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赵伟:“政策退潮”下,哪些行业可能走出“独立逻辑”?

作者: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日电:题:《赵伟:“政策退潮”下,哪些行业可能走出“独立逻辑”?》

  作者 赵伟(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多因素支撑中国制造业发展

  1—10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5.3%,降幅比1—9月份收窄1.2个百分点。近几个月,制造业投资总体改善、分化明显;部分行业表现亮眼,或主要受到稳增长政策、外需提振、产业逻辑等多因素的共同支撑。年初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从深度下滑中逐步修复,制造业投资单月增速已恢复正增长。各行业投资表现分化明显,其中医药、黑色金属、造纸、农副食品等部分制造业,近几个月的投资增速已高于2019年底,呈现较高景气。归纳来看,主要受到稳增长政策、外需提振、产业逻辑等多因素的共同支撑。

  受“稳增长”及其外溢效应拉动,基建、房地产、汽车等链条景气回升。年初以来大规模的财政扩张和货币宽松,以及政策的外溢效应,对基建、房地产投资提振明显,后地产、汽车等链条也受到拉动。比如8-10月,黑色金属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8.0%,较2019年4季度提高29.7个百分点;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汽车制造业,投资分别提高了9.1和4.7个百分点。此外,工程机械设备、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制造业,景气均出现回升。

  2季度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产需“错位”,外需对纺织、家具、文娱用品等部分消费品制造业拉动明显。疫情影响下,2季度以来国内生产率先修复、海外生产受疫情持续压制;中国产能的“替代效应”,对出口占比较高的消费品制造业拉动显著。比如包含防疫物资的“其他纺织制成品”出口金额一度同比增长500%以上、医药制造业2季度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超过50%。纺织、家具、文娱用品等出口交货值增速,均已高于2019年下半年。

  部分行业受自身逻辑催化,需求改善背景下行业景气提振明显,如化工、造纸、农副食品等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化工、造纸等行业产能扩张受到环保政策严格约束,中小企业、落后产能加速淘汰;2019年造纸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降幅超过10%,化工行业投资增速在2019年下半年也持续回落、降为负增。同时,龙头企业凭借资金和技术优势,积极扩产和整合。尤其在后疫情时期,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产品价格上涨、利润改善,带动投资回暖。非洲猪瘟等影响下,农副食品行业也产生了类似的格局变化。

  与此同时,部分行业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长期发展方向相契合,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速,如电子、医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相关服务如5G通信等投资增长迅猛,带动硬件设施制造业的投资扩张。近年来,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始终保持10%以上的高位;2020年前10个月,投资占制造业总投资比重达9.5%,较2015年提高4.5个百分点。消费升级和老龄化趋势下,医疗保健等相关消费需求持续扩张,对医药行业形成持续的支撑。此外,部分高端化工品、装备制造等,在产业转型持续推动下,近年来也保持较高景气。

  哪些行业走出“独立逻辑”?

  随着稳增长的各项政策逐步进入政策退潮期,加之“替代效应”减弱背景下,未来部分行业景气或受影响;而有些行业可能已经走出“独立逻辑”,未来景气延续性值得关注。对比梳理各行业的生产、盈利、筹资、投资等数据表现,部分行业或已走出“独立逻辑”。比如上游原材料制造业中的化工、造纸等,中游设备制造业中的电气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下游居民消费品制造业中的医药等。这些行业在后疫情时期,利润显著改善,投融资行为也均有回暖迹象,行业景气的抬升势头或将延续。

  这其中,有转型逻辑的行业,如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在政策退潮过程中,受到的影响较小。2010年,国务院将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个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领域;2016年以来,中国着力促进信息化、数字化产业发展;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2020年疫情暴发,进一步推动政策加大对电子、通信等相关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在经济转型突围过程中,这些契合转型发展方向的行业,或将具有持续的发展动能,在政策退潮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部分外需依赖度较高的制造业,如电气、机械、化工等工业品,家具等居民消费品,还可能阶段性受益于外需改善的拉动。疫情暴发后,美国推行了大规模财政和货币刺激举措,经济已完全具备复苏条件。需求持续向好带动下,美国库存周期重启在即,制造业新订单已止跌反弹、加速提升。细分制造业中,机械设备(装卸、农业等)、电气设备(家电、照明等)等生产活动所需物资,补库空间或较大。此外,批发和零售环节中的服装、家具等居民消费相关商品,库存也处于较低水平。这些商品对应的中国出口行业,未来景气抬升的持续性可能更好。(中新经纬APP)

赵伟:“政策退潮”下,哪些行业可能走出“独立逻辑”?

  赵伟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