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蒯良和蒯越是否可以入选汉末谋士?有他俩只可保一方不可争天下?

作者:丹华抱着鱼

上一篇小编从袁术称帝一直写到袁术病亡,至此袁术部分的顺序精读也告一段落了。根据顺序,本文开始将要描写刘表及其一生。众所周知刘表是汉末三国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众多的文学创作描写中刘表也常常被几个问题诟病,这也是大家猜测刘表势力没有持续兴旺的主要原因。

本文主要内容为:八俊之一刘表的年少生活;刘表势力初形成。

一:八俊之一刘表的年少生活

蒯良和蒯越是否可以入选汉末谋士?有他俩只可保一方不可争天下?

刘表

刘表字景升,是山阳高平人。这位小伙子少年时就非常出名,被评比为那一段时间的八俊。

根据《张璠汉纪》记载,刘表和同郡人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恭、刘祗、田林共成为朋友,因此有的人也称他们为八顾。

根据《汉末名士录》记载,刘表和汝南陈翔字仲麟、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勃海苑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这几个人互为朋友,被称为八友。

总的来说,刘表的确是汉室宗亲,不过和其他人不同,刘表年轻的时候喜欢交朋友,虽然他年龄不大,却是东汉末年混乱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根据《谢承后汉书》记载,刘表在同郡人王畅那里求学,王畅被封为南阳太守之后,行为非常节俭,甚至有点过头。刘表得知自己的恩师生活节俭,就劝谏王畅表示对于节俭问题应该采用中庸之道来理解。然后刘表引经据典一大堆表示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用,还是应该好好听孔圣人的话,用孔子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

王畅指出,自己成心节俭是为了给那些皇亲贵族看看自己的治理地方的决心!其实,王畅所治理的地方有大量的皇亲国戚,王畅很想在光武中兴之地有一番作为,好好的杀一杀骄奢淫逸乌烟瘴气的大环境。王畅经常穿旧衣服,吃简单的食物,就连用具都是破旧的,他决心的表象诸如此类。

二:刘表势力初形成

蒯良和蒯越是否可以入选汉末谋士?有他俩只可保一方不可争天下?

刘表长大后身长八尺多,而且是一个大帅哥!初入官场就当上了北军中候。灵帝驾崩以后,董卓命令刘表代替王叡为荆州刺史,官职的晋升可谓没有增长,但是把刘表这样一位善于交友的人放到地方上,可以说是董卓失算了。不久之后反董卓联盟军形成,刘表来了个两边不得罪,他在襄阳主动治兵,但是并没有下一步任何的军事行动和合作。

根据《司马彪战略》记载,刘表虽然被董卓任命来到荆州,但当时江南的贼寇盛行。刘表最大的对手就是袁术,袁术屯兵鲁阳,掌控着南阳大部分的部众。吴人苏代是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地区的长官,这些人都各自阻挠刘表前去上任。刘表得知了大趋势以后,决定单枪匹马隐匿身份偷偷去治所上任,最终刘表成功逃开了一系列侦察,成功控制了自己的治所,然后再依靠监察之权,一部部控制权力。

刘表初来乍到,如何能立刻兴起一波势力呢?这就体现了刘表交友能力的长处,上任没多久,庐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就慕名主动找到了刘表表示竭尽全力对其辅佐。刘表和上述四人来了个局势大讨论。

刘表认为,现如今贼兵势盛,很多贤明的人斗不愿意依靠。现在来了个袁术,这会让江南地区更加永无宁日。自己想要征兵来保持江南稳定,又怕招不到人,该如何是好呢?

蒯良认为,大家不愿意依靠,是因为缺乏仁德。如果依附了却不卖命,就是缺乏义。如果您任意具备,百姓当然会争相投靠并卖命,还怕没有兴兵的能力和计策么?

刘表又问了问蒯越。

蒯良和蒯越是否可以入选汉末谋士?有他俩只可保一方不可争天下?

蒯越认为,治盛世应该多行仁义,治乱世应该多用权谋。士兵不在多,在使用他们的认。袁术虽然骁勇但没有谋略,苏代和贝羽都是一介武夫,更不足为虑。现如今的贼兵暴虐是如今最关键的,越是有素养的人,得知有仁义的主公,只要主公主动晓之以理,一定会获得部众。而届时如果组织他们讨伐无道之人,大军一定会接受领导。

蒯越断定,一州之人,都想要存于乱世,当他们听说大人的恩德,一定会带着全家投靠。我们就可以南据守江陵,北驻襄阳,这样荆州的八个郡可以快速安定,即使袁术到来也无能为力了。

刘表知道了谋士们的想法后,表示大家的计谋是绝顶谋略,天赐良机。

刘表迅速根据他们的建议解决问题,首先靠蒯越采用杀鸡儆猴的方式平定了匪患,然后又通过畅谈大义招降了张虎(不是张辽的儿子)和陈生。这样一来,襄阳,江夏等地也被刘表收复,江南大部分地区平定。

综上所述,本文讲了刘表年少时期的事情和入主荆州的过程,希望大家多多探讨。

刘表占据了荆州大部分地区,接下来他会选择如何发展?请持续关注小编接下来的文章。

原创声明:本文作者由全网统一账号:“只聊三国”原创。对汉末三国西晋正史感兴趣的朋友请多多关注。未经书面同意禁止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