅当总统呢!当秘书长又不要你往下边跑,有车有电话,再找两个能干的秘书就行了。你要相信自己!”
张爱萍的话,让罗瑞卿拾回了一些信心。随着两人的交流,罗瑞卿眼睛里的光芒越来越亮,显然是信心十足了。在临别时,罗瑞卿不忘谦虚地对张爱萍说要多帮自己出主意。
8月12日,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张爱萍和李耀文、钱学森、朱光亚等人,作为国防科委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公布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军事委员会的组成名单。军委秘书长是罗瑞卿,张爱萍为委员。
在军委秘书长的任上,罗瑞卿依然保留了他那种大刀阔斧又细致缜密的工作作风,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获得了邓小平的认可。
在张爱萍的带领下,国防科委的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张爱萍与科学家钱学森、朱光亚在一起
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了洲际导弹。洲际导弹的发射成功,让张爱萍十分高兴,诗兴大发,写下诗句:
“今日雕弓满月,敢平寇蹄狼烟。”
洲际导弹发射成功不久后,已是72岁高龄的张爱萍,认为自己的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了,终于可以放心地退休了。于是,他拿起笔,给邓小平和中央军委写了一封退休报告,希望能够退休养老。
邓小平看到张爱萍的退休报告后,对他说:“这段时间,也真是辛苦你了。你就去罗马尼亚,休息一段时间吧!”
在邓小平的话里,张爱萍觉得这回,自己真是要退休了,便答应了邓小平的提议,开开心心地前往罗马尼亚休息。
到了罗马尼亚后,张爱萍发现,自己的身份居然不是一个普通的游客,对方接待规格之高,超出了他的想象。罗马尼亚的领导人,以国家领导人的规格接待了他,这让他很是不能理解。
张爱萍与邓小平等人在一起
正在疑惑时,张爱萍接到了国内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他才知道,自己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了。
这件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对张爱萍深知的邓小平,早就知道了张爱萍最喜欢推辞,总想把更好的机会留给后辈的高尚品格。为了让张爱萍没法推辞,便瞒着他,直接把这个职位,强行塞到了他的手里。
在国务院副总理的任上,张爱萍也没有懈怠,总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让邓小平十分满意。
两年后,张爱萍想着,这一次,总可以退休了吧?正当他准备再次申请退休的时候,新的任命便下来了。国防部长,便是这一次的职位!
1985年7月底,邓稼先来到北京,向国防部长张爱萍,汇报工作。昔日的老朋友见面,张爱萍非常高兴,和邓稼先说了好久的话。
在交谈中,细心地的张爱萍发现,这位共和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脸色不太对,心里十分担忧。便拿起电话,拨通了301医院的号码。
张爱萍在布置工作
在电话里,张爱萍特意向医院交代,说是有一位功勋科学家,要到医院去做检查。并向医院嘱咐,这位功勋科学家的时间非常宝贵,一定要提前准备好,不能让他等太久。
刚开始,邓稼先不太愿意去检查。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很明白,受了核辐射的自己,生命不会太长久。他要抓紧自己剩下的每一秒时间,为新中国的尖端武器,再出哪怕一点点的力气。
但是,张爱萍心里想的是早发现早治疗,一定要为国家保住这位新中国的科学家,科学家对新中国太珍贵了!
在张爱萍的坚持下,邓稼先不得不和警卫员一起前往医院。临行前,张爱萍对警卫员千叮咛万嘱咐,要确保邓稼先真正地检查完,一定不能让他中途开溜。
检查的结果,让张爱萍非常吃惊!在邓稼先手术的当天,张爱萍放下了手里的一切工作,来到手术室外,等候手术结束。
张爱萍与聂荣臻、邓稼先在一起
这时的张爱萍,已经是75岁高龄了。他拄着拐杖、忍着伤腿的疼痛,咬着牙,擦着头上的汗珠,就那么静静地等着,一直等了5个多小时。
张爱萍对科学家的关爱,是发自内心的。他经常说:“你们大胆地去工作,只要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就好。成功了,成绩是你们的;失败了,责任是我的。”
对于工作,张爱萍是十分认真的,也是很有成绩的。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爱萍也承接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人的光荣传统:愿意和群众在一起!
1987年,国防部长张爱萍前往四川,视察这里的一个军工企业。
当地有关部门接到通知后,为了张爱萍的安全和行车顺利,特意申请调动了一些警力,在街道上执勤。
张爱萍乘车来到街道上后,看到了站在街道两旁林立的警察,便问路上为什么站了这么多警察?秘书回答说,因为首长来了,这些警察在沿途执勤呢。
张爱萍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一挥手,说:“赶紧让他们撤了!我们都是从群众中出来的,老百姓还能吃了我啊!”
警察撤走后,张爱萍一行的车子,很快便来到了张爱萍将军的老家——达县。
张爱萍在达县
到达达县后,张爱萍来到大街上。群众们看到张爱萍将军后,都围过来向他问好。这让张爱萍非常高兴,不断地和热情的群众握手、问好,交谈。老百姓见到张爱萍将军如此亲民,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事实和张爱萍将军预料的一样,百姓们对他非常热情。
在达县,当地的同志们考虑到,自从参加革命后,张爱萍将军已经快60年没有回来过了,便用公款安排了几桌酒菜,把他的一些亲戚请来,大家见见面,一起叙叙旧。
让当地同志们没想到的是,这件事情让张爱萍非常生气,他说:“哪能用公家的钱,招待我自己的亲属呀?这绝对不行,不能开这个口子!”
随行的四川省委的领导和秘书,劝了好久,都没办法说服张爱萍接受这个安排,便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爱萍夫人李又兰同志,想让李又兰帮着说说话。但是,李又兰却是坚定地站在了丈夫一边,支持爱人的决定。
张爱萍的生气,让随行的同志们心里十分不安。最后,亲戚们也都散了,各回各家。
事后,张爱萍的心里也十分难受。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那些亲人了,大家大老远跑过来,饭没吃一碗,水没喝一口,就都回去了。这让他觉得有些对不住家乡的亲人们。
次日,趁着星期天,张爱萍轻车简从,来到故乡,挨家挨户地拜访了那些前一天回来的亲戚朋友,以及父老乡亲和干部群众,向他们表达了歉意。同时,张爱萍就此事,耐心给乡亲们作了解释。
乡亲们听到后,都认为张爱萍将军做得对,大家打开心怀,笑了起来,笑声在张爱萍故乡的天空回荡,久久不息……
这一年,张爱萍再次向组织上递交了请求退休的报告。这一次,终于获得了批准。当天,张爱萍说:“这么多年了,终于可以退休了!”
张爱萍通过卫星给新疆打电话
据张爱萍将军的长子张翔回忆:“在退休的那一天,张爱萍高兴地让人把军委办公室撤了下去……父亲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留恋个人权位的人。他总是说,职位要留给那些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人。”
张爱萍将军退休后,晚年生活,过得十分惬意。平时,他喜欢写写诗,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尽管他已经退休,却依旧挂怀着国家建设,尤其是国防科技的建设。有时候,他也会到科学家的家里,看望一下,同他们交流交流,嘘寒问暖。
张爱萍说:“科学家是国家的宝贝,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他们。一定要想办法,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和家庭!”
张爱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心里知道,那些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方面如痴如醉,默默地为国家做着贡献,但是在生活上却是显得讷了一些。所以,照顾好科学家们的生活,就是对他们的最好关怀,也是对全国人民最大的忠诚!
晚年的张爱萍将军
在晚年,家人们都劝他好好养病。但是,张爱萍将军的嘴里,却经常念叨着国家的国防建设事业,似乎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