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唐三藏及师徒4人去往西天取经,在途中受阻于火焰山,孙悟空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火,这才得以通行。
现实世界中也有火焰山,它位于新疆吐鲁番。不过这儿并没有火焰,只有赤红色的地貌,并且光秃秃的。这些“红山”主要是由中生代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此外火焰山是真的热,夏季最高气温可达47.8度,地表最高温度可达89度。
曾经有一个地方是名副其实的火焰山——硫磺沟。硫磺沟距乌鲁木齐市42公里,位于头屯河中上游,这里曾经常年都有煤火。据地方志记载,自清光绪年间,硫磺沟这个地方就浓烟弥漫,地表沟隙纵横,石缝中的火焰常年不断。难怪会被叫做硫磺沟。
硫磺沟这个地方的火是煤田火。煤一般是深埋在地下的,但这个地方曾经地质活动较剧烈,深埋在地下的水平煤层变成了倾斜煤层,且抬升到了地表浅层处。这个地区常年高温干燥,这些煤层与空气接触,氧化积热,最终导致了自燃,酿成了煤田火灾。这就是硫磺沟这个地区曾经石缝中会冒火的原因。
新疆地大物博,煤也多,除了硫磺沟这个地区,新疆其它区域也有这种煤层自燃引起的火,这种现象古代就有记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扑灭这些煤田火。不过这个真的很难杜绝,东边灭了,过一段时间,西边又自燃起来了。因此新疆有一个专门给煤田灭火的机构。
硫磺沟的煤火真的很剧烈,曾是我国最大的煤田火区,灭火难度大,不然早就扑灭了。硫磺沟煤田火区中最深的燃烧层达到了215米,燃点最高温度达到了1290℃。很多时候,只看到了地表在冒浓烟,却看不到火焰,因为地表之下的煤层由于氧气不足在闷烧。进这个火区灭火时,甚至还要背上氧气罐,不然有可能窒息。
从2000年到2004年,工作人员总共耗费了4年时间才把这个地区的煤田火扑灭。从记载来看,清光绪年间到2000年,硫磺沟的火从来就没有熄灭过,整整燃烧了100多年。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还造成了空气污染。
据硫磺沟煤田火区项目技术负责人苗圃工程师介绍,硫磺沟有18个煤田着火点,而灭这个煤田火灾需要5个步骤:剥离平整、打钻、注水、注浆、黄土覆盖。
由于该地区沟壑纵横,想彻底灭火、杜绝自燃,就要先把火区作业面用推土机推平,然后用水降温,到70摄氏度后,开始往地下火源上钻孔,紧接着就需要往钻孔里注水降温,并注入黄土泥浆,这个动作要迅速,因为你打了孔之后,地下煤层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机会就更多了,火势可能会越来越猛。用泥浆把地下裂隙填堵之后,就可以隔绝火源和空气的接触,最后在地表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彻底杜绝煤尘与氧气的接触机会。从工作报告中得知,在这个灭火行动中,光是水就用了279.05万吨。
其实,硫磺沟火区只是曾经的新疆煤田火区之首。根据统计,2003年的时候,新疆大大小小的煤田着火点大约就有35个,其中包括硫磺沟在内有8个重点的煤田火区。据估计,仅硫磺沟的煤火在那100年间总共烧毁了2.4亿吨煤。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除了煤田着火,还有天然气坑着火,中亚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中部的达瓦札就是典型的代表,又叫做地狱之门。1971年,苏联地质学家钻探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充满天然气的巨大地下洞穴,后来这个钻孔周边地区发生塌陷,形成了一个直径50~100米的洞,为了防止有毒气体外泄,他们就点燃了泄露出来的天然气,这洞口的火焰燃烧了几十年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