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磨面师傅到养蜂人

作者:生态雅安

开栏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当中,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有敬老孝亲,家庭和睦,团结邻里的;有热心公益,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他们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默默谱写着动人的篇章。

即日起,本报摘登部分第六届“感动雅安”道德模范事迹。

“你咋跑到这里来了?”

“我来盖个章。”

“盖章不用到这里来的,你不难跑吗?”

“我……”

“唉,擦罗那里不是有个便民服务站吗,你完全可以在那里盖章,或是让便民服务站的同志带下来盖好了再给你。”

“反正我还要下石棉去办个事……再说,到这里也不远。”

“多绕了一截路呀……”

我也没再多说什么,指引着他到了脱贫办,给同事简要说了他的情况,他要办的事,正要转身时,只听到他说:“谢谢你了,有你这个熟人在这儿,我办事方便多了。”我给他挤挤眼,笑了笑,心里有一丝得意涌过,既而马上恢复了正常。我想,你认真地对我道谢,却不知这是我必须做应该做的,而且态度还要更好,方式还要更加让你满意才行,这是我的工作职责。

到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来办事的这个人,叫王文清,石棉县回隆镇晏如村村民,2016年“石棉好人”获得者,也是第六届“感动雅安”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他是我的老乡,今年64岁。他儿子考上大学了,他来给儿子办理申请助学金的事来了。我想,他完全可以把申请表交给村上的干部办理。他可以在家里,坐在椅子上摇摇晃晃一晌午,或去看他的蜜蜂,这事就办好了,可他要跑这一趟。说白了,他就是老实巴交,不会去“麻烦”别人。我正下楼梯时,听见一个同事要开车到城里办事,我就叫他等等,然后跑上楼去叫了王文清,让办事的同事帮他迅速填写了申请表,盖好章,让他坐我同事车进城了。

我一边走一边想,这里乘车确实不方便,但他这老实人有老实人的福气,刚好有同事开车进城,也算是好人有好报。

20世纪80年代末,晏如山上还没通公路。王文清家离我家3公里,是同一个村的两个组。他在我们组的路口建了一个磨面房,这点位算是全村的一个交通要道,每个组都经过。他当磨面师傅的事,我记得很清楚。

磨面房非常简陋,土墙上盖了几片竹篾巴作为屋顶,竹篾巴上压了几块石头,风掀不翻,就成了一间磨面房。王文清穿着一件旧的确良中山服,扣子扣得整整齐齐,但因为灰白的面粉长年累月粘在衣服上,整个人都是灰白色的,看不出中山服旧不旧。

当时王文清20多岁,每天灰头土脸的,头发上,衣服上,全是一层灰白色的玉米面粉,看起来不像一个小伙子,倒像是一个老农民。但是,谁家的玉米需要磨成面,谁在天黑还是天不亮就来磨面,王文清都能让他们的玉米磨成面。他不停地把装玉米的口袋抱起,朝着磨面机的口子哗哗地倒玉米。不管口袋脏不脏,重不重,他仿佛要把玉米再次推向命运的旋涡,接受挑战。

到天黑了,有人的玉米还没磨,王文清也一直没吃饭,连一口水也没有喝,一直腔不开气不出,仿佛他是不进食的神仙一样。有人把面磨好了,给了磨面费就背走了,也没去注意他吃没吃。王文清饿得快要撑不住了。整个人身上披了一层厚厚的面粉,仿佛他吃这些面粉就吃饱了。给磨面钱的人,只管往王文清的桌空里一扔,甭管多少,王文清也没去数,甚至看都不看一眼。有些经济吃紧的人还赊账,王文清也不说什么,也不用本子记账,只是“嗯”一声答应那些人。三五个月过去了,自觉的人把账还了,不自觉的,他也不去追究。有时电费比收到的磨面费多,收电费的电工还洗刷他,“哎哟哟,你这不是白干啊,你干脆不要收磨面费,名声还好听。”每每听到这样的话,王文清只是莞尔一笑,继续帮助人把玉米倒进机器里。

1998年以后,很多村里的年轻人去县城读书了,去外地打工了,参加工作了,只留下了一些老人。种玉米的人越来越少了,喂猪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磨面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几年的时间,地里冒出了许多核桃,核桃树下长起了魔芋、蔬菜。

王文清把磨面房搬到离他家2公里的一块荒地上了,一家人和磨面机一起磨生活的日子。渐渐地,一天最多磨一家人的面,也只有几十斤。磨面的活是轻松了,只是看着那日子变了,有点不太适应。恰好有一矿山老板来到了晏如山上探矿,住在了王文清家。矿山老板在王文清家“白吃白喝”了十几天后,隆重邀请王文清上山,帮助看守矿山,每月1000元的务工费。矿山实际就在王文清老房子后面2公里的地方。这1000千元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王文清喜出望外,但又有点舍不得和他一起辛劳了6年的磨面机。矿山老板给他说,你换个其他机器开开,不要一直开磨面机,就让他在看守矿山的同时开起了钻矿的机器。王文清又多了1000元的收入。王文清以为幸福就这样来敲门了。欢欢喜喜地上山,进洞,钻矿。磨面机也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干脆直接罢工了。王文清也慢慢和矿山亲密起来了。王文清手脚勤快,叫他一天打1米,他一天怎么也要钻上1.2米。矿山老板真是暗地里一个欢喜,庆幸自己没看错人。老板下山进城或到省城去办事,整个矿山都放心地交由王文清看管。

2年下来,王文清由一个磨面师傅,变成了一个地道的矿工、矿山管理工。就这样,矿工生活持续了几年。

2013年4月的一天,王文清从矿山洞子出来,感觉脑袋一晕,记不清方向了。清醒过来时想不起怎么回家的。过后感觉脑袋很重身子很重,时有大小便失禁的预兆。他不相信这是一种大病,以为休息一两天就好了。没想到,第二天,王文清的腿也抬不起来了。邻居七手八脚把他送上车去了医院。医生说他脑梗了,再不治疗,可能全身都会瘫痪。王文清这次才清楚自己结实的身子不是铁打的,才知道自己不能打矿了。在医院里,王文清积攒下来的那点养家糊口的钱,三下五去二就没有了。王文清第一次感到生活的不易。

“爸,学校食堂要求明天要交生活费了。”

“我的衣服破了,需要买一件了。”

两个读小学高年级的孩子的一些学习生活需求,此时变成了很大的事,王文清觉得太难了。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妻子突然出走了。王文清陷入了绝望中,感到生活已没有多大意思了。但他转念想起两个孩子,两个孩子的话音仿佛在耳边还没落下,王文清只有把痛苦往肚子里吞,咬起牙,先和病魔抗争,然后再给娃娃想办法解决基本的学习生活费。

可以下病床了,王文清坚持要回家,把医生开好的药拿在手上,一步步朝家挪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王文清可以拿起瓢舀水了,可以生火煮饭了,可以拄起拐杖往返路口到家门口了。王文清的黑夜又开始点亮起了一盏灯,只是这盏灯刚开始有点微弱,继而还有被风吹灭的可能。王文清仿佛一只被太阳晒蔫的草,在雨后一节节挺起腰肢来了,他暗暗给自己打气鼓劲,一定要战胜病魔,一定不能让两个孩子成孤儿,不能让这个家就这样半途而废。

2015年4月,晏如村山坡上鲜花盛开,蜜蜂飞来飞去,忙忙碌碌,王文清心里憋得慌。“不行,这样下去可不行。”王文清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看着忙碌的蜜蜂,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政府的扶贫一户一策方案同意了扶助王文清养蜂,给他补助20桶蜜蜂。相比养猪养鸡,只要懂技术,养蜂要轻松得多。

王文清叫来了舅舅徐长福,向舅舅讨教起了养蜂的事宜。舅舅徐长福有养蜂经验,王文清这是要取经了。

“舅舅,我准备养20桶蜜蜂,不管出多少蜜,指定5桶算作你的。”

简单实际,这就是王文清处理事情的老办法,也是一贯的做法。他舅舅看着这个腿脚不便的外甥,还能不答应吗?舅舅开始给他讲如何养蜂。王文清仔细地听着,用心地记着。有两点他弄得很明白,一定要温和地对待蜜蜂,动作要轻,心要细;另一点就是要勤快。蜜蜂很勤快,养蜂人不勤快,跟不上蜜蜂的节奏。该分窝时就果断分窝,该采蜜时要尽快采蜜。赶花期也不是闹着玩的,花期一过,还采什么蜜?天气情况很重要,晴天多,蜜蜂就会酿出更多的蜜,反之,蜜蜂就会在窝里“吃”蜜。

刚开始,搬蜂桶,摆蜂桶,都是舅舅帮着放。开始分蜂时,王文清亲自上阵。他说,自己不亲自动手,永远学不会。就这样,王文清慢慢地挪动脚步,慢慢地伸出手,慢慢地和蜜蜂打成了一片,成了蜜蜂最亲近的人。一天不见到蜜蜂,王文清就心慌,于是干脆把看蜂房修在了放蜂箱的后山上。吃住,养蜂看蜂,全部在一个地方解决了。就这样,王文清又变成了养蜂专业户。一年下来,蜂箱由原来的20桶发展成了60桶,收入2万元。

“这是党委政府扶持打下的基础。”王文清想,要继续发展好养蜂事业,要懂得感恩,感谢支持他的乡亲,感谢党委政府。刚好,晏如村支两委决定帮助贫困户提高收入,让贫困户入股公益性的发展项目,而选定的项目就是养蜂。王文清感觉回报社会的时候到了,不顾自己行动不便,拄着拐杖来到了村委会,找到村支书毛新兵,表达了自己可以给村养蜂基地管理人员传授养蜂经验的想法。毛新兵正愁着找不着有技术的人教会管理人员养蜂,看到主动请缨的王文清,喜出望外,紧紧地握住了王文清的手。一转身,毛新兵又忧虑起来了,王文清自己都拄着拐杖,怎么能叫他帮忙呢?王文清似乎看出了毛新兵的担心,拍着胸脯说,“我身体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完全没问题,政府帮了我这么多,和乡亲们一同发展起来,我才算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党啊。”

此后,王文清时常过问村养蜂基地建设情况。等到2017年4月底,晏如村养蜂基地建成了,离王文清的基地有5公里远,王文清拄起拐杖,每天都往返在两个基地间。

晏如村41户贫困户,每户1箱蜜蜂,村集体有39箱,共80箱。王文清指导贫困户摆放蜂箱,一窝一窝地放进蜂王包,轻轻地盖上蜂箱顶板。

“看到个头很大的一种野蜂趴在蜂箱外或者在基地上飞,我们就要注意了,要想办法赶走那大家伙,不然他会吃了蜜蜂。”王文清对着管理人员,认真地讲着,害怕遗漏了什么细节。

“我们晏如村,海拔相对高一点,5月份是最重要的。只要这个月天气好,一般情况下,蜜蜂就能找到蜜源。”

“这个中华蜂还是比较秀气的,一定要用心去和这种蜜蜂交流,不然它们很念家,不肯出工。”

王文清天天在和村基地管理人员徐老三唠叨,徐老三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你自己养了60桶蜂不忙吗?还是已经打第一季蜜了?”

“我的蜜蜂忙得很,他们有路子忙,我也有我的忙法,再忙还是看村上的基地呀。我那个基地只是我一个人的,不产蜜也只亏我一人,这儿就要亏41家人和一个集体呀。”王文清答道。

村基地第一次打出蜂蜜,每个蜂箱产5斤,贫困户每户分得10斤,每斤80元,每户都有了800元收入。大家喜气洋洋,幸福挂在了脸上。

这时,王文清回到了自己的基地,那高兴劲,比每户贫困户还强烈。王文清自己的蜜蜂也不丢分,每个蜂箱足足打出了5.5斤,像是在为他的好人奖加分,多出村基地每箱0.5斤。他一边打蜜,一边唱起了山歌。

“哎呀哟嘿……嘿,打蜂蜜喽,山这边打来哟山那边甜哟,甜在了每个山旮旯哟……甜在每个心坎坎上哟……哦嘿。”山歌回荡在晏如村的上空,久久不绝。

鲁军/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