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作者:鹏翔E教育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导语

百舸争流,投送先锋。当前,时值改革关键时期,随着战略投送作战属性的增强和陆军院校教战研战标准的提高,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建设的方方面面更具“战味”,既表现在团结协作的战斗精神,又体现在激发崇尚荣誉的价值追求。

对标先进、弘扬精神,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在新的起点谋划学院抢占先机、赢得竞争优势,把握发展主动,陆军军事交通学院组织一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形式新颖的“创先争优 勇站排头”主题报告会,总结各项比赛和工作经验,鼓舞士气,开创未来,提升学院全方位竞争实力。

“三夺双冠”,打响“军交猛狮”品牌

比拼“跨越险阻2021”陆上无人挑战赛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报告人:朱愿

“跨越险阻”是我军地面智能无人技术领域最高赛事,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科院、兵器工业集团等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强手如林,覆盖了国内从事陆上智能无人技术领域的优势团队,“军交猛狮”领命出征。这是继“跨越险阻2016”、“跨越险阻2018”,我院实现连续三届斩获赛事“双冠”,更是在这项赛事“冠名”和打响了“军交猛狮”品牌、军交烙印。

赛前,筹划部署,积极备战。竞技赛场,激烈的竞争、突发的情况、条件的艰苦,对手的强势,超出我们的想象,但团队成员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宁让自己淋雨也要保护车身器件,宁让昼夜颠倒也不轻言放弃,勠力同心,攻克万难,确保了比赛顺利完成。

作为比赛中唯一获得冠军的军队单位,这次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院党委领导的关心指导,离不开机关领导的精心部署,离不开全院师生的支持鼓励。

“速度与激情”的巴哈视角,震撼来袭……

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报告人:王国军

巴哈大赛是一项国际赛事,起源于美国(1976年),是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一种,风靡内外,颇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各参赛车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同一型号发动机,设计制造一辆小型越野车,进行技术检查、赛车设计答辩、营销答辩、牵引力测试、操控性测试、耐力测试等“全方位”“全画幅”的PK竞技。

这项比赛既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教育,又是一种工程实践过程,将“教”与“学”贯通,实现实践教学与课程深度融合。通过这个平台,有效推动学院“军用车辆构造”、“军用车辆理论”、“军用车辆设计”三门课程改革,意义深远。

精彩演绎军交版速度与激情。“难”和“险”是今年赛道的两大特点,炮弹坑深度达到了50cm,石块的高度到40cm,爬坡坡度将近30度。面对艰难的赛道、频发的意外情况,凭借整车设计和驾驶员合理驾驶策略,我们顶住压力,沉着应对,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最终取得了本科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并肩作战取长补短 班师回营复盘总结

参加某实兵演习情况报告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报告人:曹传景

演习落下帷幕,教战研战永不下课。冲锋在教战研战的前沿阵地,驰骋在重大演训活动中,检验我军训练成效、提升我军战斗力水平,打造了过硬的“磨刀石”,这是来自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参演教员的“年度关键词”:教战、研战、练战。

通过参加此次演习,拓展了专业视角,锻炼了意志品质,促进了院校与部队间的融合交流,全面掌握了任务式演练筹划、融合式课目设置、一体式组织实施的演练程序方法,“沉浸式”参演为后续演训奠定了基础。

通过参加本次演习,对照学院的专业教学和训练演练,体会深刻:联起来,探索建立院校与部队联教联训机制;走出去,争取和创造机会让专业教员参加部队专项活动;明导向,提高教学内容贴近部队、贴近实战程度;利其器,健全完善实战化教学训练装备器材;研作战,为新型复合指挥人才培养提供牵引。

重视教学、钻研教学、服务教学

“教坛之星—2021”教学比武情况报告(一)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报告人:张昕

陆军“教坛之星”教学比武活动高手云集,各个院校参赛队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次参赛比武,在学院首长与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们六次试讲、五稿定题;专心备赛、精心筹划;决战比武,全力拼搏,三个阶段贯穿比武全程。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收获颇丰:课程层次不在高、内容不在难、设计不在深,而在于要战、要实、要准;教学方法手段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临机处置能力也是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现场应变务必要稳。

一路前行一路成长。在陆军“理论组”12所院校的15支队伍中,我们一路比拼,一路向前,排名第六,获三等奖。尽管比武已经落下了帷幕,但对于我们团队来讲,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吸取参赛经验、提升自身觉悟、将学习感悟转化为提升教学任务的内在动力源泉,让课程走上新台阶、让教学展现新面貌,我们永远在路上。

成绩是共同奋斗出来的

“教坛之星—2021”教学比武情况报告(二)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报告人:高杨

教学比武竞赛,形式特别,要求特殊,为战、思政、信息智能等要素不可或缺。我们针对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翻转课堂形式,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为战方式上,反复取舍、修改优化,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实船组织的有机结合。

勇于参赛、精心备赛,我们突围冲出教研室、专业系、校区、学院的层层选拔,最终冲到陆军决赛,在陆军“教坛之星-2021”实践组比武竞赛中获得三等奖。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党委机关重视给力,专家同事相助鼎力,团队成员拼搏奋力。得益于坚持结合遂行渡海登岛作战任务对课程建设的新要求,在实践性教学的规范、组织、实施、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先进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员必修的功课,也是课程教学团队整体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只有坚定信心、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才能适应实战化教学要求,不断取得更大进步。

挺进高原、走近边防、走进前沿

科研服务任务部队情况报告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报告人:曹海泉

紧盯军事科技前沿提升保障力,聚焦备战打仗开展科研创新。院校科研工作者,以聚焦备战打仗、向科技要保障力的鲜明导向,在无人化后装保障等前沿领域,贴近实战大抓科技练兵,既是职责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零距离”走进高原部队开展科研服务,与边防军人近距离的接触交流:读出了牺牲奉献的时代内涵,看到了忠诚使命的军人样子,悟出了红色基因的致胜密码,激发了备战打仗的内生动力,强化了履职尽责的格局觉悟,深受感动、备受鼓舞,

学院作为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院校,在教战研战上更应该走在部队前列,跟踪作战样式演变,掌握部队一线动态,将最新战法训法融入教学,加快建强无人装备工程等智能化新兴专业;坚持科研立项源于部队,成果才能用于部队,着力解决部队迫切需求问题;紧密结合部队实战加快模拟训练系统和器材的研发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训练与部队练兵备战无缝对接,让毕业学员带着最可靠的政治素养、最先进的作战思维、最前沿的专业技术走向工作岗位。

传承军交精神 争做打赢先锋

“强军杯”篮球赛选拔参赛情况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报告人:李德强

这是一支“永往直前、勇战勇争”的年轻战队,这是一支“坚如磐石、坚不可摧”的钢铁战队,这是一支“敢于争先、敢打敢拼”的血性战队。

首届陆军直属院校“强军杯”篮球比赛中,发扬“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精神,训练备战56天,总训时超376个时,从一支基础薄弱的临时“拼接”球队成长为配合默契、能攻善守、堪当大任的专业战队。实现“冲出赛区,征战陆军”目标,北京赛区选拔赛直面亮剑,三战三捷,斩获北京赛区第一名。决赛中,历经四场紧张较量,斩获季军,打出了军交人的精气神,展现了军交学子争做打赢先锋的良好精神面貌,为学院争得了荣誉。

深刻体会到坚定的目标自信是“想干事”的思想基础;周密的筹划准备是“善谋事”的前提保障;顽强的军交精神是“能干事”的坚强后盾;科学的教学引导是“干成事”的关键支撑;密切的团队协作是“善作为”的制胜法宝;安全的防护意识是“谋打赢”的坚实基础。

“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全体军交学院人发自内心地树立一种专业自信、院校自信、前途自信,筑牢投送强军、交通强国的信心,致力将我院战略投送能力支撑性建实建强!

参与策划:曹海泉、侯远达

摄影:马如喜

这场事迹报告会,让“投送先锋”的故事落地开花

来源|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发布人:祥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