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家岩之战:刘伯承背水一战打败杨森,几十人缴械上万人

作者:当年江令

大家都知道刘伯承元帅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军事家,曾经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刘帅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川军之中威名赫赫的名将了,就连以勇猛善战著称的川中军阀杨森都在他手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刘伯承元帅原名叫刘明昭,出身于开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在私塾上学,后来因为父亲不幸病故被迫辍学回家务农。1911年,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重庆的革命党人张培爵等人也趁机响应,在重庆建立起了蜀军政府,刘伯承也在这时加入了革命军的队伍中。1912年,蜀军政府在重庆建立起了重庆陆军将弁学堂,刘伯承也考入其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不久后,刘伯承从重庆陆军将弁学堂毕业。当时正好同盟会员熊克武组建的第五师驻扎在重庆,刘伯承便被分配到了第五师中。

杜家岩之战:刘伯承背水一战打败杨森,几十人缴械上万人

刘伯承

也正是从川军第五师开始,刘伯承元帅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事生涯。遗憾的是,这个军事生涯的开端并不是那么美丽。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熊克武也站出来拉起了讨伐袁世凯的大旗。然而熊克武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四川督军胡景伊却有四个师的川军。再加上其他前来帮忙的北洋军、甘军等部,袁军实力远在讨袁军之上,很快熊克武就惨遭失败,被迫逃往日本,刘伯承元帅也被迫离开四川前往上海避难。

1915年,护国运动爆发之后,刘伯承再度跟随熊克武等人返回四川,加入了护国军的行列。也正是在这时,第五师得到了重建,刘伯承逐渐成为了其中的中坚力量。护国运动结束后,川军又开始了与滇军、黔军的角逐时代。1917年,熊克武、唐继尧等组成的靖国军击败段祺瑞支持的四川督军刘存厚,再度掌控了四川。不久后,熊克武被南方的护法军政府任命为四川督军。

经过多年的战场生涯,熊克武也有心对部队进行整编,就挑选第五师中的精锐,组成了自己的督军署警卫团,由张冲担任团长,刘伯承担任副团长。因为张冲本人以前不是学陆军的,平日里也根本不管事,警卫团实际上就是由刘伯承负责。两路驱滇以后,熊克武将自己的基干部队扩编为第1军,督军署警卫团也被扩编为混成第2旅,由张冲担任旅长,刘伯承担任第1团团长。

随着刘存厚再度跑路,四川逐渐成为了第1军和第2军争霸的局面。第2军的军长为刘湘,川中速成系的代表人物,也是在川中数次大战里一路发家起来的。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熊克武和刘湘之间难免有一战。原本熊克武还寄希望于通过与湖南督军赵恒惕联手援鄂缓解内部矛盾,但却因为吴佩孚的阻挠而以失败告终。没了对外扩张的机会,矛盾就只能对内解决了。

不过还没等双方开打,刘湘就先被踢下了台。在第1军和第2军联手削除四川其他军阀的计划中,刘湘被熊克武的同学、第1军军长但懋辛摆了一道,成为了川中各路军阀指责的对象,不得不通电下野,将第2军的指挥权交给了速成系的大将杨森手里。杨森虽然早年也是川军出身,但早在护国运动时就已经投入了滇军名将赵又新的门下。两路驱滇的战役中,杨森再度返回川军,并一路率军连续攻下泸州等重镇,打得滇军狼狈逃窜。也正因为杨森太过勇猛善战,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一个降将变成了仅次于刘湘的速成系第二号人物。

刘湘在但懋辛手上吃了个哑巴亏,这早就让第2军的将士们分外不满,时刻想要报仇。如果刘湘还在的话,以他的老成持重还不会轻易开战,但现在第2军军长是以勇猛著称的杨森,他当然不会甘心吃亏,立刻就对第1军宣战了。因为此时熊克武早已经声称辞去四川督军一职,变成了幕后指挥者,前线战场便成了但懋辛和杨森两个人的角逐。

但懋辛深知杨森勇猛善战,自己正面抵抗肯定讨不了好,便从一开始就不断放弃沿途城池往后退却,希望能拖垮杨森。只可惜,但懋辛还是错估了杨森的能耐。身为勇战派的代表人物,杨森一旦打顺了简直无人能敌,在他的追击下第1军竟然逐渐有些难以停止退却的脚步了。再加上此前但懋辛不断后撤,让第1军的将士们也感到有些难以忍耐,决战便成了但懋辛唯一的选择。

通过一番考虑之后,但懋辛将决战的地点选在了杜家岩。这里是一处古战场,曾经是清军和白莲教交战之地,该地地势开阔,居高临下,背靠着嘉陵江,正是适合作战之地。选好了地方,自然还需要大将才行,当时第1军总共只有两师一旅,第2军则有两师两旅。人数处在劣势,对面又有能打的杨森,必须要挑选一位良将才能胜任。但懋辛也知道张冲没什么本事,便干脆让刘伯承临时负责指挥全军,率军在第一线抵挡杨森。

杜家岩之战:刘伯承背水一战打败杨森,几十人缴械上万人

熊克武

接到命令时,刘伯承正率军在嘉陵江上架设浮桥,以作为全军后撤的道路。然而因为当时刚下过雨,江水忽然暴涨,浮桥怎么也架设不成功。到达杜家岩前线后,刘伯承首先就告诉全军:“我之前是负责架设浮桥的,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浮桥没有架设成功,我们现在只能背水一战了。后面就是嘉陵江,如果我们不拼死作战,那根本没有后路可走。嘉陵江的江水那么多,我们是喝不干的。”众人一听,也觉得没有后路可走,便都坚定下心死守杜家岩的阵地。

杨森追击了那么久,其实军队也早已经有所疲惫,再加上杜家岩地势较高,向上仰攻本来就吃亏。一时之间,杨森不但没能攻下杜家岩,反而在前线吃了几次小亏,不得不向后撤退到中滩桥一线,以等待后续的援军。刘伯承当然不可能这么放过杨森,他立刻率军追击,也赶到中滩桥与杨森隔江对峙起来。打到了这个份上,双方实际上都已经非常疲惫了,就看谁在关键时刻顶得住了。

就在这时,第1军后方的一支生力军赶到,刘伯承知道后大喜过望,立刻就要带着这支生力军渡江,从中间直取第2军阵地。这一下可把其他将领吓坏了,在他们看来,第1军全军都攻不破第2军防线,靠一支小小的生力军有什么用。更何况刘伯承还要直接攻击对方防守最严密的中央,对面可有杨森这等猛将坐镇。刘伯承便向众人解释道:“我们与第2军打了这么久,双方都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这时候只需要生力军冲击对方,必定可以击破敌军。更何况我们有生力军,对方也有生力军,就看谁先用在正确的地方。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只要从对方的中央突破,足可以击溃对方。”

说完之后,刘伯承没有再听其他人的劝阻,果断带着军队渡江从中央发起了突袭。第2军早已经疲惫不已,士气也十分低落,人数虽然看着很多,但实际上已经不堪一击了。在刘伯承的猛攻之下,第2军的中央防线立刻崩溃,哪怕是杨森也无力阻止败局,被迫向后狼狈撤退。随着第2军的惨败,其他各路川中军阀也加入了大战,杨森就此一溃千里。在各路人马的追击之下,第2军彷佛成了丧家之犬,只能够狼狈向东逃窜,连休息都顾不上。刘伯承率领着人马追击在前,更是创造出了几十人缴械了对方上万人的奇迹。此战之后,刘伯承在四川名声大噪,成为了川中赫赫有名的名将。

因为败得实在太惨了,杨森只能够一个人跑到湖北避难。等他到武汉时,随身只剩下了一枚印章。其他第2军的将领也非常惨淡,唐式遵勉强靠着一块门板顺江而走,才躲过了一劫。坐在后面的刘湘也只能真的下野,返回大邑老家不敢出来。靠着刘伯承元帅的神勇表现,熊克武终于实现了独霸川中的梦想。遗憾的是,刘帅并没有因此获得任何提拔,之前是团长,现在依然是团长,旅长的位置依然是由张冲霸占着。倒不是熊克武不想提拔下面的人,只不过因为张冲怕升迁后不容易控制部队,死活不肯就任师长。张冲不向上升迁,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上不去了。熊克武虽然对已经在川中颇有威名的刘伯承非常赏识,但却不愿意破格提拔,事情就这么僵了下来。

杜家岩之战:刘伯承背水一战打败杨森,几十人缴械上万人

杨森

不久后,杨森在吴佩孚的支持下,再度反攻四川。刘伯承也再次随军前往前线,迎战入川的北洋军以及甘军、陕军等部队。这一次,依然以杨森的失败而告终,各省联军被杀得大败,最惨的甘军甚至被集体缴械。遗憾的是,在这一次的大战中,刘伯承不幸负伤,不得不离开混成第2旅前往成都养伤。

随着刘帅的离开,熊克武所部再也没能找到曾经的辉煌。不久之后,刘湘、杨森等人在吴佩孚的支持下,再度卷土重来,失去刘帅的第1军却没有了昔日的战力,竟然很快就被杨森杀得大败,熊克武只得黯然离开了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