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秉忠 ,被遗忘的开国功臣

作者:铁汉话沧桑

刘秉忠自幼聪颖,八岁入学就能日诵文数百言。十三岁在帅府做人质,十七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便于就近奉养其亲。刘秉忠为令史时常郁郁不乐,便弃官隐居于武安山中。若干年后,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后又云游云中,留居南堂寺。

刘秉忠 ,被遗忘的开国功臣

元世祖即位之前,海云禅师奉召,路过云中时,听闻刘秉忠博学多才,邀与同行。刘秉忠拜见元世祖后,元世祖甚为称赞,多次垂询。刘秉忠生活阅历广泛,文学修养渊深,志向高远而又性情洒脱。视富贵如浮云,轻功名似梦幻。

刘秉忠一生文学著述很多,有《藏春集》六卷,《诗集》二十二卷,《文集》十卷,《平沙玉尺》四卷,《玉史新镜》二卷等。 公元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的春天,刘秉忠随元世祖忽必烈到达元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他在郊区南屏山建了一个小屋,独自居于林间,吟咏诗词,怡然自乐。同年八月,他无疾端坐而卒,享年五十九岁。

刘秉忠 ,被遗忘的开国功臣

“大元”的国号是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忽必烈听从刘秉忠的建议正式确立的。刘秉忠认为元朝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是历朝历代所没有的,按照《易经》“大哉乾元”的意义,取“大元”为新的国号。中华文化体系中,国号是一个朝代最关键的政治文化象征。《春秋传》曰:“王者受命而王,必择天下之美号以自号也。”

这一从字义的角度命名朝代的做法被沿用下来,明朝和清朝继续这一原则,甚至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也从字义的角度命名国家名称。

刘秉忠 ,被遗忘的开国功臣

“元”的内涵与蒙古人的“长生天”信念恰好契合,顺应忽必烈“应天者惟以至诚,拯民者莫入实惠”的战略思维,能够得到蒙古民族的认同,符合刘秉忠“酌古宜今”的政治策略。

刘秉忠是元朝国都元大都的规划设计者,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

1256年,忽必烈还在潜邸,但已有雄霸中原的计划,为了进军中原,他要求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设计修建一座城。刘秉忠用了3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工作。

城修好后,取名开平,后来升为上都,忽必烈就是在此登上皇帝宝座的,其遗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20公里处。

至元三年(1266),刘秉忠又奉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新的都城,取名大都,即今天的北京城前身。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直到1285年才告完工,历时18年之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