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内蒙古启动草种业科技重大专项 破解牧草领域“卡脖子”难题

作者:创新内蒙古
内蒙古启动草种业科技重大专项 破解牧草领域“卡脖子”难题
内蒙古启动草种业科技重大专项 破解牧草领域“卡脖子”难题
内蒙古启动草种业科技重大专项 破解牧草领域“卡脖子”难题

1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草种业科技重大专项“优良乡土草种质创新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会议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自治区科技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宽出席启动会,项目课题负责人、专题负责人、研究团队骨干等参会。

该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作为牵头主持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林草种苗总站、内蒙古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优势单位共同参与,协同攻关。

项目以“科技兴蒙”行动“4+8+N”合作机制为指导,搭建合作平台,采取跨单位、跨学科、跨专业、跨团队、跨领域的大联合大协作攻关模式,运用传统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集成了乡土草资源研究、基础研究、育种研究及推广研究的“产学研推”一体化的研究队伍,聚焦制约草种业发展的突出短板,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草地生态修复和草牧业发展的突破性草品种短缺、国产草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新种质创制能力薄弱等问题,开展优良乡土草种质创新与应用关键技术攻关,着力突破牧草领域“卡脖子”问题,促进草种业基础研究与产业深度融合。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项目组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南志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种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全国畜牧总站站长王宗礼,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黄三文,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所长薛勇彪组成咨询专家组,对项目课题的实施方案、技术路线、重大成果产出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内蒙古是农牧业大区,做好农牧业、畜牧业、草业的种业科技创新,对保证国家种业安全,建设祖国北疆重要安全生态屏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启动的科技重大专项依托“科技兴蒙”行动与区外“4+8+N”合作主体的良好合作机制,集成了全国草业行业的优势团队联合攻关,对解决草种业关键核心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创造和催生一批科技创新成果,为自治区乃至全国草种业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和生产应用一体化技术体系并加以示范推广。

(来源: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

内蒙古启动草种业科技重大专项 破解牧草领域“卡脖子”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