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作者:怪罗科普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罗伯斯山洞实验的男孩

1954年,为了验证自己的社会行为理论,心理学家穆扎菲尔·谢里夫(Muzafer Shefir)将22名12岁的男孩释放到一个无人看管的野外营地,然后暗中煽动他们打架。

这年夏天,谢里夫带着22个男孩来到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圣博伊斯山脉的山脚下。在那里的罗伯斯山洞州立公园里,他打算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在俄克拉何马州的荒野里,让这些没有监督的12岁男孩互相竞争。

这就是罗伯斯山洞实验,是研究群体冲突和侵犯行为的现场实验。

近60年来,专家们称这项实验不道德,因为它似乎对实验对象造成了持久的精神损害。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蝇王》电影片段

第一个实验:中格罗夫实验营

谢里夫出生于奥斯曼帝国,并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专业。他很快意识到实验室对老鼠的研究太局限了,他想要一个更复杂的课题:人类。

对社会心理学的痴迷在二战后达到了顶峰,因此谢里夫获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

他最初的实验要求11岁的男孩以夏令营的名义被送到纽约州北部的中格罗夫公园。在那里,谢里夫会把男孩们分成几组,让他们互相竞争奖品,然后试图用一系列令人沮丧和危及生命的事件让他们重聚,比如森林大火。

显然,父母和男孩都不知道这是一项研究。

罗伯斯山洞实验是谢里夫的第二个实验,因为1953年夏天他在中格罗夫的研究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结果。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实验中的孩子们

他正在寻求对他的“现实冲突理论”的证实,该理论认为,即使是与朋友和盟友争夺有限的资源,群体也会在面对共同灾难时团结起来,而不管这些盟友是谁。

中格罗夫的男孩们并不认同这一理论。尽管困难重重,他们仍然是朋友,即使谢里夫让他的员工偷他们的衣服,拆掉他们的帐篷,打碎他们的玩具,同时陷害其他露营者。

中格罗夫营地实验以一场酒后斗殴而告终,这场斗殴发生在世界领先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和他的研究助理之间,因为谢里夫的实验没有和他合作。

谢里夫决定再次尝试实验,以证实他的理论!这就是有名的罗伯斯山洞实验。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正常夏令营活动

罗伯斯山洞实验营

谢里夫仍然有很多第一个实验的拨款,但在他失败后,他觉得自己的声誉受到了威胁。

这一次,他要把两群孩子从一开始就分开,这样他们就不会形成像中格罗夫实验那样的友谊。这两个群体分别是响尾蛇和老鹰。

这两组人在头两天都没有意识到对方。他们通过徒步旅行和游泳等标准的露营活动与自己的团队建立了联系。

当两小组似乎形成了坚实的基础,谢里夫和他的团队就开始了罗伯斯山洞实验的“竞赛阶段”。

对两小组进行互相介绍,并安排了一系列相互竞争的活动。会有拔河比赛、棒球赛等等。此外,还将颁发奖品,奖品将受到威胁,而失败者将得不到安慰奖。响尾蛇队宣布他们将成为冠军,为了训练他们占领了棒球场。

他们把国旗挂在球场上,告诉老鹰们最好不要靠近。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充满挑衅的旗帜

冲突表现

工作人员开始更积极地干预罗伯斯山洞实验。他们故意制造冲突,有一次故意安排一组人吃午饭迟到,并让另一组人把所有的食物都吃掉。

起初,男孩之间的冲突只是口头上的嘲笑和辱骂。但在谢里夫和他的工作人员的精心引导下,很快就变成了身体接触。

老鹰队得到了火柴,他们烧掉了对手的旗帜。响尾蛇报复,闯入老鹰的小屋,毁坏了小屋,偷走了他们的财物。

冲突升级为暴力,因此这两个团体不得不分开两天。

现在孩子们互相憎恨,谢里夫决定是时候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了,是时候让他们复合了。于是他关掉了饮用水。

响尾蛇和老鹰出发去寻找山上的水箱。现在他们仅有的水是食堂里的水。当他们到达水箱那里时,又热又渴,这两群人已经开始合并。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罗伯斯山洞实验结果和遗产

露营者找到了水箱的阀门,但阀门被岩石覆盖,所以他们团结起来,并尽快把石头移走。

这让谢里夫非常高兴,因为这与他的理论一致:这些组织会争夺有限的资源,但在面临共同威胁时,它们会团结起来。

尽管这个实验在伦理和程序上都是可疑的,但是谢里夫似乎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他的理论和研究本身都获得了广泛的宣传。

不过专业人士一直在怀疑他实验的价值,及时是使用了他研究的教科书!

该领域60年的发展使得现代心理学家对这项研究提出了许多批评。他们认为谢里夫的实验只是为了展示他的理论,而不是证明或反驳它。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此外,这些男孩都是中产阶级和白人,都有新教徒和双亲的背景。这样的研究并没有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被认为是有限的。

对参与者的欺骗也存在伦理问题: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他们同意了什么,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男孩们要么无人看管,要么处于危险之中。

尽管有这些疑虑,罗伯斯山洞实验留下了一笔遗产——尤其是在参与者身上。

现在已经长大的露营者道格•格里斯特(Doug Griset)讽刺地回忆道:“我没有受到实验的创伤,但我现在不喜欢湖泊、营地、小屋或帐篷。”

虽然这样的实验很大胆,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实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永久性的创伤。不过我想这个实验肯定给很多小说家提供了创作灵感。

据说这惊人的结果在仅仅一年后就激发了《蝇王》一书的创作。我想刘慈欣先生在创作《超新星纪元》时,肯定参考过这个实验,要么读过《蝇王》。

罗伯斯山洞实验:把孩子放在野外,在无人看管下会发生什么?

快速阅读

1、谢里夫为证实自己的理论,1954年夏天以22名12岁男孩放在野外实验。

2、罗伯斯山洞实验:是研究群体冲突和侵犯行为的现场实验

3、第一个实验,中格罗夫实验营,因为开始时孩子们建立了友谊,导致实验失败。

4、第二个实验,罗伯斯山洞实验,孩子们在谢里夫安排下冲突,在安排下团结起来。

5、60年后人们并不认为这实验的正确性,以及认为实验很不道德,给受实验的孩子留下了永久创伤。

6、给小说家们提供了创作灵感。

继续阅读