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作者:以史为镜的背后

庙号,是对皇帝的称呼之一。庙号起源于商朝,后世子孙把已经去世的先人放到庙里面进行供奉。不过并不是说所有君主都有资格享受后世供奉的,只有那些对国家贡献特别大,值得后世祭祀的君主才能放进庙里面,他们才有资格有庙号。唐朝之前,一个王朝最多只有七个君主有资格有庙号,这个是规定。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不少王朝还是打破了这个规个皇帝矩。但有个王朝非常厉害,这个王朝严格遵守这个规定,它就是汉朝。两汉四百多年,一共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这标志着西汉建立。公元8年,王莽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西汉一共存在210年,从汉太祖刘邦到孺子婴,一共有15位皇帝。公元25年,自诩为西汉皇室成员的刘秀称帝,继续使用汉的国号,被视为西汉的延续。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东汉灭亡。东汉一共存在196年,历经13个皇帝。两汉加起来共有406年,28个皇帝。虽然汉朝的皇帝比较多,但是在庙号这方面,却没有乱来。这在古代王朝中还是很少见的。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前面说了,庙号是在君主去世后才有的。一般都是根据君主的生平才决定是否给他们庙号,贡献大的才有。所以很多君主都想在死后能获得庙号。两汉一共28个皇帝,里面的明君确实不少。不过即使有再多的明君,也只有7人有资格有庙号。我们今天看一下两汉有庙号的七个皇帝,以及他们有哪些贡献。

汉太祖刘邦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估计很多人会认为我写错了,应该是汉高祖刘邦。事实上,刘邦的庙号就是太祖,他的谥号为高,所以也叫太祖高皇帝。时间久了之后,大家直接叫汉高祖。庙号里面却是存在高祖,比如唐高祖李渊,但高祖和太祖之间悬殊非常大,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太祖的档次要比高祖高得多。而刘邦的庙号就是高档次的太祖。对于刘邦庙号的由来大家肯定没有质疑,他是西汉的开国之君,应该有自己的庙号,这是铁律。开国之君的庙号就应该是祖,而他自己又是白手起家,叫太祖也理所应当。至于刘邦的功绩就不用多介绍了,很多人也都比较熟悉。不过光是建立西汉这一条也就足够了。

汉太宗刘恒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说汉太宗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他的谥号大家非常熟悉——汉文帝。一般来说,每个王朝的第二个庙号都是太宗。根据谥法里的规定,开国之君是祖,守成之君是宗。开国的祖一般都是太祖、高祖之类的,种类并不多。但宗的种类非常多了,世宗、昭宗、仁宗等等,而宗里面最高的就是太宗。太就是第一的意思,他是王朝里第一个宗。拥有这个庙号的皇帝,一般都是第二个皇帝,或者和开国没多久的皇帝。太宗的意思就是能全面继承开国皇帝的意志。第一个全面继承开国皇帝意志的人,能力肯定不一般,所以拥有这个庙号的人能力也都比较强。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我们看一下刘恒在位期间的贡献能发现,他确实值得拥有这个庙号。他即位之前,国家刚经历诸吕之乱,西汉处于十字路口上。刘恒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国家走向中兴。对待匈奴,他继续使用和亲的手段,保持边界稳定。他对汉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完全配得上太宗的庙号。

汉世宗刘彻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刘彻的谥号是汉武帝,这个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刘彻的贡献很多人耳熟能详,他可是与秦始皇齐名的人,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推动。他完全有资格拥有自己的庙号,要是他没有资格的话,后面的帝王几乎都不配有资格有庙号。世宗在庙号里面的意思就是守成之君。“世”有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意思。这样看的话,这个庙号用在汉武帝身上非常贴切。他继承皇位之后,确实将其发扬光大。他把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进一步发扬,如果不是他,封建制度也不可能在我国传承两千多年。对于这个谥号,刘彻当之无愧。

汉中宗刘询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汉中宗刘询的谥号是汉宣帝,这样讲的话很多人就知道是谁了。中宗在庙号里面有中兴意思,一般都是给那些把王朝转危为安的帝王,如果我们了解刘询的状况,就知道他确实是一个把西汉转危为安的君主。汉武帝在位后期,由于比较昏庸,而且常年对外征战的原因,导致民生凋敝。整个西汉当时处于灭亡的边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询在霍光的支持下当上了皇帝。刘询登基之后,前几年都是霍光掌握大权,霍光去世后,刘询大权独揽。在他的统治下,西汉王朝焕然一新,百姓生活富足、官员贪污腐败的现象也得到改善。连汉武帝都没有平定的匈奴,在刘询统治期间也被击败。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总的来说在刘询统治期间,西汉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因此也称这段时间为孝宣中兴。不管怎么说,中宗这个庙号,给刘询是再合适不过了。

汉世祖刘秀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汉世祖刘秀也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前面说的四个皇帝都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从刘秀开始说的都是东汉皇帝。讲汉世宗刘彻的时候说过,世有传承并发扬光大的意思。“世祖”的“世”也有传承并光大的意思。不过这后面的“祖”是开国之君的意思。在庙号里,这相当于他重新打了一遍天下。这样看的话刘秀也完全符合这个意思。毕竟东汉是他一手建立的,庙号为祖也没什么不妥。当然,他不仅庙号和刘彻相似,谥号也非常像。刘彻的谥号是“汉武帝”,刘秀的谥号是“汉光武帝”。说白了都是武,军事上的贡献都非常大。由于一个王朝不能有两个谥号一样的人,所以才给了他加了个光。

抛开刘秀的其他功劳不谈,光是重建汉朝这件事,也足以让他有资格拥有世祖这个庙号。

汉显宗刘庄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汉显宗刘庄,谥号孝明帝。他是刘秀的儿子,东汉第二位皇帝。纵观刘庄的一生,我们能发现他做的事和一个人非常像,就是汉太宗刘恒。刘庄继位之后,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富足。在军事上,他命令班超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重新掌控西域。不仅如此,他还把佛教引入中国,这对我国文化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如果东汉的刘秀庙号叫汉太祖的话,刘庄的庙号绝对应该是太宗,他做的一切都比较符合太宗庙号的要求。不过谁叫他们是东汉呢,西汉已经有太宗了。所以他只能叫其他庙号,这样就选了显宗。显在庙号中有发扬光大的意思,意思是把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说白了和世宗意思差不多。而刘庄的一生也确实符合显宗的要求。

汉肃宗刘炟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汉肃宗刘炟的谥号为汉章帝。他是东汉第三个有庙号的皇帝,也是东汉最后一个有庙号的皇帝。因为西汉已经有四个皇帝有庙号了,排到他正好是第七个,所以他是最后一个。汉章帝的功绩和他父亲汉明帝差不多,在位期间都是百姓安居乐业,经济迅速发展,也算的上是明君。而他的庙号之所以为肃,个人认为和谥号有一定的关系。开篇的时候我们就说了,商朝时期只有七个庙号,这七个庙号里根本没有肃宗。后世的很多庙号都是从谥号里选出来的,而“肃”这个字在谥法里的解释为“刚德克就曰肃;执心决断曰肃;威德克就曰肃;正己摄下曰肃;能执妇道曰肃;好德不怠曰肃”。通俗的讲就是勤政爱民。

从刘炟的政绩上看,他拥有这个庙号也没什么问题。不管怎么说他都是明君,毕竟东汉的明君比较少。

这就是两汉的七个有庙号的皇帝。庙号里规定只能有7个,汉朝就只有七个,真的是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当然,也并不是说汉朝人讲游戏规则。前面说了,庙号是帝王死后后人决定给不给上,由于庙号都是好的,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祖先能有庙号。也正因如此,很多人都想给自己的祖宗上庙号。两汉最初的庙号也根本不是七个,后来才变成七个的。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西汉最初有七个皇帝有庙号,除了上面四个,汉元帝庙号为高宗、汉成帝庙号为统宗、汉平帝的庙号为元宗。而后面这三个在东汉时期都被废除了庙号。东汉之所以废除他们庙号很简单,第一是他们贡献太小,不配拥有庙号。第二是东汉都说自己是继承西汉的了,如果西汉有七个庙号的话,就意味着东汉没有一个庙号,那刘秀肯定不乐意。所以刘秀移走了三个,留三个名额给东汉。去掉刘秀自己的一个,东汉后面的皇帝只有两个名额了。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东汉最初虽然只有两个名额,但皇帝也没有遵守。除了上面三个皇帝有庙号,汉和帝的庙号为穆宗、汉安帝的庙号为恭宗、汉顺帝庙号为敬宗、汉桓帝庙号为威宗。加起来也是七个,不过后世觉得这四个皇帝确实不怎么样,再加上他们和西汉是一起的,名额加起来只有七个,所以都给废除了。

汉朝庙号含金量有多高,两汉28个皇帝只有7个庙号,一个都不超标

也正是如此,两汉皇帝加起来庙号才没有超标。虽然两汉其他皇帝也有过皇帝,但大家承认的却只有这七个。所以,汉朝皇帝庙号含金量才高。汉朝之后的王朝,庙号越来越乱。从唐朝开始,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庙号开始烂大街了。这也导致了庙号越来越不值钱。

参考资料:

《史记》、《汉书》、《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