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来户”金松的文旅之路:把幸福进行到底

作者:酒死了
文 | 界面重庆 傅瑜

不知道金松是谁?

不要紧,你只需要知道《爸爸去哪儿》中大漠里的沙坡头就够了。

或者,你只需要知道重庆“四钢记忆”工业风影视主题园区就可以了。

这是金松的作品。

金松不是重庆人,但他喜欢“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的豪侠与仗义。

从建筑师转型文旅事业,金松只追求一件事:从精品到极品,让游客愉悦幸福。

“外来户”金松的文旅之路:把幸福进行到底

黄沙漫漫,山丘毗连。

初到宁夏沙坡头的人,总会讶异,这样一个“不毛之地”,怎样从“大漠孤烟直”逆袭成为“游人昏黑忘还家”?

大漠、黄河、绿洲、沙山的交融风光,呈现西北特有的雄奇瑰丽;骑骆驼、玩滑沙、漂筏子、热气球和直升机观览等游乐项目,带给游客全新的刺激体验;腾格里湖景、金沙岛花海等视觉盛宴,更带给游客极致唯美的感受。

而这一切的幕后,是沙坡头人的不懈努力,其中,一位“外来户”尤为引人瞩目。

正是这一年年初,金松来到宁夏,任宁夏沙坡头旅游控股公司的总裁,开启了沙坡头沙漠小镇发展、金沙岛提质扩容等系统工程,更进一步配合宁夏自治区的决策,开启沙坡头景区扩容工程、引进《爸爸去哪儿》等特色节目、协助推动重庆和成都等客源地城市直飞包机。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意迭出的改变,让沙坡头焕然一新。

没人想到,这是从事多年地产行业的金松的文旅首航。之前,他任重庆品牌企业——民生实业集团总裁,同时也是位知名建筑师。

宁夏之行,让金松开启了准备追求一生的文旅之路。

“外来户”金松的文旅之路:把幸福进行到底

位于两江新区金山意库的万观文旅总部,充满文艺气息和忙碌景象。金松泡着一壶红茶,说起他的文旅之道,“人到了一定阶段,会开始追寻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感。”这种幸福,不仅是企业盈利、自身愉悦,更要为股东、为员工、为客户带来幸福。

2014年,从宁夏回渝,金松开始考虑涉足文旅行业的可能性。那一年,国内旅游持续增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成为趋势,新型旅游产品层出不穷。

不久,万观文旅成立了,“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句道德经的名言,成为公司名称由来;“成为有幸福感的卓越企业”,被确定为企业愿景;把文旅事业作为一生追求,成为金松的理想。

怎样才是幸福出游?是节假日到景点比肩擦踵,看人海人潮?是跟随旅游团,打卡“到此一游”?金松认为,让人身心愉悦的出游,是给旅人以更多时间体验,享受途中的精彩。

文旅行业的发展方向,将更加细分化、精细化、多元化。以自然为本、以创意为魂、成为金松在文旅实践上的基本原则。

就如万观文旅投资打造的重庆“四钢记忆”工业风影视主题园区,经过精心策划、快速建设,迅速将一个老厂区改建出别具特色的创意风貌,吸引来很多影视剧组、拓展团队、研学旅行和组团游客。虽然因合作的诸多原因,金松暂停了该项目二期投资与打造,但以影视产业融合工业旅游进行创新发展,正是他在这个领域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外来户”金松的文旅之路:把幸福进行到底

“重庆不缺精品文旅项目,但缺极品。”

怎样的文旅项目可称极品?金松认为,唯一性、第一性、排他性,具备这三要素,才能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多同质项目中突围,成为极品。

他曾多次到国外考察,特别推崇迪拜的“无中生有”,那片本无先天旅游优势的地域,坚持打造最高的建筑、最豪华的酒店、最高的音乐喷泉、最大的人工码头……一连串的全球第一,撑起了迪拜的旅游经济。

经典不能复制,但可以此为灵感借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极品”。就如万观文旅投资打造的“千行营”连锁研学营地,以启发式教育为特色,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自然知识、科学知识,改变研学旅游“游而不学,学而无趣”的常见现象。近期,万观文旅陆续参股丰都村落改造开发、重庆1.2公里长的森林夜游项目开发等等特色项目。

“外来户”金松的文旅之路:把幸福进行到底

在文旅行业研究与实践多年,金松已积累大量经验,他成立了“一得”文旅研习社,免费每月定期向研习社学友们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经验。这个不收学费的研习社,曾被公司同事质疑是否在培育同行、做亏本买卖。如今,看着研习社学友陆续成为万观文旅合伙人和业务伙伴,金松的同事们再次肯定了这位领头人、“摆渡人”的智慧决策。

在重庆文旅圈,大家笑称万观文旅是“文旅大食堂”,不仅指知识盛宴,更因为重庆的文旅人,总会来万观的内部食堂热闹热闹。只要在重庆,几乎每天晚上,金松都会摆上一桌,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品尝他从各地带来的特产,交流他在每个项目的收获。

公司的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正是金松的这份豁达和坚持,带领着万观平稳地驶向前方。几年前,在开发西北某影视城提升工程时,因为同时在做另一个项目,导致管理失控、矛盾迭出,他果断壮士断腕,不追究,不抱怨,自己扛下所有投资损失。谈到此,金松笑道:“也不是没有收获,我们吸取了经验,以后同一时间段,就专一做好一个项目,反而让我们的产品越来越极致。”

“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来渝多年,金松很适应这座城市的江湖气息,或许,本就是他那份豪气与侠气,让他走进这座城市。

从建筑师到文旅专家、从沙坡头到四钢记忆、从千行营到一得社、从精品到极品,一路走来,金松用他的坚持推动打造着更多的文旅作品,用他的豪爽与乐观,实现着万观的理想与愿景,也为更多人提供着丰富和幸福的旅行体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