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作者:爱自驾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消失的消息令人振奋,短短几行字,背后却是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这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创造的一个奇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图片来自@观察者网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黄土、风沙、干旱仿佛是人们对陕西的固有印象。其实,黄土高原只是陕西的一部分,陕西也有水草丰美的地方,关中平原沃野千里,悠悠渭水横贯其中,千百年来,人们在此繁衍生息,多少帝王将相长眠于此,这片土地孕育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渭北高原上有一块绿洲,轩辕黄帝部落发祥于此,嫘祖在此栽桑织帛,商代寿星彭祖在此度过晚年,战国时期鬼谷子在此为孙膑、庞涓传道授业,千古烈女孟姜女在此滴泪成泉。这里就是宜君。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宜君位于陕西省中部的铜川市北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210国道和铜黄一级公路穿境而过。从宜君县城开始,在县域的东部绕半个圈,传说中玄奘栽种的古娑罗树、遍经沧桑的战国长城、碧水映荷的福地湖、充满仙气的云梦山、色彩纷呈的玉米梯田、雄伟古朴的金锁关六郎台纷迭而至,发现一个鲜为人知又新奇有趣的渭北。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行驶在210国道上,远远地就能望见宜君古城遗址所在地的龟山之巅,立有一座色彩明快的仿古建筑——庆云阁。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围绕着庆云阁一周的是嫘祖故事石刻长廊,以40幅雕刻图讲述了发生在宜君的历史。虽然嫘祖养蚕的故事在这一带盛传,但实际上因数千年的气候变化,宜君不再有栽桑养蚕的生活场景了,这些雕刻成了我们能够读取的唯一信息。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庆云阁的一层是一座小小的历史博物馆,它既是文物收藏地,又是文史展示厅,将小小的宜君上至5000年的岁月装进其中,立在龟山之顶,审视后5000年风云。

该树有1300多年的树龄,20多米的树高,600多平方米的树冠面积,树围最粗处达3.8米。沧桑事变,历经千年风雨,饱含佛家渊源的这棵繁茂古木,仍然有着不竭的生命力,树下前来祈福和祷告的民众不断。2013年入选中国古树保护名录。大家根本不会想到,这种原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等南亚热带雨林之中的多年生乔木,会在黄土高原上将杆长得如此粗壮、将花开得如此繁盛。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这是国内唯一一株玄奘手植娑罗古树,但解释不了的是,为什么唯有此一株在黄土高原上成活并生长千余年反而枝繁叶茂。古人将解释不了的东西多归为天意,这也让人们不禁联想到秦岭一带关于龙脉、王气的玄妙传说。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桫椤双树花开谢,盛者必衰叹沧桑。”四片白色的小花瓣尽情绽放,花芯内七个橘红色的花蕊向外吐露着芬芳,花瓣上泛起的淡淡的黄色,使得小花更显俏丽,一束束花串白中泛紫,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美妙至极。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离开宜君县城,继续沿210国道北行,在彭镇偏桥的沿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被围起来的土堆,这就是著名的战国魏长城遗址。目前县境内残存的魏长城遗址共2993.5米,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之一,距今有2300多年。2014年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位于偏桥的这处烽火台遗址,是目前战国魏长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烽火台遗址。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吹雨打,加上人为破坏,现存城墙已不足人高,再无法重现千年之前的英姿,但在古时它足有两三米高,加之建在山梁最高处,因此成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有山有水的福地湖,是八百里秦川当之无愧的“福地”。春来踏青、秋赏红叶、冬赏雪景,而最为惬意的还是在炎夏来此寻找一份清凉,感受自然山水涤荡身心的神奇魔力。爬山、嬉水、看花开似绵、听鸟鸣啁啾,忘了归期。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福地湖周围独特的群山是一个天然的黄土高原地质博物馆,也是北回归线针阔叶植物交替的研究所。立在福地湖的堤坝上,第一眼直视到的则是湖心岛。位于半山腰的北魏石窟始建于公元446年,且在隋、唐、宋、清年间仍有零星雕凿。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福地湖的水是王坪河和忠义河补给的,别看这是在黄土高原上,但清冽的湖水不比陕南的逊色。数万尾的草鱼、鲤鱼黑压压一片巡游般地打起漩涡,尤其到了投食的钟点,更是可以见到湖面沸腾的壮观景象。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夏天来福地湖纳凉的话,最主要的看点就是连天碧荷了。荷塘区像是一幅大家风范的工笔画,大片的荷叶上滚着晶莹剔透的水珠,莲蓬在湖水中散发着莲子的清香,大朵的荷花瓣瓣舒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带着端庄大气的范儿,又透着浑然天成的温婉。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划着船,慢悠悠地在湖心徜徉,在荷塘边兜兜转转,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群飞舞的水鸟。风起时,垂落荷花在一捧莲叶上,像是一盏精美的艺术品,让人惊叹;雨落时,荷花荷叶雨露均沾,一蓑烟雨中的美景又犹如丹青墨染,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在福地湖畔,有一棵百年皂角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枝桠骄傲地扭向苍穹。离皂角树不远,视线所及处,依稀可见一排土窑,这就是原福地老庄,土窑、厦房构成了北方人穴居黄土高原的典型田园生活。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在宜君县云梦乡以北15公里处,有一座山叫云梦山,其主峰海拔1535米,属桥山山脉子午岭余脉,焦坪雁门山岭高峰之一。此山东接雁门,西绕漆水,峰高千仞,林木苍翠。主峰南侧壁立千仞,如刀劈斧削。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说起云梦山,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被奉为孙膑、庞涓的老师的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在此给众位弟子授课,因此云梦山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所军事院校”所在地。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云梦山的鬼谷子洞坐落在悬崖绝壁之间,绿树耸翠,云遮雾裹,似乎有缕缕仙气环绕。远看这鬼谷子修炼之洞约有七个,原先洞与洞之间,架有栈道长廊,和峻峭而雄伟的云梦山相互映衬,更显神奇空灵。相传七眼洞在崖壁上形成北斗七星的图案,因此被称为“七星洞”。但随着时间变迁,七星洞如今只剩下了6个洞,其中一个不知是因岩石风化还是什么原因,再难寻踪影。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云梦山山势高,每年夏季云蒸雾绕,身在其中,不知所居,有如梦幻之感觉,云梦山也以此而得名。这里远离闹市,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神,实乃修生养性之最佳居所。

春夏之交,宜君特产的薄膜玉米到了播种时节。站在山脊高处放眼望去,一面面山坡上都是刚刚播种完的玉米田,一层层梯田中,新覆的薄膜在明亮的太阳光照射下,反射着一道道银色的亮光,就像一层一层银色的波浪在山野间涌动,被摄友形象地喻为“上帝的指纹”、“大地的乐章”。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宜君这些地膜玉米地的学名叫“旱作梯田”,其实早在十来年前,宜君就开始种植地膜玉米了。从开始的试验到后来的大面积推广,没想到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意外地造就了神奇的大地景观。2014年,宜君县哭泉乡还因此入选了农业部“中国美丽田园”名单。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无论南来北往,到达哭泉乡必须通过G210,国道两侧尽是层层的梯田。哭泉乡有个观景台,被誉为“深受摄影家喜爱的旅行目的地”。极目四眺,四周的景象尽收眼底,隐于林间的农家房屋,炊烟袅袅,层列交叠的田间梯田,闪光泛银。田畴阡陌纵横,白色地膜绵延桑梓,绿色稼禾层峦叠嶂,农耕文明造就的生态家园如诗如画。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来这里拍梯田的线条,最好的时间在每天的下午4点到6点之间,如果遇到雨后初晴就更好不过了。当梯田笼罩在淡淡的雾气里,如临仙境,有一种腾云驾雾般的感觉;泥土因浸透了水而使颜色变得更深,这样便与白色的地膜产生了巨大的颜色反差,纹路越发清晰。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宜君南部关城流传下来很多脍炙人口的趣闻野史,尤属宋时“杨家将”的故事最为著名,相传杨六郎曾在金锁关屯兵驻扎,东西两水关之间的寨子山传为杨六郎屯兵之所。为更好传承这段历史文化,宜君县在追溯历史典故的基础上修建了金锁关城六郎台。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一路行至六郎台雄关,关前有一座雕塑,底座上镌刻着杨六郎三个大字,上面是策马驰骋的六郎。此处是宜君旅游局为弘扬杨六郎“一身正气,满门忠烈”的精神特地修建的,与清代光绪年间陕西巡府叶伯英题字的“雄关天堑”四个摩崖刻字相得益彰,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陕西这座鲜为人知的小城,是黄土高原上的天然绿洲

远远望去,雄伟的关城城门,古朴的六郎台,高大的杨六郎雕塑,似乎都在向过路人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英勇忠烈的故事。

作者:若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