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最后一颗子弹

作者: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郝磊PK任亮?!”射击场上,还没等参谋长宣读完“枪王之王”的打擂名单,尖刀二连的官兵们就坐不住了,惋惜之情溢于言表:“一个连队难得有两个人同时入围,但不走运的是,两人偏偏抽到对方的签!”

战友们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擂台如同战场,上了台,就要夺第一,当擂主。但擂主只有一个!

与战友们的心神不宁相比,作为主角的郝磊却心花怒放,好似中了大奖。也难怪,为了这次巅峰对决,他可是足足准备了一年,就等战鼓一响,一雪前耻。

把时针拨回到去年,那时,郝磊还是一个扛着“两道拐”的上等兵。别看他一脸稚气,枪法可准着呢,众老兵都只能望其项背。然而好景不长,这个“神话”在同年兵任亮到来之际戛然而止。一山不容二虎,为此,战友们甚至生出一番感慨:“既生磊,何生亮?”

不久,两人第一次站上了擂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一连三轮比赛下来,两人的环数竟然出奇地一致。如此下去,也难分伯仲,怎么办?观礼台上的参谋长看不下去了,把两人叫到身边,席地而坐,让他们说说真实想法。

“要不,咱们换个‘频道’!”任亮是个山东人,性格直爽,提出一个难度系数更高的课目——隐显射击。隐显射击,顾名思义,靶子不再纹丝不动,而是时隐时现。参谋长一听,一拍大腿,连连称赞:“有胆识,有魄力!”

有人欢喜,有人愁。一旁的郝磊脸瞬间就耷拉了下来,要知道这一年,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精准射击上,此时提议比试隐显射击,无异于乘虚而入、抓到他的软肋了!

10环、10环、9环……不出所料,任亮的优势越发明显,5发49环,毫无悬念地夺得了“枪王之王”的奖章。这厢喜上眉梢,那厢心有不甘。“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吧?任班长真是活学活用啊!”自从宣布成绩,郝磊便不待见任亮,连说话都带着刺儿。

“不就是一场比赛,不至于吧!”无端被人挖苦讽刺,任亮有些不知所以,小声嘀咕着。指导员李纲心思缜密,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困惑,便把郝磊的事情和盘托出:郝磊是家中的独生子,从小失去父亲,母亲一个人把他拉扯大。母亲心疼儿子,一直不愿意他当兵,多次打电话劝他退伍,还来部队做工作。可是心高气傲的郝磊从小就是个军事迷,好不容易碰到枪,怎肯轻易放手?经过一番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后,母亲做出让步,条件是要求儿子得一块奖章。

“后来呢?”任亮紧追不舍。李指导员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歉意:“你可还记得,有一次我把你的‘枪王之王’奖章借来几天……那几天,郝磊的母亲正好来队……”指导员的话点到为止,如醍醐灌顶,让任亮幡然醒悟。

任亮醒了,可郝磊却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不再玩游戏,就连心爱的历史小说也束之高阁,一门心思搞训练,射击水平日益精进。

一晃一年,两人再次狭路相逢,可心情却迥然不同。据枪,瞄准,击发……看着前4发都命中靶心,郝磊胸有成竹,心里盘算着,就剩最后一发了,小样儿,等着瞧!突然,郝磊的右手微微抖了一下,一个不好的直觉瞬间跳出来:可能脱靶!

在这样巅峰对决的比武场上,出现脱靶无异于将冠军拱手让人。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发挥失常的郝磊脸色铁青,拳头一个劲儿地砸地。一旁的任亮听到动静,立马停止射击,关上保险,转过头来关切地问:“怎么,脱靶?”郝磊则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闷不做声。几秒钟后,随着任亮的最后一发子弹射出,“枪王之王”擂台赛宣告结束。

丑媳妇终究还是要见公婆!走下射击台,郝磊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大不了来年再战,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谁知,裁判员宣布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郝磊5发48环,任亮4发39环!

失而复得,郝磊开心极了,连眼角都含着笑意。一战成名后,郝磊风光无限,俨然成为连队的一张名片。一次,驻地学校来连队参观,指导员让郝磊担任解说。来到连队荣誉室,郝磊走在前面,边走边说,学生们在后面跟着,听得入神。

突然,一名男学生欣喜若狂地大叫一声:“快来看,两弹穿一孔耶!”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循声而去,围得水泄不通。走在前面的郝磊折回去,发现他们围观的正是自己不久前参加“枪王之王”擂台赛所用的靶纸。记得当时指导员说,这张靶纸是连队官兵奋勇争先的见证,一定要好好收藏!

郝磊挤进人群,小心翼翼地从墙上取下靶纸,瞪大眼睛看了又看,果真是两个弹孔叠加在一起,心中不禁感慨:“怎么这么巧,以前居然没发现?如此说来,我没有脱靶、靶子上命中6发子弹?我的老天——明白了,好兄弟!”郝磊耳畔又响起了射击场上报靶的声音:“郝磊5发48环,任亮4发39环……”

插图:仓小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