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晚间,一则关于“韩国向中国紧急求助车用尿素”的新闻突然冲上了热搜。令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咦?堂堂的的四小龙国家,复杂如芯片能造、汽车也能造,居然被尿素——这个好像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卡住了脖子。不仅被卡住了脖子,而且看起来事情还很严重。

实际上从11月开始,“车用尿素短缺危机”不仅持续占据韩国媒体头条,而且韩国政府也不得不出手紧急进行多方面协调。据韩联社报道,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7日在国会召开紧急记者会,就近期尿素供应短缺问题表明立场。他表示,尿素供应问题影响领域广泛,因对外依存度高导致供应吃紧的讨论由来已久。在这番表态之后,情况仍在持续恶化。
韩国时报报道称,政府已经采取行动以允许将工业用途的尿素改造成车用尿素,但预计效果甚微。而随着尿素的短缺,炒作车用尿素之风已经在韩国成为新的生意,在韩国最近甚至出现了试图以高达购买价格 20 倍的价格出售车用尿素的事件——有报道称 10 升车用尿素在网上以 200000 韩元(169 美元)的价格交易,这是通常价格约 10,000 韩元的 20 倍。同样涌入的还有一些欺诈计划,涉及要求汇出现金,然后拿走钱然后消失。
对此,政府在已经紧急出手遏制,这已经被认为是操纵市场的经济犯罪。韩国政府8日启动了严打车用尿素溶液(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及尿素投机倒把的特别行动。环境部从当天0点起开展针对尿素非法流通的多部门联合检查。根据《关于稳定物价的法律》规定,以检查日为准,尿素溶液生产、进口、销售厂商和尿素进口商的储备量不得超过去年月均销量的110%,违规者将被处以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4万元)以下的罚金。
韩国时报称,因为车用尿素的短缺,预计有多达 200 万辆货运柴油车辆可能出现无法行驶的困境,这可能带来韩国的物流危机——因为这些车辆将无法在缺少车用尿素这一情况下运营,一些最新的柴油车辆在没有车用尿素的情况下甚至无法启动。而韩国全国有多少卡车呢,总体保有量在981万辆柴油车左右,其中SCR系统必须使用车用尿素的有215万辆左右。这意味着短缺问题可能导致所有这些车辆都无法运行的最坏情况。它们包括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等应急车辆和物流车辆。
这里解释一下车用尿素,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事物,不过对于卡车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东西。自2014年起,各国的环境保护部门提出进一步减少柴油机排放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物,发动机生产商开始使用SCR技术(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Technology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来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而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国内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
那怎么办呢?当然是找生产国协调货源。韩国目前除派出特使团向最大进口国——中国寻求协助,具体而言,韩国计划将推动与中国政府进行外交磋商,允许已签约的数万吨车用尿素通过海关快速通道运往韩国。《首尔经济》7日的报道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韩国今年1-9月进口的尿素溶液有97.6%来自中国。当然,韩国政府已经发现,依靠单一的货源不太可靠,还是要寻找新的出口商,于是之前进口的很少的澳大利亚,也被紧急调动起来。
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政府还向澳大利亚、越南等国进行了紧急购买和求助,韩国政府表示,本周将有 20000 升车用尿素来自澳大利亚,韩国甚至部署了军舰前往以进行快速运输。此外,将探索年底前从多个国家进口数千吨车用尿素。韩国政府计划将通过进口来源多样化和使用军用运输机来降低产品和物流成本,从而推动稳定局势。此外,它将严厉打击任何试图垄断市场、投机倒把的人。
韩国一家主要尿素供应商的一位管理层告诉媒体,由于韩国进口渠道单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供应多元化。“我们已经在 10 月份与俄罗斯签订了合同,而且它只会在 1 月份到货。然而,它们仍然只是我们过去从中国获得的货物的 10% 左右,”这位管理层说。他补充说,11 月之后库存可能会耗尽。《东亚日报》则预计,从下周起,快递等物流行业将会出现货车停止运行的状况。
除物流业陷入困境外,建筑行业也被这场危机所波及。报道指出,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大量机械设备都需要补充车用尿素,长期的短缺或将导致运输混凝土的搅拌车等工程设备无法运作,施工或将暂停。韩联社报道指出,建筑业方面人士预测称,“尿素荒”可能持续到明年2月,并正就此制定应对措施。
那么,韩国为什么会发生车用尿素断货的危机呢?首先是因为韩国本土没有生产商。“不是技术问题,只是原材料问题。”国内车用尿素生产商可兰素的一位负责人告诉明镜pro。过去韩国本土曾有过生产车用尿素的企业,但韩国本国的车用尿素与出产煤炭或天然气的国家生产的车用尿素相比毫无价格竞争力,因此在2013年左右,本地企业便已纷纷退市,这导致了当今韩国车用尿素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
其次是,由于尿素生产本身是高耗能且存在煤炭等短缺,自今年10月起,中国对车用尿素专用原料实行出口管制。中国海关总署官网显示,海关总署于今年10月11日发布第81号公告称,自10月15日起对涉及出口化肥的29个10位海关商品编号增设海关监管条件“B”, 海关对相关商品实施出口商品检验,这其中就包括尿素(配额内,不论是否水溶液)。实际上,新加坡《联合早报》11月4日刊文指出,这意味着由中国境内出口的尿素必须取得中国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具的检验检疫报告才可以通关。
实际上在10月底,韩国国内就有人预警车用尿素的短缺可能开始,但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这次在韩国发生的“尿素危机”,并不是偶然现象。在另一个柴油车大国德国,情况也不容乐观,车用尿素也面临断供。不过,德国不需要进口尿素,其国内化工企业,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但是今年原料成本高涨,让很多德国化工企业,逐渐减产、甚至停产尿素,以至于德国货运交通联合会(BGL),向全国发出“尿素警告”,如果车用尿素无法供应,将导致90%货运车辆无法上路。
不过,不仅仅是出口限制,在车用尿素生产中,天然气占据了很大比例。据金银岛统计,理论上尿素企业吨耗天然气在600立方米左右,价格上调0.1元/立方米,气头尿素企业理论成本将增加60元/吨。今年气价上涨对气头尿素生产企业影响非常大,并将影响肥料供应、作物种植。目前,中国天然气制尿素的产能占比达28%。
受气价抬升影响,此前美丰、泸天化、云天化等气头尿素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停产或停车挑战。同时再叠加供暖季环保限产,国内尿素价格进一步上涨。事实上,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保证居民取暖需求,气头尿素企业承担了天然气调峰任务,减产或停车。当前北方供暖大幕开启,气头尿素企业已逐渐减产或停产。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西南地区16个尿素企业(合计产能866万吨)开工率已降至37%,西南气头尿素企业开工率平均40%,仅云天化生产稳定。
实际上,由大宗商品上涨、中国尿素出口限制等多重因素带来的尿素限产效应的还在持续发酵,下一步影响的将是化肥行业。目前,有报道称印度,泰国、美国等国都陷入了化肥危机。其中,泰国每吨化肥成本,比去年多了6千泰铢,约合1100多块钱。而由于全球尿素价格已经涨至每吨850美元,和一年前的260美元相比,涨幅高达227%,不少美国农户都不愿意种植对化肥依赖度高的玉米了。
据报道,10月下旬印度中央政府鉴于当下化肥供应的紧张形势,给化肥生产企业拨付共2865.5亿卢比(约合244.96亿元人民币)用于化肥生产补贴,要求工厂保证生产,并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政府补贴价出售化肥。据报道,印度多地出现化肥短缺 农民连夜排队购买,部分农民产生了恐慌,导致抢购、囤积、甚至盗窃的发生。有网友点评道,“看来能源短缺的后遗症显现,国际粮食短缺风险加大。”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碳排放要求的提升,对新能源的采用会越来越多,但相对于煤炭等传统的化石能源来说,新能源的价格往往较高且不稳定,这次尿素时间背后,更多的反映出能源转型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