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作者:波老师看片

演而优则导的女导演张艾嘉,擅长拍摄从女性角度出发的爱情文艺片。前作《最爱》就颇能捕捉女性微妙的心理变化和对感情、爱情的执着。虽然题材相若,但在写实中透出的悲情,跟李安的喜剧笔触大异其趣。

张艾嘉镜头下的女人总是显得有些哀伤,有些落寞,但又很善良与坚强,生活在喧闹匆忙的城市中,试图来寻找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

《20 30 40》是,《少女小渔》也是。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张艾嘉总是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以其最细腻的感观和柔情来打动荧幕前的我们,将我们柔化。她的作品没有波澜的情节,没有夸张的表演,只是镜头缓缓的划过每一个脸庞,或哭或笑,或喜悦,或悲伤。张艾嘉是知性与柔美的结合体,如今利落的短发,从不遮掩以爬上眼角的皱纹,反而以一个人到中年的成熟女性的独特魅力向世人证明自己,以她最爽朗的笑来证明自己的魄力与实力:女人是要主宰的自己的命运,是要坚强与独立的。

很喜欢《少女小渔》,从对爱情盲目的顺从,到真正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一个女人的蜕变。

这是继《面纱》《小城之春》之后我发现的第三部耐人寻味的影片。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而提起《少女小渔》又少不了它的原作者严歌苓。

觉得初识严歌苓是在《十月》杂志上陆续读到她的几篇短篇小说,都是几篇以70年代为背景的小故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这个诡异的女子的笔下,时代的浩劫竟被处理得不见踪影,就仿佛是深埋于血肉之下的骨骼一样,丝毫也不奇突,甚至毫不起眼,但是却支撑着起决定性质的框架。这位奇女子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令我惊叹不已。之后,在一些报纸上陆续读到一些关于严歌苓报道,对这位唯一一位入驻好莱坞的编剧团的中国女作家更是肃然起敬。

看到《少女小渔》纯粹是因为在“探索”严歌苓的时候的一个意外发现,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充满着惊喜与感叹,在不断的推测与计算中我看完了这部张艾嘉导演、李安监制、刘若英主演的电影。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严歌苓的文字是冷静简洁的,她喜欢以冷酷的笔调写辛酸的现实,对旅美华人的生存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可谓是入木三分。电影把原著的这些元素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用细腻却不拖沓的镜头和把握得很好的节奏给观众讲故事。

与很多漂泊异乡的移民故事一样,《少女小渔》从头至尾浸染着一层感伤的情绪,偶尔的快乐湮灭在深切的痛苦之中,辛酸与彷徨始终相伴相随。

没有《非法移民》悲喜交织式的情节起伏,没有《秋天的童话》式的浪漫气息。《少女小渔》中的爱情和理想无法用热烈来形容,它平实淡雅,娓娓道来,带着张艾嘉特有的女性诗意情怀。文化冲突、女性刻画,这是监制该片的李安电影一向关注的题旨,但落在张艾嘉手里,却更见细腻与深刻,行文所到之处散文化的生活气息浓郁扑鼻。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少女小渔》讲得是留学美国、半工半读的江伟为了能与为了他而不顾一切偷渡到纽约的小渔(刘若英饰)正式结婚,被迫策略性地先让小渔与一个失意、落寞的美国作家马力和假结婚以便拿到美国绿卡的故事。

这三个人身上的特殊气质又共同浇筑起了《少女小渔》的内核:外国人在美国的种种遭遇、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女性的自主性。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女性的独立自主性一直是张艾嘉所关注的主题之一。

在杨德昌早期的作品《海滩的一天》中,张艾嘉就出色地饰演了一位由传统的家庭主妇在遭遇到婚姻问题后成长为独立自主的都市女强人的角色。而在她亲自执导的《少女小渔》中,女性的自主性的发现就成了影片所要阐释的关键词之一了。小渔偷渡到美国纯粹是为了江伟,来到美国之后她也是唯江伟是从,在小渔的脑中根本就没有自我的概念。

马里奥问她:“你为什么来美国?”小渔的回答是:“为了江伟”。但是,小渔在马里奥一次次的教诲“It is your life”,以及江伟极端自我的表现中,她慢慢地意识到了自我的存在。尤其是影片的最后,在江伟的威逼、恐吓之下,她还是留在了马里奥的身边,陪伴他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早晨。同时小渔看待周遭的眼神同样发生了变化:她不再低头,不再怯懦,而是异样的坚定和自信。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而男女间情感的变化是推动这部影片叙事的动力,涓涓流水般的细腻笔触刻画着人与人与生俱来的熟悉和陌生。性格孤僻乖张的马里奥和唯唯诺诺的小渔,在虚假的婚姻生活中逐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改变着对方,他们的关系由紧张变为和谐。

与之相反的是,男友的自私和不信任却导致小渔与男友的关系由和谐变为紧张。也许,感情的世界真的容不下三个人,即使马里奥只是个糟老头,即使小渔对于这个美国老头的情感只是出于人性的关怀,即使他们之间无关乎爱情。李安很巧妙的把这个假结婚的对象设置成马里奥这样一个足可以当小渔爸爸的角色,而没有沦为一个三角恋的俗气套路。

不然故事背后所折射出的价值批判就和普通的假结婚题材的情节剧没有两样了。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少女小渔》是一出比较“慢热”的电影,尤其是饰演马里奥的外籍演员的表现,总的来说有点别扭。但直到马里奥到制衣厂找小渔,才越来越有戏味。片末马里奥一病不起,江伟来接小渔,小渔说要照顾马里奥,江伟又爱又恨,最后赌气地开车离去。

影片中细腻地勾划了年轻人最易在恋爱中出现决绝心态,这正好回应了马里奥向小渔的表白。他说他自己年轻时不懂珍惜和丽妲的爱情。说到底,无论故事背景是香港的中产阶级,还是纽约的非法移民,张艾嘉最感兴趣的仍是从女性角度去探讨男女爱情和女性的内心世界。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小渔是身处异地的传统中国少女:忠贞、逆来顺受、尽心为身旁的人好、努力融入环境。服从的表皮下,小渔其实聪明善观察。一开始,她将马里奥视为房东兼独居老男人,深怕对方会对自己不利。然而随着一天天的相处,小渔逐渐了解顽固的马里奥其实有颗善良而敏感的心,因而将之视为父兄般的存在。

江伟是顽固的中国大男子主义代表。他认为外国人只不过是他为了实现美好未来的踏脚石,要说他将他们视为工具也不为过。他跟其他男人固守中国人的基地,他们要在番邦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单纯美好而深爱他的小渔是他的所有物,他可爱的小木偶。他用尽积蓄让小渔跟马里奥假结婚,却因为对自我的缺乏自信而开始疑神疑鬼,开始将马里奥视作敌人,企图从他手中夺走小渔。火爆、防守性强,江伟信奉的是人性中最原始的野兽。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英文谚语有一句:每只狗都有它的一天。马里奥也不例外。他曾以作家的身分过活,只是过程中发生了太多事,而他的创作力似乎也随着他的年华老去而慢慢消逝。小渔是他在即将灭顶之时一根飘过的带刺浮木,至少他是这么想的。

但实际接触后,马里奥才认清小渔并没有他想的那么无助,真正无助的其实是自己。小渔破坏了他原有的生活,却让他找回自信跟人生。膝下无子的他将小渔视如己出,要小渔学会尊重自己。小渔则提供他生命最后的救赎,让他能带着微笑去见上帝,马里奥最后说着“此生无悔”幸福的离去。

小渔对马里奥的感情,是善良与善良的共鸣,孤独对孤独的同情。无关情欲的感情或许更接受身体中叫灵魂那部分。当然可以说马里奥是孤儿小渔精神上的父亲,但人类最细软微妙的感情从来无法定义。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少女小渔》仍然秉持了李安早期电影的风格,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在电影中比比皆是: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工作观如此等等,但是种种不同大概还是可以指向较为深层的差异: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个人主义得到张扬,他们看待世界都是从自我或者个体出发,个体是最小的逻辑出发点:

个人的自由、利益、权利等等;相反,中国传统文化更重“家”,“家”是个体将其自然本性实现为社会人性的前提,在“家”中,在“他者”或者“关系”中,我们才能自我实现,才能“人之为人”。

《少女小渔》中的江伟代表了西方文化的“自我”观,而极端的自我必然会遭致批评;小渔代表了极端的“他者”观,但是后来的小渔同样发生了变化,她不再一味地迷失自我,Mario的教诲让她渐渐地找回了自我的存在,这就有了电影的第三个内核:女性自主权的发现。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而角色间的情感转移是《少女小渔》最出色的地方,并在戏末马里奥死亡时的一幕达到高峰。

马里奥即将死亡,小渔十分无助,江伟却认为这只是小渔的借口。小渔如圣女般坚持要守在他身旁,江伟到楼下时她却有了彷徨:是渐行渐远的爱人还是异乡垂死老人?

她把决定权留给她的男人,希望当他开门时能给她方向,告诉她她该怎么做。然而江伟只到门口站了一会儿后一句话也没说的掉头就走。随着车子引擎声越来越远,小渔的爱情也从幻想中硬被拖回现实。江伟,从来不是她想像的那样,他从来没有尊重过她,从没把她视为一个对等的伴侣。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然而,电影并不是讲述这些纷纷乱乱的情爱故事或爱情故事,它讲述的是一个更加重大的主旨:放开移民政策和在美国华人的艰难生活不谈,电影所渲染的哀愁和飘忽的美丽,强有力的塑造出一位典型中国女性的形象——隐忍,坚韧,忠心,善良和无私。

而小渔对爱情的选择和对爱情的付出,无疑成为本片的思考中心。电影对小渔角色几乎完美塑造,以至于模糊了她最后的选择。对马里奥形象的塑造也是一大亮点:这个偶尔会歇斯底里的老头其实是一个不太得志的作家。他的爱情和前半辈子的生活就如同深藏的风湿病,在哀哀怨怨的湿凉晚上发作不已。

此外,对江伟的塑造,则是真实而带讽刺的。力度也很大。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谈论电影《少女小渔》,不得不说的是主演刘若英的出色表现。

这位外表纤柔婉约的女子在她的银幕处女作中的表现缔造了一个精美的童话:首次参演便将一个具有复杂个性、背景,深有挖掘潜力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先声夺人取得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影片中的小渔,一个非法移民,在纽约这个灯红酒绿的大都会里横冲直撞、爱恨纠结。这种性格化的差异其实是很难体现的。

刘若英把她刻画的真的很完美,完美不在于其不断重复蹩脚式英文“i am sorry”“thank you”...而在于她的眼神,那种惊恐,那种无助,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或许初出茅庐的奶茶演技还稍显稚嫩,她那吐气如兰的文艺腔却已蔚然成形,这个乖巧而谨慎的异乡客很适合刘若英来演绎。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刘若英在影片中的表演看似柔若无骨,然而不经意间又总是有一种别致的刚强和坚定,这一性格与刘若英似乎很是接近——至少在不少的影片中我们都能够体味到“奶茶”的这种别致的性格。

她怯生生的模样,还有在风里飘的红裙子,都成为这部电影最为经典的记忆。

当她与男友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时,那种小媳妇的满足和骄傲统统毫无保留的展露无余,俨然一个幸福的小女人,而在接近马里奥的途中她却又是那么的坚定和执着,不顾其妻子的侮辱及自己男友的威胁,她坚信自己的判断,认为马里奥是个善良而可爱的老头,这种毅然决然的态度,不禁使我们为之颤抖,这份可怕的力量支撑起来的独立人格使我们肃然起敬——也正因为这样而慢慢化解了马里奥先前的敌意,赢得了尊重。

刘若英处女作《少女小渔》:一个女人十年蜕变,和被碾压的美国梦

虽然电影刚开头时明显看出张艾嘉似乎还抓不清方向,但约莫半小时后戏开始有了生命并一路顺畅到底,《少女小渔》也顺利夺下第40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及最佳女主角等大奖。

三位主演的表现都相当不错,气氛、音乐等辅助元素也都好好的扮演了各自的角色。

强烈推荐,还是很值得观看的电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