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导演挨骂,影评人互撕,《导演请指教》会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吗?

作者:翟菜花

腾讯视频的新综艺《导演请指教》未经上线就通过陆续官宣嘉宾、预告等形式赚了不少眼球,第一集和加更部分上线后更是话题度十足,在社交媒体上还有类似#导演请指教是吐槽大会吧#的话题引发讨论。但热闹的喧嚣与装裱,也挡不住节目“重话题,轻创作”的打造概念。

从流量角度看,这档节目话题性十足,称得上是“破圈”网综了。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除了节目本身的热闹与娱乐性,这个综艺还有哪些特质,真值得持续追看吗?

《导演请指教》的节目形式并不复杂,所谓“影视导演竞技真人秀节目”,是由16位导演在节目中挑选嘉宾演员,创作拍摄影视作品。和所有竞技性综艺一样,也有四位“导师”的设置;另外,节目中也有从业者、专业影评人和观众组成的“鉴影组”可以对作品发表意见。

导演挨骂,影评人互撕,《导演请指教》会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吗?

简单来看,节目的人员配置整齐、没有漏洞。但节目的人员配置给观众带来了不少疑惑点——“制作人”、演员和导演嘉宾,在专业性、知名度等方面参差不齐。导师“制片人”有王晶、方励、陈祉希和郝蕾,他们所代表的行业职责和各自的过往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服普通观众。演员配置上,也有惠英红、杨千嬅、胡杏儿、薛凯琪,李成儒等知名艺人。但本应是这档节目核心的导演选角方面,却让观众们心情复杂。鱼龙混杂的导演选角,似乎也能看出节目组在立项之初,就奠定了要做一档热热闹闹的话题综艺或争议综艺的想法。

导演挨骂,影评人互撕,《导演请指教》会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吗?

于是,在节目播出后,本该是主角的导演们成为了节目鄙视链的底层,站在台上任人批评。暂且不论节目组挑选的导演群体本就能力、经历参差不齐,互相之间的可比性不大;就以这些“导演”真的需要被“指教”的层面讨论,“导师”和“影评人”等人也决不应以傲慢的姿态凌驾于创作人之上。

甚至,退一万步讲,这档综艺连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尊重都没有体现,所剩余的都是针尖对麦芒无意义的纷争了。按「壹条电影」的说法,这就是“榨干导演,消费电影,迎合大众”。

在第一集90分钟左右的节目,记录两位导演拍摄过程的内容时长一共不过20分钟,剩下的时间除了播放电影,就主要是针锋相对的吵架——制片人、影评人、观众、导演之间排列组合互相吵,异常喧嚣。所谓《导演请指教》,不过是用导演和电影做噱头,主要内容还是某些综艺最擅长的“互撕”“吵架”。

导演挨骂,影评人互撕,《导演请指教》会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吗?

影评人更是成为“吵架”“互撕”的中坚力量,除了内部之间因为喜好不同爆发争论,还质问导演、教育观众,一些专业、高深的东西脱口而出,但就是不愿意用大白话表达出影片的优缺点,也难怪有媒体直接点评其“爹味儿过重”。

导演挨骂,影评人互撕,《导演请指教》会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吗?

正如澎湃有戏说的:这不是尊重导演、面向观众,深入浅出、你来我往的对话,而像是毕业答辩上,导师高高在上的“说教”。

原本综艺的主要受众本就是“不专业”的普通观众,但看完这档节目,本着想更了解电影产业而来的普通观众们可能会悲哀地发现,不仅被各种高高在上的说教“爹”了一把,还被扣了一顶大锅——“看不懂片子、觉得片子不好是观众的问题。”

导演挨骂,影评人互撕,《导演请指教》会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吗?

在节目介绍中,《导演请指教》意在“节目播出后,让观众对导演这一职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让优秀的导演得以被看见”。但是,就目前上线的内容而言,优秀的导演还没看见,仓促而成的短片看见了四个;尊重观众的喜好和反馈没看见,牙尖嘴利的“影评人”反倒看见很多。

这难道能让中国电影变得更好吗?不,可能这对很多人来说,这档节目的出现,只是为一些国产电影烂片频出提供了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