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在另一篇谈论关于梁朝伟演技问题的文章评论区,有句留言。
有人说,「梁朝伟再有争议,还不至于到了郭富城都能跟他比演技的地步吧」。
因为文章里提了一句,放眼整个影坛,拥有这种“用眼睛说话”能力的男演员,一个是梁朝伟,另一个是郭富城。
而他这句话翻译过来。
第一是看不上郭富城的演技。
其次觉得梁朝伟如果与郭富城相提并论,是一种沦落。
从普遍的大众印象上来看,或许没错。
但印象一定正确吗?
未必。

回溯一下两个人的影路。
1988年,梁朝伟拿第一个金像最佳男配奖的时候,郭富城还没开始拍电影,1990年梁朝伟拿第二个金像最佳男配奖的时候,郭富城刚拍了两部电影,后来梁朝伟凭《重庆森林》首封金马、金像影帝时,郭富城仅有一个金像最佳男配提名。
直到2005年,梁朝伟凭《2046》夺得他的第五个金像奖影帝,郭富城才以《三岔口》首封金马影帝,而他的第一个金像奖影帝,还得等到十年之后。
能不能比?
从奖项角度来看,当然没得比,别说郭富城一个人,就算四大天王一起上阵都比不过。
但这并不是一个演员的全部。
票房并不完全代表商业价值,奖项也并不完全替代演技评判。
始终都应该作品说话,演技表现说话。
而梁朝伟和郭富城虽然各自巅峰不同频,但也并不是完全不能对标的两个演员。
为公平起见,以截至目前的整个职业生涯为观察期。
以表演的深度、广度和不可替代性为标准,兼及文艺小众和商业作品。
再以主角类和质量为首要衡量,兼及作品知名度。
首先是文艺小众作品的对标。
先看梁朝伟,三个名导,七部作品。
1989年参演侯孝贤的《悲情城市》,饰演一个哑巴,表演单纯干净、不抢不突,可谓杰作。十年后再次合作《海上花》,表演沉稳干练
1994年开始与王家卫正式合作《重庆森林》,梁朝伟的演法本我、克制,但极度依赖导演影像,落到常规剧本则会失去魅力,1997年再度合作《春光乍泄》,与张国荣平分秋色,演技大成,举手投足间见心绪流淌,2000年合作《花样年华》,返朴归真,至《2046》开始重复自己。
2007年与李安合作《色戒》,离开王家卫电影的梁朝伟又再度向前走了一步,表演能力更加入微。
再看郭富城,四位名导、两位新导,七部作品。
2006年与谭家明合作《父子》,首次完全沉落至角色深处,以一种原始的爆炸力牵动观众情绪,演技表现堪称一步封神。2008年与新人导演姚树华合作《白银帝国》,表现大气沉稳。2011年与顾长卫合作《最爱》,一场笑着落泪的戏份,令人动容、不可复制。
2012年与严浩合作《百年浮城》,获导演“名琴”之誉,角色在大时代与商海的数十年沉浮,演技能力开始渊深难测。2015年与陈凯歌合作《道士下山》,角色气度、气场及表演皆无可挑剔,与翁子光合作《踏血寻梅》,表演内敛精准,已至大成。
电影《秘密访客》与《麦路人》是同期作品,角色特征截然相反,而表演已臻至无可挑剔的程度。
商业作品亦可平分秋色。
梁朝伟有两部作品可单列,一部《暗花》,另一部《无间道》。
这两部作品,梁朝伟都以其卓著的表演能力决定了电影的气质,《暗花》中将那种"不知道明天”的焦躁与恐惧贯彻始终,在《无间道》中则将“三年又三年”的苦捱、绝望与不得解脱的感受精准传递给了观众,令人仿佛感同身受。
郭富城则有《风云之雄霸天下》、《寒战》与《无双》三部作品可陈。
第一部作品堪称独一无二,可略过不提。
他在《寒战》中塑造了香港警匪电影中从未有过的高层人物形象,以其毫无瑕疵的正气诠释了香港警队的“守护”概念,令得电影成为香港影史上一座里程碑式的警匪电影。在《无双》中则以其巅峰的创造力,令角色与诡谲奇巧的剧本融为一体,堪称一场表演盛宴。
这就是作品的对标。
我们以作品,捕捉到了两个好演员在职业生涯里绽放的光芒。
至于深度和广度,对电影感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体会,二人也即将在最新作品《风再起时》中首次正面较技。
还是一句老话。
学会欣赏那些优秀的作品与演员。
比狭隘攻讦他人,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