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11月8日晚間,一則關于“南韓向中國緊急求助車用尿素”的新聞突然沖上了熱搜。令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咦?堂堂的的四小龍國家,複雜如晶片能造、汽車也能造,居然被尿素——這個好像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東西卡住了脖子。不僅被卡住了脖子,而且看起來事情還很嚴重。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實際上從11月開始,“車用尿素短缺危機”不僅持續占據南韓媒體頭條,而且南韓政府也不得不出手緊急進行多方面協調。據韓聯社報道,執政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7日在國會召開緊急記者會,就近期尿素供應短缺問題表明立場。他表示,尿素供應問題影響領域廣泛,因對外依存度高導緻供應吃緊的讨論由來已久。在這番表态之後,情況仍在持續惡化。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南韓時報報道稱,政府已經采取行動以允許将工業用途的尿素改造成車用尿素,但預計效果甚微。而随着尿素的短缺,炒作車用尿素之風已經在南韓成為新的生意,在南韓最近甚至出現了試圖以高達購買價格 20 倍的價格出售車用尿素的事件——有報道稱 10 升車用尿素在網上以 200000 韓元(169 美元)的價格交易,這是通常價格約 10,000 韓元的 20 倍。同樣湧入的還有一些欺詐計劃,涉及要求彙出現金,然後拿走錢然後消失。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對此,政府在已經緊急出手遏制,這已經被認為是操縱市場的經濟犯罪。南韓政府8日啟動了嚴打車用尿素溶液(柴油機尾氣處理液)及尿素投機倒把的特别行動。環境部從當天0點起開展針對尿素非法流通的多部門聯合檢查。根據《關于穩定物價的法律》規定,以檢查日為準,尿素溶液生産、進口、銷售廠商和尿素進口商的儲備量不得超過去年月均銷量的110%,違規者将被處以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1億韓元(約合人民币54萬元)以下的罰金。

南韓時報稱,因為車用尿素的短缺,預計有多達 200 萬輛貨運柴油車輛可能出現無法行駛的困境,這可能帶來南韓的物流危機——因為這些車輛将無法在缺少車用尿素這一情況下營運,一些最新的柴油車輛在沒有車用尿素的情況下甚至無法啟動。而南韓全國有多少卡車呢,總體保有量在981萬輛柴油車左右,其中SCR系統必須使用車用尿素的有215萬輛左右。這意味着短缺問題可能導緻所有這些車輛都無法運作的最壞情況。它們包括消防車、救護車和警車等應急車輛和物流車輛。

這裡解釋一下車用尿素,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陌生的事物,不過對于卡車來說這是不可或缺的東西。自2014年起,各國的環境保護部門提出進一步減少柴油機排放放的氮氧化物污染物,發動機生産商開始使用SCR技術(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Technology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來達到環保部門的要求。而柴油機尾氣處理液(國内俗稱為:汽車尿素,車用尿素,汽車環保尿素),是SCR技術中必須要用到的消耗品。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那怎麼辦呢?當然是找生産國協調貨源。南韓目前除派出特使團向最大進口國——中國尋求協助,具體而言,南韓計劃将推動與中國政府進行外交磋商,允許已簽約的數萬噸車用尿素通過海關快速通道運往南韓。《首爾經濟》7日的報道稱,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南韓今年1-9月進口的尿素溶液有97.6%來自中國。當然,南韓政府已經發現,依靠單一的貨源不太可靠,還是要尋找新的出口商,于是之前進口的很少的澳洲,也被緊急調動起來。

南韓媒體報道稱,南韓政府還向澳洲、越南等國進行了緊急購買和求助,南韓政府表示,本周将有 20000 升車用尿素來自澳洲,南韓甚至部署了軍艦前往以進行快速運輸。此外,将探索年底前從多個國家進口數千噸車用尿素。南韓政府計劃将通過進口來源多樣化和使用軍用運輸機來降低産品和物流成本,進而推動穩定局勢。此外,它将嚴厲打擊任何試圖壟斷市場、投機倒把的人。

南韓一家主要尿素供應商的一位管理層告訴媒體,由于南韓進口管道單一,很難在短時間内實作供應多元化。“我們已經在 10 月份與俄羅斯簽訂了合同,而且它隻會在 1 月份到貨。然而,它們仍然隻是我們過去從中國獲得的貨物的 10% 左右,”這位管理層說。他補充說,11 月之後庫存可能會耗盡。《東亞日報》則預計,從下周起,快遞等物流行業将會出現貨車停止運作的狀況。

除物流業陷入困境外,建築行業也被這場危機所波及。報道指出,建設工程中使用的大量機械裝置都需要補充車用尿素,長期的短缺或将導緻運輸混凝土的攪拌車等工程裝置無法運作,施工或将暫停。韓聯社報道指出,建築業方面人士預測稱,“尿素荒”可能持續到明年2月,并正就此制定應對措施。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那麼,南韓為什麼會發生車用尿素斷貨的危機呢?首先是因為南韓本土沒有生産商。“不是技術問題,隻是原材料問題。”國内車用尿素生産商可蘭素的一位負責人告訴明鏡pro。過去南韓本土曾有過生産車用尿素的企業,但南韓本國的車用尿素與出産煤炭或天然氣的國家生産的車用尿素相比毫無價格競争力,是以在2013年左右,本地企業便已紛紛退市,這導緻了當今南韓車用尿素幾乎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其次是,由于尿素生産本身是高耗能且存在煤炭等短缺,自今年10月起,中國對車用尿素專用原料實行出口管制。中國海關總署官網顯示,海關總署于今年10月11日釋出第81号公告稱,自10月15日起對涉及出口化肥的29個10位海關商品編号增設海關監管條件“B”, 海關對相關商品實施出口商品檢驗,這其中就包括尿素(配額内,不論是否水溶液)。實際上,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4日刊文指出,這意味着由中國境内出口的尿素必須取得中國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出具的檢驗檢疫報告才可以通關。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實際上在10月底,南韓國内就有人預警車用尿素的短缺可能開始,但沒有引起政府的重視。這次在南韓發生的“尿素危機”,并不是偶然現象。在另一個柴油車大國德國,情況也不容樂觀,車用尿素也面臨斷供。不過,德國不需要進口尿素,其國内化工企業,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但是今年原料成本高漲,讓很多德國化工企業,逐漸減産、甚至停産尿素,以至于德國貨運交通聯合會(BGL),向全國發出“尿素警告”,如果車用尿素無法供應,将導緻90%貨運車輛無法上路。

不過,不僅僅是出口限制,在車用尿素生産中,天然氣占據了很大比例。據金銀島統計,理論上尿素企業噸耗天然氣在600立方米左右,價格上調0.1元/立方米,氣頭尿素企業理論成本将增加60元/噸。今年氣價上漲對氣頭尿素生産企業影響非常大,并将影響肥料供應、作物種植。目前,中國天然氣制尿素的産能占比達28%。

受氣價擡升影響,此前美豐、泸天化、雲天化等氣頭尿素企業受到了巨大的停産或停車挑戰。同時再疊加供暖季環保限産,國内尿素價格進一步上漲。事實上,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保證居民取暖需求,氣頭尿素企業承擔了天然氣調峰任務,減産或停車。目前北方供暖大幕開啟,氣頭尿素企業已逐漸減産或停産。資料顯示,截至11月25日,西南地區16個尿素企業(合計産能866萬噸)開工率已降至37%,西南氣頭尿素企業開工率平均40%,僅雲天化生産穩定。

價格翻20倍,用軍艦拉貨!南韓車用尿素荒背後:全球能源轉型困境

實際上,由大宗商品上漲、中國尿素出口限制等多重因素帶來的尿素限産效應的還在持續發酵,下一步影響的将是化肥行業。目前,有報道稱印度,泰國、美國等國都陷入了化肥危機。其中,泰國每噸化肥成本,比去年多了6千泰铢,約合1100多塊錢。而由于全球尿素價格已經漲至每噸850美元,和一年前的260美元相比,漲幅高達227%,不少美國農戶都不願意種植對化肥依賴度高的玉米了。

據報道,10月下旬印度中央政府鑒于當下化肥供應的緊張形勢,給化肥生産企業撥付共2865.5億盧比(約合244.96億元人民币)用于化肥生産補貼,要求工廠保證生産,并以低于市場價格的政府補貼價出售化肥。據報道,印度多地出現化肥短缺 農民連夜排隊購買,部分農民産生了恐慌,導緻搶購、囤積、甚至盜竊的發生。有網友點評道,“看來能源短缺的後遺症顯現,國際糧食短缺風險加大。”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碳排放要求的提升,對新能源的采用會越來越多,但相對于煤炭等傳統的化石能源來說,新能源的價格往往較高且不穩定,這次尿素時間背後,更多的反映出能源轉型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