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过了老大的坑 老二的兴趣班规划 我这样做

作者:莎莎嘉嘉站起来

我家老大已经初三了,体制内的初三,也即是说,现在所有的精力时间都用在应试学习提分上面,这个不由你,而是趋势,到了这个时候,这个是必然的。

但是老大学的兴趣班还不少,那是第一个孩子,生怕输在起跑线,不学点啥就过不得样,那时学了钢琴(那时不知道俺老大是近视眼),声乐(短暂的),画画,轮滑,羽毛球游泳等等。到现在报班学习的一个都没有了,她自己唯一还有兴趣的就是画画了,闲来画上几笔,聊作放松。不过钢琴看来对普通资质一般人家就是一个坑,因为半途而废是肯定的。前期投入就基本沉没了。你说用这时间做点什么不好呢?

所以到了老二走到了学龄期,我的思路就非常明确了:对于普通人家来讲,兴趣班的学习投入,要和校内的应试学习形成互补。

走过了老大的坑 老二的兴趣班规划 我这样做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老大的兴趣班之路我就发现,如果家里没人搞音乐,你要把音乐当成特长,你就是缺乏起码的资源,另外在重大问题上,你也没法帮助孩子更好的取舍做决定。当然我不否认音乐对孩子的熏陶教育作用。但是大投入的学习乐器,这个要慎重,毕竟走到最后,普通的升学路径不会给孩子留多少时间和精力的。而乐器学习也是需要金钱,尤其是时间投入的。同理,专业性强的体育圈也是如此,普通孩子接触体育锻炼,更多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那么我家妹儿的兴趣班规划是怎么做的呢?能给应试助力的东西是哪些呢?

一、强健的体魄

这就是身体锻炼类的兴趣班,体适能,游泳,球类,攀岩等等,都可以在不同时期带着孩子去尝试,然后根据她最喜欢的来作为长期的内容。孩子习惯了锻炼,长期下来就有了运动的习惯,也会因此强健体魄,这对于长期的应试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所以这是其一,体育类兴趣班。值得首选。

二、为语言学习打下基础

其实说到学龄前和学龄初期的兴趣班,这个阶段学习任务还不重,可以有方向地拓展一下孩子,也看孩子的特点,我根据我家老二的情况,我觉得语言文字、传统文化的熏陶灌输是她感兴趣的,也是可以在这阶段多花时间精力,长期投入的。语言学习说白了就是阅读和表达。多听,多看,多交流,有系统地给孩子加一些字词,成语,古诗词的内容。从小就做好积累,早日自主阅读。毕竟这个阶段孩子的抽象思维尚未发育完善,我们不用急着去做过多的所谓的数理思维开发。但是文字,语言的积累却可以是润物细无声的。可以从小做起的。同理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孩子长期在语言学习打下的基础必然会帮助他们应试学习。

走过了老大的坑 老二的兴趣班规划 我这样做

三、新奇事物,空间几何,美的熏陶,团体协作 等

兴趣班的存在,是为了和学校应试互补,彼此促进而不是消耗。所以那些能构建孩子的基础能力如专注力,空间想象,对美的感知等等的兴趣班或者兴趣活动,就值得参与,保留。这些并不需要全部报班来解决。而是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引导。

其实与其让孩子按照父母意愿报一个兴趣班,辛苦接送,不如和小区孩子玩上一上午,毕竟和人交道,团体协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另外棋类、书法也是一个惠而不费的好兴趣,培养孩子沉心静气,专注,稳重。当然棋类可能要看孩子过得个体特色。

孩子小的时候多报几个无妨,慢慢根据自己家和孩子情况做减法也是必须的。动静结合最好。

兴趣班的选择,更倾向于构建孩子基础能力的那些,而不是看上新奇乐的那一类。

兴趣班还可以长短结合,试报短期,看看孩子兴趣,有了兴趣作为常规活动保留。

走过了老大的坑 老二的兴趣班规划 我这样做

所以综上,明确了大方向,可以有助于孩子学龄前后兴趣班的选择。有效的集约时间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