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寿长则辱:梁武帝的过山车人生,是一个从佛到魔的过程

作者:昭烈名臣

#古人说“寿多则辱”,怎么理解#

寿长则辱:梁武帝的过山车人生,是一个从佛到魔的过程

古人常说,寿长则辱,在古代社会,医疗条件不发达,大概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无病无灾的寿终正寝,这中间还要保证子女孝顺,不给自己惹祸等诸多因素。

对于古代的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寿长则辱是正确的,但对于大多数皇帝来说可就不是这样了,作为中国古代大权独揽的人,皇帝永远都只会觉得自己活得太短了。

但偏偏历史上长寿的皇帝,还真是不多,乾隆算是超级幸运的一个,不但长寿,而且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也勉强称得上是盛世,做到了十全武功,无论从岁数,还是享受的待遇各个方面来讲,乾陵都算是古代帝王中,最幸福的一个了。

寿长则辱:梁武帝的过山车人生,是一个从佛到魔的过程

乾隆之所以叫幸运,是因为紧随其后,还有一个皇帝也是非常的高寿,他就是梁武帝,这个皇帝的人生,典型的犹如过山车,而且最后还应了那句老话,寿长则辱,如果早死几年,或许就没有那么多痛苦了。

梁武帝萧衍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的开国君主,南朝是四个朝代,宋齐梁陈,从东晋开始,这五个朝代的更替模式,全都是内部将领的篡权。

这个开创了梁朝的萧衍,本质上还和齐朝的皇室是同宗,不过在皇权和权力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即位之初,萧衍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个又有才华,又仁爱的皇帝,简直就是当时语境之下皇帝的楷模。

寿长则辱:梁武帝的过山车人生,是一个从佛到魔的过程

说萧衍有文化,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他是著名的竟陵八友之一,这个八个人是文学爱好小团体,他们在一起讨论纯文学问题,而且发明了诗歌的终极奥秘,那就是音律知识,通俗地讲就是,为什么诗歌能够朗朗上口,什么样的诗歌能够读出来有音韵之美,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开创性工作,就不可能有后来唐诗宋词的辉煌。

这个萧衍可不是李煜一样只会写诗填词之类的人物,他非常勤于政事,整理内政积极北伐,正好赶上北魏分裂时期,当时有东魏,西魏和梁这个三国国家,新的三国时代,单论地盘和实力,梁国最强,只可惜南方似乎始终缺少统一的气度,尽管梁武帝本人很勤政,但终究还是错过了北方可能统一北方的机会。

但面对这样的领土和实力,梁武帝萧衍转而投向了另一个领域,佛教,他对佛教的笃信和崇敬,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甚至还正是出家剃度,成为僧人。

寿长则辱:梁武帝的过山车人生,是一个从佛到魔的过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面一大半都是萧衍建造的,浪费点东西倒也没什么,关键是梁武帝信佛之后,整个人思想就变化了,开始秉承一种极端的宽纵风气,对待宗室,无论犯什么样的错误,从来都不给与惩罚,甚至有的还叛逃过,回来之后继续重用,这种所谓的慈悲,过了头最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萧衍做皇帝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活了86岁, 在位48年,这样的高寿, 到了后期行为决断方面,肯定会出问题的,侯景就是他引狼入室的,最终酿成侯景之乱。

一个86岁的老人,就算年轻的时候再精明能干,这个时候也不行了,侯景之乱原本也不是什么致命伤,但偏偏日常的额宽容政策,这个时候终于出现了恶果,各地勤王的宗室大军,没有人原因救萧衍,大家甚至都有希望他早点死的心思。

最红萧衍以86岁高龄,看着侯景攻破建康,而更惨的是,不是一刀毙命,那个打开最后大门的是临贺王萧正德,就是前面投敌后来又被宽恕的人。

寿长则辱:梁武帝的过山车人生,是一个从佛到魔的过程

侯景是打着诛杀大臣的名号打进来,所以他也不能明目张胆地杀萧衍,被人控制的萧衍实际上还不如一刀引颈就戮呢,活着就是无尽的羞辱。

如此年迈的皇帝,面对如此局面,一病不起,但看病都成了一种奢望,弥留之际,想喝口蜂蜜都没有,生命的最后一刻,就只能发出两声,呵呵的声音。

萧衍信佛,实际上最后,却成了魔,因为他,大好的江山被葬送,无数人惨死沙场,这或许就是寿长则辱最好的样本了吧。

寿长则辱:梁武帝的过山车人生,是一个从佛到魔的过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