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玮)“在两棵果树中央挖一个深60厘米、长80厘米、宽80厘米的方坑,准备一根打孔的塑料管,在坑内垫一层厚10厘米的秸秆或有机肥踏实,把塑料管放置在坑的中央,四周填入一层秸秆一层有机肥,直至将坑子填满,并踏实、踩平......”在宝塔区的山地果园里,工作人员正在给果农讲授坑施肥水的操作规范。

近年来,宝塔区苹果产业正处于高质量转型发展和提质增效关键期。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创新研发新技术、新模式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尤为重要,宝塔区针对延安北部旱地、山地果业发展实际,借助科技成果项目,推广实施了山地果园坑施肥水一体化技术。
坑施肥水是一项高效、省力、省时、方便的新技术,取材容易,投资少,见效快,节约用水,广泛适用于干旱缺水、少肥的果园,在生产中表现优点:一是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能力强;二是果园保水和生长发育效果好;三是微量营养元素易分解、易吸收。宝塔区果业局局长王浩介绍说,“近几年,坑施肥水技术在全区推广面积达3万亩,辐射带动全市推广面积达10万余亩,为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和典型带动作用”。
据了解,坑施肥水项目实施后,一是经济效益。从劳力上分析每亩节约达200元,从水肥源利用率上分析每亩减少成本300元左右,从苹果增产增收上分析,每亩增产200多斤,增收达5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二是社会效益。可辐射带动项目区及周边乡镇的果业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既提高了自身科学务果、管果能力,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三是生态效益。实施坑施肥水是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主要以绿色、环保为主题,整个项目建成不但不会产生环节污染,而且还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果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编辑: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