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作者:文史评鉴

1955年,毛主席在北京怀仁堂主持举行,解放军首次大授衔仪式,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陈赓,被授衔为开国大将。

仪式结束后,陈赓穿着一身军装回家,刚一进门,就被陈知非、陈知涯、陈知建、陈知庶和陈知进几个小孩子团团围住,然后又高兴又好奇的问陈赓:爸爸,您授的什么将啊?

陈赓直接脱口而出:爸爸是辣椒酱。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期内容就圈个有用历史,解密陈赓,明明被授予开国大将,为何回家却跟孩子们说自己被授了个“辣椒酱”呢?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陈赓为何对孩子说:爸爸授了个辣椒酱?

陈赓,祖籍湖南湘乡,出身将门世家。1916年,陈赓13岁时投笔从戎,加入到了湘军鲁涤平部当兵,先后参加过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的护国护法战争以及湘鄂战役。

4年时间南征北战,立下大小功劳无数,从一个小小的二等兵,升职为上士。却因为看不惯军阀因为一己之私,不思尽忠报国,欺压老百姓的所作所为,于1921年主动辞去军职,从湖南岳阳来到省会长沙,报名参加了毛主席创办的革命自修大学。

第一次接触到了马恩列斯共产主义的先进爱国思想和革命理念,让陈赓的内心大受震动,就在1922年的12月份,主动申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并于1923年参与并直接领导了湖南27惨案的民工罢工示威游行活动。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6月初,陈赓正式被委任当上了湖南外交后援会的执行委员,因在反日斗争中不幸受伤,于同年年底被秘密转入广州讲武学校读书。

1924年,蒋介石接受孙中山的命令,在广州创建黄埔军校时,陈赓就于5月份,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以及大革命东征和北伐战役战斗。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徐老虎,子弹是吃荤的,能打死人的

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合谋背叛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理念,策划大革命失败后,陈赓在8月1号,追随周总理、叶挺将军、朱老总和贺老总,发起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也从此拉开了我党独立领导民主革命的伟大序幕。

因在攻打会昌战斗中不幸左腿负伤,陈赓于10月份从香港秘密转移到上海,化名为“王庸”参与到了周总理领导组建特科的工作中去,与蒋介石国民反动派展开了长期的地下情报隐蔽斗争。

至1931年9月份,陈赓被调回前线担任红军团长,11月初,徐向前元帅领导红四方面军成立后,陈赓正式升任红12师师长一职,下辖红34团、35团、36团,三个主力团,许世友上将、陈锡联上将和徐海东大将都曾是陈赓麾下的得力干将。

其中,徐海东因为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冲锋在前,如猛虎下山威震敌胆,所以被称之为“徐老虎”,是陈赓麾下的第36团团长,一次大战过后,徐海东满脸红光地走进师部,准备向陈赓汇报战果。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这时,正在站岗执勤的一名哨兵,突然一脸惊恐地指着徐海东的袄袖说:徐团长,您受伤了?医护兵呢?赶紧给团长包扎好。嘿,我徐老虎也会受伤……徐海东低头一看愣住了,原来他的袖子竟然被子弹打穿,被打中了胳膊,现在正在血流不止。

不过,徐海东只是随意地用手擦抹了一下,毫不在意地笑了笑:没事没事,都别慌张,敌人的子弹都是吃素的,一碰到我徐海东的胳膊呀,他就直接一拐弯被吓跑了。说着,徐海东还用手比划着,子弹拐弯的动作,把大家都逗乐了。

而徐海东谣言子弹会拐弯的话,很快就传到了陈赓耳朵里,心中忍不住升起一丝愤怒,就派人将徐海东喊来,冷笑着问:徐老虎,听你们团里的人说,前两天有个人大言不惭说子弹吃素会拐弯儿。

徐海东讪笑两声:是吗?这还真稀奇,我没听说过啊。陈赓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框,一脸正色地看着他:你没听说,我可是听说了,什么子弹吃素会拐弯儿,我告诉你,子弹是吃荤的,能打死人的。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徐海东尴尬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师长,您没懂我意思,我是说我这人从小命大,多少次送命都没死成。陈赓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徐海东,子弹不会管你是不是老虎,它不吃素,你给我记住了,我不允许,也不赞成你这么去打仗。

徐海东闻言,还是一个劲儿地傻笑着,根本不把陈赓的话放在心上。不料在几天后的一次战斗任务中,徐海东的大腿就被子弹击中,身负重伤。

医生赶紧给徐海东处理伤口,但因为药品物资短缺,医院里只剩下了一支过期麻药,徐海东嘶哈着冷气,漫不经心地说道:你只管治,麻药过期算个啥?我都死过好几回的人了,不怕疼。

结果徐海东果真就强忍着剧痛,让医生从骨头缝里拔出了子弹碎片,而徐海东也被疼得晕厥过去。过段时间,徐海东就一瘸一拐来师部找陈赓:报告师长,我要回团里。

陈赓看了看他,问道:徐老虎,现在你告诉我,子弹吃素还是吃荤?师长,我要回团里继续打仗。徐海东又大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请求。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陈赓乐了:你这是要我放虎归山啊,可现在36团有了新团长,你怎么回去?徐海东梗着脖子说:副团长也行。就这样,徐海东就先被安排回去当36团副团长,等伤彻底好了再考虑官复原职。

后来,徐海东率领36团又打了不少的大胜仗,而且部队伤亡很少。陈赓就又开始幽默地调侃他:打了这么多恶仗,你徐海东还活着,命真大。

徐海东直接顺杆往上爬,回复道:我说过嘛,敌人子弹吃素的,见了我就拐弯儿飞走了。您偏不信,这次信了吧。陈赓闻言,忍不住一阵无语,然后就与徐海东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1932年9月份,陈赓因在第三次和第四次红军反围剿作战中,屡建奇功,被提拔当上了红四方面军的参谋长,在军中的地位和威望,仅次于总指挥徐向前。

但却因为在新集西北胡山寨的作战中,右腿不慎重伤,被党组织紧急安排到上海的骨科医院治疗,而在此期间,陈赓曾先后两次会见了大文豪鲁迅先生,讲述红军在鄂豫皖苏区革命根据地,与蒋介石反动派的斗争事迹,与鲁迅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被迫执行两万五千里北上长征转移运动,陈赓奉命出任军委纵队干部团长。

在政委宋任穷同志的配合下,执行前卫开路任务,承担起了掩护红军主力大军,以及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等总部首长,突破敌军封锁线,安全撤退转移的重任。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黄永胜开酒楼,陈赓吃“霸王餐”不给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赓出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奉命追随刘伯承元帅和邓政委,东渡黄河,到华北敌后的山西太行山区,创建抗日革命根据地。

先后指挥部队打出了侧击娘子关、夜袭长生口,设伏七亘村、黄崖底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长乐村追歼战,和香城固伏击战等战役战斗。

多次破坏和粉碎日军对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清乡大扫荡阴谋,立下赫赫战功,于1940年太岳军区成立后,被提拔当上了军区司令员。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而在抗日战争进入拉锯持久作战后,日军和蒋介石反动顽军对我陕北延安边区根据地,实施了经济封锁,严禁一张纸、一支笔和一块钱进入延安,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在我党政军内部制造恐慌,不战而屈人之兵。

毛主席为了保证根据地自给自足,就亲自下达命令:大力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延安全体军民都要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时任陕甘宁边区晋绥联防军旅长的黄永胜上将,对“吃”情有独钟,本人厨艺很好。

所以他亲自投喂的两头猪仔,不到半年时间就长得膘肥体壮,宰了能吃好几顿肉,因此就得了一个“养猪状元”的雅号。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后来,黄永胜还筹资在延安根据地开了一家饭店,取名为“红星酒楼”,开业后生意红红火火,每天吃客络绎不绝,非常热闹,赚了很多钱。

这时,陈赓突然奉命回延安开会述职,听说老战友黄永胜开了一家酒楼,心里非常惊奇,就带着几名部下前来光顾。没想到酒足饭饱后,却并没有付钱结账的意思,明显是要吃霸王餐。

后来,黄永胜得知陈赓来了,急忙从后厨跑出来招待贵客,笑着说:陈旅长是老革命,又是抗日名将,怎么能收您的钱呢?这顿饭我请了,以后像陈旅长这样的老革命来吃饭,我一律不收钱。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一句话倒是说得陈赓不好意思了,回到延安后直接给黄永胜好一通儿宣传:大家都去给黄永胜同志捧场去,他开的酒楼饭做得可好吃了,而且我们这些老革命,去吃饭的话,都不收钱。

这不说还好,一说隔三差五就有老革命老党员来红星酒楼吃饭,而黄永胜是个信守承诺的人,说不收钱就不收钱。一来二去,虽然红星酒楼每天,宾客如云,但却都是红军老革命,吃饭不掏钱,所以进账不多,还得搭进去一些。

最后红星酒楼一直处于财政亏空的状态,让黄永胜非常心疼,实在没办法了,就只能将酒楼关门,本来是红军老革命老党员开的酒楼,却不料被更多的老革命吃垮倒闭了,成为了延安根据地的一桩军旅奇谈。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爸爸是湖南人爱吃辣椒,所以被授辣椒酱啊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全军大授衔仪式开始前,有些党政军干部在开会的时候,突然提出来说:是不是应该给军衔弄出一些中华民族的特色来?陈赓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也受邀参会,他生性幽默诙谐,是军中的开心果,只要他在,就绝对少不了笑声。

当听到军衔也要搞出民族特色的时候,就按捺不住自己的活宝性子,大声说:好啊,这主意好,那我们就在身后插大旗吧,军衔越高的人,插的旗子就越多,那多威风啊?

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听后马上就笑喷了,在座位上被逗得前仰后合,差点笑得喘不过气。而在场的众人也被陈赓的馊主意,逗得哭笑不得,大家也都明白,陈赓就是在用这种方式表示反对,军衔毕竟是严肃的东西,应该以简洁为主,大家在笑完后也都不再提起这件事了。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陈赓在大授衔仪式上,被授予开国第四大将军衔,仪式结束后,陈赓穿着军装,红光满面的回家,刚一进门就被陈知非和陈知建等孩子们团团围住,好奇的仰起头看着陈赓问:爸爸,您授的什么将啊?

陈赓一生戎马,很享受这种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就忍不住逗他们说:爸爸是个辣椒酱。孩子们很疑惑:我们同学的爸爸都是上将、中将和少将,没听过辣椒酱这个军衔啊,为什么您是辣椒酱啊?

陈赓闻言,风趣道:因为爸爸是湖南人,咱们湖南人喜欢吃辣椒,所以爸爸就是辣椒酱啊。孩子们这才懵懂地点了点头。

而陈赓虽然身居高位,战功赫赫,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却非常严苛,他说自己是辣椒酱,其实就是在教育孩子们要低调谦逊,不要养成攀比,丢掉了革命艰苦的优良传统和风骨。

1955年大授衔后,孩子问陈赓:您授的什么将?陈赓:爸爸是辣椒酱

陈赓也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和那些为中国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的战友们相比,我能坚持到革命胜利,看到新中国成立,已经是最大的幸运,现在在革命胜利后大谈成功,是对那些牺牲的无名英雄的一种亵渎,是对烈士的不尊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