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看《北京遇上西雅图》偶得

作者:咪唑胴BC

其实本来我是不太喜欢看这种充斥着都市时尚气息的爱情电影,总想着,虎胆龙威这样的才适合我,但寻思着,偶尔四川火锅换成江南小菜也还是蛮有情调的,也就再看看吧。

当时看过这电影之后,我总是戏说着,《101次求婚》教屌丝怎么搞定女神,《北京遇上西雅图》就是教小三儿如何才能找到幸福。当然这是戏言了。但从剧情上来说,还真就是女主文佳佳这位来自北京的“小三儿”,为了心中那份固执、浪漫的爱情或者是那张无限额的信用卡,带着身孕被逼无奈来到国外生孩子。在国外结识了被人们戏称DB(吃软饭的)、做司机的男主Frank。阴差阳错的故事就这么开始了。

就剧情来说,女主是一个花钱毫无节制,用一张无限额信用卡来透支自己青春和幸福的女孩。很多人可能都完全无法体会,她对那个从未露过面的男人到底是纯粹的爱还是享受那种消费的快感;至于男主,是一个看上去天然呆,说话低声细语的老好男人,他“好”到可以为了去参加前妻的婚礼穿什么会比较给前妻挣面子而纠结不已。

然而事实上,女主的内心事实上是一个极其软弱和细致的女孩,是一个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爱情敢于付出的女孩,是一个渴望幸福追求幸福的女孩子;男主在事业上是一个曾在国内闻名遐迩的医学专家,生活上是一个事无巨细,视女儿为生命的真好男人。一个虚华,一个平淡。当这两个看上去矛盾的个体碰在一起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很多的故事。

看完这一部电影,很多人都会去思考一个千古绝问:到底什么才是幸福?在电影中,对于之前的女主文佳佳来说,或许有一张无限额的信用卡,物质生活毫无顾虑,一手的奢侈品牌,这就是幸福。对于之中的女主文佳佳来说,或许有爱的人在身边陪伴,有人关怀,有人关心,有人照顾自己,有人理解自己,这就是幸福。对于之后的女主文佳佳来说,或许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在身边,有自己的孩子,平平淡淡,有一样能够养活自己的手艺,这就是幸福。可以说,这部电影用这一个角色,成功的诠释了几种极致的幸福形态。

对于爱情来说,浪漫的爱情每个人都会向往,情窦初开的时候大家都在期待所谓浪漫,但终究王子公主式的爱情却只能是童话传说,真的爱情就如同影片中的文佳佳和Frank一样,在生活中细细点点想到的都是为了对方:文佳佳把生孩子的钱省到了那个婚纱上,只为让Frank在前妻的婚礼上有面子,即使她嘴巴里痛骂着大叔够贱;Frank为了守护文佳佳产子,三天三夜守在病床前,连衣服都不换,还把女儿的生活费都给了这个女人……往往人的无意识动作,才是内心的真实想法,那种谋而后动,都是因为还有其他的选择,之前的考虑都是在计较得失罢了。

在电影的最后,两人理所当然的应了前面的伏笔,在帝国大厦的顶端重新站在了一起,并且将永远肩并肩走下去。当“爵士音乐之王”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用他那悠扬而厚重的声音唱起《what a wonderful world》,这部可以称得上唯美的电影才在心中轻轻的叹息声中结束。我不知道这声叹息里到底含着什么,是在感慨两人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众望所归?是在感慨幸福不该止于浮华而是落于平淡?还是我仍在思考当自己面对奢华会怎样定义幸福的概念?

另外,这部电影的配乐真的是很好,浪漫而又有些跳脱,可以轻松的让人在云端蹦蹦跳跳,又在结尾的时候让人缓缓的从天而降感受脚踏实地厚重。整个情绪跟着音乐穿梭在电影中,浪漫、轻佻、平和、安心。

最后用被奉为经典的一句话结束吧:“他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在我心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浪漫,这就是爱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