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作者:南方都市报

2020年10月,由广州美院工艺美术学院魏华教授带队的30余名学生走进国家级绿色矿山示范单位——从化顺兴石场,将“公共艺术课堂”搬进大自然,以顺兴石场的在地元素作为创作素材,生产出一批优秀的“公共艺术”改造方案。2021年10月,展览“无极之外——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的教育与实践”在广州尚榕美术举办(详见《公共艺术实践展“无极之外”开幕:让矿山废料在艺术中重生》)。为鼓励和嘉奖参展艺术家的全情投入,主办方还特设定了“参展作品优秀方案评选”环节。经过专业评委会评选和网络投票产生的优秀作品名单于日前产生。

16份优秀“公共艺术”改造方案获奖

南都记者从主办方处获悉,这次展览是基于将近一年时间“产、学、研”多元深度链接实践的一次集体成果展示,收到了27份来自年轻艺术家的方案。为鼓励和嘉奖参展艺术家的全情投入,进一步促进企业与院校、教学与研究、资源与产业等多维度的紧密联结,在东升实业慈善基金会的倾心支持下,特设定了“参展作品优秀方案评选”环节,由广州美术学院、尚榕美术、东升实业集团、顺兴石场共同组成的专业评委会共同评选出“评委会大奖”“新锐力量奖”“创意力量奖”“创意提名奖”四项大奖共计16份获奖方案,以及由网络投票产生出的“最佳人气奖”。

“评委会大奖”——

《泥土的可能》(岳立志)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泥的可能》是基于材料试验方式,以顺兴采石场的尾料泥土实验试片展示为主,本次展示试片共240片分7个温度烧成,包括泥配比与表面装饰试验两部分。

《成器之三》为系列作品,作品以拉坯为主要成型方法,将湿软的坯体堆疊组合后,保留泥土受重力作用后自然坍塌、挤压产生的形变,保留泥本身的材料语言。顺兴采石场的尾料泥则用于部分作品成型与表面装饰。

“新锐力量奖”——

《金诚所至,金石为开》(赵淋 李昭欣 李燕)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创作者将企业精神中的拓展、服务、责任用人物造型体现,石头则代表了企业的产业,将企业文化用趣味性的形象与石头的关系来软性体现,很好地起到弘扬和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

《万境游心》(刘兵)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万境游心》公共雕塑以顺兴石场废弃机械圆锥钢桶为主要材料,以镜面不锈钢为附件材料,创意转化、变废为宝。单件雕塑光滑与粗粝、废旧与新质相应,让材料并置产生强烈的对比美感。雕塑面向四面八方、群组分布,构成整体场域。倾斜朝向的镜面,收纳一年四季风云变幻的万干景象。

“创意力量奖”——

《碎裂的石头》(肖威)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作者通过考察顺兴石场,深入了解了采石过程,发现那些多次进行破碎的小石头似乎像人生一样经历着自己不断变化的过程。由此出发,作者以多次破碎得到的小石头为原型用拟人化手法设计创作出石头公仔,赋予石头生命。这些公仔采用低成本大量复制,得到的石头公仔分散放到采石场的每个角落,游客游玩时会无意发现这些有生命的石头,犹如海边意外捡到美丽的贝売,而心生愉悦。

《 Regeneration》(郭仕鹏 胡玉瑶)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 Regeneration》作为矿区文化小镇的公共雕塑,回收利用矿区旧址的集装箱、废弃工厂钢铁部件等创作雕塑作品。该创意源自儿童玩具,通过抽离重构,结合材质特性的丰富肌理,营造一种后工业时代遗留的巨大化玩具的错觉。

《生长》(林世芳 周倩玉)

真“点石成金”!泥土、石头、钢桶甚至集装箱都成了艺术品

《生长》以顺兴石场废弃机械圆锥钢桶为主要材料,灵感取自产业园的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理念。作品来源于渗透厂区日常生活的路径与场景,通过物化的精神场和“生长”动态的精神意象引导,表达厂区的发展趋势以及恢复自然生态的行动。

多次组织关于公共艺术主题研讨会

本次展览得到天河区宣传部的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并成功入选了由天河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城市文化品牌“2021•尚天河文化季”优秀申报项目。

展览主办方于展期间不仅组织了数次以“何为公共,公共何为”为主题的研讨分享会,展览结束后还将持续推进,围绕“矿山升级改造”“公共艺术介入”“公共意识与公共性”等话题展开延续探讨。展览所呈现的不仅是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以及从化顺兴石场包容创新、坚定推动社会生态建设的行业担当形象,同时也是一次对于社会整体关系与公共空间的深度延展,透过一次小而具体的案例,引发相关行业的关注及群体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审视,使得后续的发散过程成为整个案例的主体部分,具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采写:南都记者周佩文 实习生陈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